经济吧 关注:179,849贴子:1,040,721
  • 6回复贴,共1

上市公司——散户应该判断——创新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市公司——散户应该判断——创新吗?

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创新是异常关键的。上市公司在它所处的行业中的位置,往往是企业本身的创新程度所决定的。据说,全球创业观察在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对企业及其环境进行了一项广泛的调查——
1. 基础设施;
2. 进入壁垒;
3. 金融支持;
4. 政府策略。
我们国家最后的得分是不高的。
我们在讨论完下述两个命题后:
1. 无论谁,介入个股前自己《应该这样分析一下》
2. 解读《财务报表》
今天试图和大家一起审视我们股市中的企业,具备不具备创新精神,我们试图从另一个侧面与广大散户一起解析我们上市公司的创新、未来的基业是否可以《基业长青》(一本论述企业是否永久长青的专著)。我们买卖股票有人是买卖企业的未来,不错,但是,我们怎么研判企业的、“宏观的”未来?
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先生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一书中对创新有精辟的论述。创新,不仅是德鲁克揭示的企业两项基本功能之一,它同时还是一种工具,是企业家型管理者的工作手段。他说:“创新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展示给大众,可以供人学习,也可以实地运作,”但是,“企业家精神既不是一门科学也非一门艺术,它是一门实践。”得益于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影响,他把企业家精神视为“一种创造性的破坏”。 在“创新实践”中,德鲁克重点探讨了创新的来源和原则。德鲁克在他的管理学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将创新定义为“一项赋予人力和物质资源以更强创造财富的能力的任务”。同时,他又指出:“管理者必须把社会的需要转变为企业的盈利机会。那也是创新的一种定义。” 创新,不仅是德鲁克揭示的企业两项基本功能之一,它同时还是一种工具,是企业家型管理者的工作手段。
创新要做的事:
1. 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从分析机遇着手;
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来源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重要性。所有的创新来源必须有系统的分析,有系统的研究。
2. 创新既是概念的又是感知的;
成功的创新者都利用左右两个大脑,他们一方面看数字,一方面看人。分析出要利用某个机遇需要什么样的创新,然后要走出去,观察客户和用户,了解他们的期望、价值观和他们的需要。
3. 创新若要行之有效必须简单而专一;
企业创新它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它不简单,就不能运作。事实上对创新的最大赞美莫过于人们说:这太简单了,为什么我们就没想到呢?
4. 有效的创新都是从不起眼出开始;
欲想“掀起一项工业革命”宏伟主意和计划常常成为空想。
5. 但是——这是最后一个“要做到”的——成功创新的目标是领导地位。
如果一个创新不从一开始就注重领导地位,那么它不可能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因而也不可能有所建树。所有企业家战略,即目标为挖掘创新战略必须在某一个环境中取得领导地位,否则其结果是为他人做嫁衣。

好了,我们简单的分析了创新,但创新和管理是不可分的,德鲁克认为二者是可以结合的。在另一部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德鲁克提到,“管理和创新是一体两面,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不懂得管理的企业家,不能存活很久;不懂得创新的管理者,也不会存活很久。” 
我们散户,应该从上市公司创新、管理这两个方面深入了解您要购买的个股。上市公司决策层的科学理念致关重要,这决定与他是不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发现市场需求(机会)并创办企业以满足市场需求(客户)的人,他们是承受风险、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人。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有真正的企业家挂帅,主要看他是不是在做与众不同的事情:
1. 使原来的产品或服务满足了新的需求;
2. 使产品或服务质量更好,功用更多,成本/价格更低。
3. 创造了人们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这三类情况都产生或者增加了价值(对客户的好处),都属于创新。
我们散户,基本上可以以上述5点为基础,研判上市公司是否在创新。一个不断创新的上市公司是企图高速成长的公司(公司、产品的生命周期概念),我们买个股,就是要持有这样的个股。
好,分享几个案例——
1. 纳米
现在我们的企业,极其热衷于搞概念,这不是创新。粗略看看:鄂尔多斯(600295)、ST天鹅(000148)、江苏阳光(600220)、太化股份(600281)、巢东股份(600318)、双良股份(600481)、 中炬高新(600872)、银鸽投资(600069)、南风化工(000737)、吴忠仪表(000862)、武汉塑料(000665)、北京化二(000728)、新疆天业(600075)、凌云股份(600480)等等,它们几乎都或者准备与纳米牵扯上边,但是,我们要辨别它们是不是“创新”?它们创新以后是不是在行业内具备领导地位?
2. 汽车
五粮液(000858)要搞汽车吗?创新!产品组横向拓展了,但是它们创新以后是不是在行业内具备领导地位,这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等等还有许多的案例。
3. 手机
中关村(000931)据说在准备分享手机市场的财富。
今天,我们希望与大家分享的是:只有不断创新的上市公司,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管理的《基业长青》的公司,才是我们购买、并且可以赢利的公司。
那些试图靠概念来迷惑散户、妄图通过资本运作来巧取豪夺公司资本的“企业家”必将遭到淘汰;那些ST(PT)的、退出上市公司,在产品、营销上的失败,原因很多,但关键在于没有创新思维。关于这点,在这类企业运行的曲线上是不难看到。

donking.22.12.2003




IP属地:北京1楼2003-12-22 14:02回复
    donking:
    精华贴!
    您能把您的
    1. 无论谁,介入个股前自己《应该这样分析一下》
    2. 解读《财务报表》
    两篇大作也发上来吗?谢谢


    2楼2003-12-30 17:27
    回复
      2025-08-04 02:02: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呵呵,今天把donking大哥的旧作翻出来了

      1、纳米:记得我在大一时听过一个讲座,感觉是个物理学的老名词带出来的新技术,又是美国人先提出来的,他们觉得纳米技术将成为21 世纪前20年的主导技术,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那纳米作为度量的单位怎么会成为技术,成为材料,如此之热呢?
        一个纳米仅仅相当于一米的十亿分之一,这在过去显然是一个根本不可“望”当然无法“及”的超超超微观。我的感觉主要是用于材料科学,把某些纳米微粒加入原来的材料使得其具有某种新的功能或性能。一窝蜂的纳米就火了,可是这些要纳米的企业也没说出究竟要纳米成什么样,呵呵~~赶集~~
       我倒是有点看好纳米药物,把不好吸收的运用纳米技术变成可吸收微粒,药膏什么的贴身上就好吸收,也不用打针麻烦又痛苦。只是在中国具有自我研发能力的公司还是不多的,现在就算面世的纳米产品你也很难说它是纳米,那么小检验都不容易看出来或者体验出来更不容易了,市场认可程度多少,谁也不知道

      2、多元化发展,五粮液那个该是算这个吧?中国企业就这个毛病,看什么热钻什么,然后倒的时候一起倒,把自己的主业做到No.1可比乱多远难多了


      IP属地:福建3楼2004-05-16 12:07
      回复
        前两天看到五粮液发布新的战略:不做芯片做显示器了,而且还是一种叫OLED的有机显示器,国外也未开发成功。
        不是我不相信中国的科技研发能力,只是这个五粮液牌显示器,听起来就已经让我觉得很奇怪了~~就说海尔测试生产笔记本的市场反应后发现每个月最多千台,反正周围人听说都觉得五粮液出显示器很搞笑。这个海尔出笔记本还是有点沾边,怎么说也勉强算电器吧,何况现在笔记本也平民了,虽然以偶之见这个笔记本国产的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一如手机。


        IP属地:福建4楼2004-05-19 11:18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3-12 21:36
          回复
            高频交易了解一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3-14 2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