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读书会吧 关注:2,810贴子:46,526

李汉荣老师【书之眼系列作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度【李汉荣】贴吧


1楼2011-09-14 20:14回复


    网址:http://tieba.baidu.com/p/1203205888


    2楼2011-09-14 20:15
    回复

      【李汉荣】书之眼2 网址:http://tieba.baidu.com/p/1210071626


      3楼2011-09-14 20:17
      回复

        李汉荣老师的作品非常的干净,非常的慈悲,暖心!
        向李老师致敬!


        IP属地:陕西5楼2011-09-14 20:22
        回复
          李老师一出手,必属精品,强顶~~


          8楼2011-09-15 16:10
          回复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杨广的《春江花月夜》敷衍而来。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9楼2011-09-16 05:17
            回复

              月亮的替身月亮的眼:张若虚
              ——书之眼(之三)
                张若虚是在月光里彻夜漫游的人,漫游时间久了,月光就沉积在他的眼睛里,渐渐地,从他的眼里发出的,竟也是温情如梦的月光。
              (百度不让发,原载《汉中日报》2011年9月9日 B16版)
              


              IP属地:陕西11楼2011-09-19 17:12
              回复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2楼2011-09-19 17:13
                回复
                  


                  13楼2011-09-20 14:03
                  回复
                    李汉荣《半睁闭的眼睛:周作人》——书之眼(之四)
                      周作人那平淡以至寡淡的文字后面,隐约着一双半睁半闭的、不动声色地把玩着什么的眼睛,有这样眼睛的人,后来做了汉奸,似乎不算意外。我不喜欢他的东西,但不是因人废文,因为人做了汉奸,那文字倒未必跟着一起投诚。我不喜欢他的文字里透露出的那种不痛不痒、不温不火、不急不缓、不阴不阳的气息,那实在有点坟墓的气息,还不如坟墓,因为坟墓有其静穆和肃然之象,令人生出对天道与时间的敬畏。而他的文字只有坟墓之阴气,而根本不能引发人对生命的热忱和对真理的热爱。虽然有人说他的文字冲淡、高妙,把他抬高到甚至比鲁迅还高的位置,但我只在他的文字里感到了平淡以至寡淡,丝毫也不觉其有什么高妙之处,读周树人(鲁迅)的一篇文,胜过读周作人的一摞书,即使你读完他的全部文字,未必让你的精神世界比读之前变得更好,很可能变得更不好,因为他用那貌似有学问而全无激情的一套说法,取消了你对生命和真理的热情,它让你感到,人生不过尔尔,苟活着吧。
                      周树人让人醒悟和热爱,周作人则让人昏昏欲睡,但又无催眠之功,若能让人酣然入眠也算不错的,他却既不能让你睡得深沉,也不能使你醒得明白,他只是让人于半寐半醒中,浑浑噩噩度日,苟延残喘混世。
                      谓予不信,且举一例。春天本是好季节,于自然于人生皆然,从诗经到唐宋元明清,春天,引爆了无数诗人文人的激情和灵感,迎春、叹春、咏春、伤春、惜春、怀春、送春,对春天的兴发感叹,产生了无以计数的名篇佳作,构成了中国文学的绚烂气象。但是,你且看周作人眼里的春天:“到底北京的春天怎么样了呢,老实说,我住在北京和北平已将二十年,不可谓不久矣,对于春游却并无什么经验。妙峰山虽热闹,尚无暇瞻仰,清明郊游只有野哭可听耳。北平缺少水气,使春光减了成色,而气候变化稍剧,春天似不曾独立存在,如不算他是夏的头,亦不妨称为冬的尾,总之风和日暖让我们着了单袷可以随意徜徉的时候是极少,刚觉得不冷就要热了起来了。不过这春的季候自然还是有的。第一,冬之后明明是春,且不说节气上的立春也已过了。第二,生物的发生当然是春的证据,牛山和尚诗云,春叫猫儿猫叫春,是也。人在春天却只是懒散,雅人称曰春困,这似乎是别一种表示。所以北平到底还是有他的春天,不过太慌张一点了,又欠腴润一点,叫人有时来不及尝他的味儿,有时尝了觉得稍枯燥了,虽然名字还叫作春天,但是实在就把他当作冬的尾,要不然便是夏的头,反正这两者在表面上虽差得远,实际上对于不大承认他是春天原是一样的……”
                      这双半睁半闭、激情干枯的眼睛里,春意全无,春兴不发,那意思是说,春不如冬也;假若由自然推及人事,是否可以说,生不如死也?(李汉荣)
                    


                    14楼2011-09-21 23:47
                    回复

                      李汉荣【把文章写短是一种功德】把文章写短是一种功德。
                      其好处至少有二,其一不浪费读者的时间,鲁迅先生就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其二可以少浪费一些纸,也就少砍伐一些树木,多保留一些森林和植被,这等于间接参与了环保事业,等于向饱受伤害的大自然积德行善。


                      15楼2011-09-23 10:17
                      回复
                        李汉荣《慈祥、亲切的眼睛:孔子》  书之眼(之一)http://tieba.baidu.com/p/1203205888
                        李汉荣《深切、冷峻的大哲之眼:鲁迅》书之眼(之二)http://tieba.baidu.com/p/1210071626
                        李汉荣《月亮的替身月亮的眼:张若虚>书之眼(之三)http://tieba.baidu.com/p/1210077831
                        李汉荣《半睁闭的眼睛:周作人》   书之眼(之四)http://tieba.baidu.com/p/1217004196
                        李汉荣《名士之眼:梁实秋》     书之眼(之五) http://tieba.baidu.com/p/1217817472
                        李汉荣《如水的眼睛:沈从文》    书之眼(之六) http://tieba.baidu.com/p/1231901567


                        IP属地:陕西17楼2011-10-06 22:27
                        回复

                          欣赏了!希望楼主继续添加


                          18楼2011-10-22 1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