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动画吧 关注:419贴子:4,639

【被遗忘的】中国的木偶动画----遗忘了的经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祭度娘


1楼2011-11-20 18:55回复
    从1953年至199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1950~1956)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1995)共摄制木偶片136部。


    2楼2011-11-20 18:57
    回复
      一、建国前的木偶片
      1.《长恨歌》 木偶纪录片《长恨歌》虞哲光编导,尤磊、夏秉钧操纵,1948年上海宇宙影业公司摄制完成。该片是根据木偶戏《长恨歌》拍摄的,描写唐明皇与扬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分五幕,每幕以白居易《长恨歌》中一句诗定名:第一幕,从此君王不早朝;第二幕:七月七日长生殿;第三幕:渔阳鞞鼓动地来;第四幕:宛转娥眉马前死;第五幕:蓬莱宫中日月长。这个戏被旅美侨商翁庆兴、黄嘉恩选中,在其创办的宇宙影业公司拍摄成片长三本的彩色纪录片,编入大型纪录片《中国大观》,配有英、法语对白,发行到美国,在国外放映。该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得到电影艺术家田汉的指导。影片以昆曲唱腔为基调,人物造型、服饰仿古、布景宏伟,给人以美的享受。


      3楼2011-11-20 19:00
      回复
        二、五六十年代的木偶片
        1953年7月,经文化部电影局批准,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正式扩建为动画片小组和木偶片小组,至1956年共摄制木偶片11部。1957年至1965年美影共摄制木偶片40部。
        1.《小小英雄》 编导靳夕,技术指导万超尘,木偶设计虞哲光,摄影章超群、赵克骏,1953年10月上影美术片组摄制完成。影片是根据童话小说《红樱桃》改编的,描写小阿芒依靠集体的力量,智斗恶狼,使山中小动物恢复了和平、幸福的生活。这是上影美术片组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1951年8月,上影决定以苏藉华人李景文为指导,苏理为总联系人,成立了由万超尘、万国强、查瑞根、吴蔚云、朱今明等组成彩色电影试验小组,进行拍摄彩色美术片的试验。1951年12月3日,万国强研制成功彩色显影剂“代可敏”,12月4日,文化部电影局充分肯定试验成果。于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1952年1月底正式拍摄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53年10月摄制成功。文化部电影局给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颁发锦旗,给参加试拍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

        


        4楼2011-11-20 19:02
        回复
          2.《神笔》 编剧洪汛涛,导演靳夕、尤磊,摄影章超群,木偶设计虞哲光,1955年11月上影美术片组摄制完成。影片故事始终围绕着马良和神笔的不平凡命运而展开。放牛娃马良一心想学画,整天用树枝和木炭作笔画画。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位神仙送他一支神笔,画什么就得到什么,乡亲们得到他用神笔画成的耕牛、水车等实物,都非常感激他。此事被官府得知,官老爷派人逼迫马良画一座金山。马良在金山周围画了海洋和帆船,贪婪的官老爷带着家人上船,马良挥舞神笔掀起狂风大浪,那只帆船很快沉没。从此,马良自由地为劳动人民画需要的东西。影片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导演们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天真、可爱的马良这个艺术形象。1956年8月,该影片获意大利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8至12岁的儿童文娱片一等奖,1956年在叙利亚、南斯拉夫和1957年在波兰、加拿大连续4次获奖,1957年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优秀美术片一等奖。

          


          5楼2011-11-20 19:03
          收起回复
            3.《火焰山》 编剧伍伦、梁延靖,导演靳夕、尤磊,木偶设计靳夕、窦宗淦,摄影章超群,钟立人,技术指导万超尘,1958年6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第59至61回改编,描写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被火焰山阻挡,孙悟空几经曲折,终于从铁扇公主手中借了芭蕉扇,扑灭了大火。该影片造型生动,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猪八戒设计、制作得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好评。影片对火的特技动作颇为成功。

            


            6楼2011-11-20 19:07
            回复
              4.《龙虾》 编导靳夕,摄影钟立人,造型设计窦宗淦、王昌诚,1959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西方国家某个酒家,因龙虾发臭而捏造某和平运动组织借其场所开会的广告,引来大批特务、密探,他们互相怀疑,彼此监视,大打出手,虽然销路大增,但酒家还是被砸烂了事。这是一部政治讽刺片。
              


              7楼2011-11-20 19:08
              回复
                5.《鸽子》 集体改编,导演兼摄影陈正鸿,人物和背景设计曲建方、窦宗淦。1960年6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通过描写帝国主义反对画和平鸽子,揭露帝国主义玩弄假和平,真备战的罪恶阴谋。影片象一幅幅活动的政治讽刺漫画,形象生动、幽默、有趣。
                6.《雕龙记》 集体编剧,导演章超群、岳路、万超尘,摄影章超群,造型设计詹同渲、胡若思,1959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是根据欧小牧整理的云南民间传统改编的。它描写云南大理点苍山黑龙潭藏着一条母猪龙,危害人畜,杨木匠之子七斤在汲取潭水时被母猪龙拉下潭去。杨木匠立意为民除害,雕了一条木龙,投入潭内,被妖龙击碎。杨木匠不灰心,在大家支持下,又雕了一条装上铁鳞铁爪的木龙,终于斗败了母猪龙,救出了七斤。影片想象力丰富,故事情节曲折,人物造型生动。1960年9月该影片获罗马尼亚第二届布加勒斯特国际木偶电影节二等银质奖。
                


                8楼2011-11-20 19:09
                收起回复
                  7.《砍柴姑娘》 由创作集体根据民间传说编导,摄影陈增福、郑培良,造型设计詹同渲,1959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讲述一个山坳里,住着砍柴姑娘青儿和爷爷。一天,爷爷病了,青儿独自上山砍柴,在回家路上,正好遇上背着妖法葫芦、骑着小牛的老狼精,她慌忙躲避,不料恰好躲进老狼精的家里。小牛一看不好,故意挣断绳子跑出去引开老狼精。过后,老狼精喝醉酒睡在锅里,小牛和青儿合作,把老狼精烧死在锅里。小牛吃了妖葫芦里的珠子,速还原成了一个小男儿,他俩高高兴兴地回家。影片故事情节曲折有趣,人物造型生动。该片1960年7月获捷克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8.《一只鞋》 编剧靳夕,摄影钟立人,造型设计窦宗淦,背景设计王昌诚,影片根据同名川剧改编,两者都取材于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卷十六《毛大福》。作者在改编中把原著中的狼改为虎。影片《一只鞋》讲述一对医生夫妇,先后被虎请去接生和医疗伤脚,丈夫毛大富却被牵连进一桩人命官司中,结果,老虎口衔凶手的一只鞋出庭作证,他才获无罪释放。片上映后,由于部分观众对拟人化创作方法不够理解,对《一只鞋》中老虎的处理产生怀疑,提出不同意见,一些报刊发表文章展开讨论。1961年6月21日王朝闻在《人民日报》发表《老虎是“人”——从木偶片<一只鞋>谈起》认为“《一只鞋》里的虎,它的主要特是人而不是兽,它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是艺术所反映的对象。”通过这场讨论,对于美术电影拟人化的创作方法起到了普及的作用。它告诉人们:关于“文学就是人学”的原则也适用于美术电影。美术片中的人物,大都是神仙妖魔、狮子老虎、鸡狗猫兔,还在树木花草、瓶瓶罐罐等等,这一切在美术片里都是“人”,具有人的思想和性格,它们都是人的化身,这就是拟人化的创作方法。
                  9.《大奖章》(立体片) 编剧洪汛涛,导演兼摄影章超群,造型兼布景设计曲建芳、黄素非,1960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一部童话题材的影片,描写驴子、熊猫和小猪参加运动会的故事,批评了骄傲自大而失败的驴子,赞扬了虚心而获得成功的小熊和猫。它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木偶片,所有镜头都用两架摄影机同时逐格拍摄,布景也特别具有纵深立体感。影片《大奖章》既具有立体电影令人身临其境的特色,又有木偶片的幽默、轻松的风格。
                  10.《红云崖》 编导陈正鸿,摄影蔡正常,1962年5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是根据梁上泉同名长诗改编的,描写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老石匠罗老松为了在悬崖石刻“赤化全川”、“赤化全国”等标语,献出了生命。他的鲜血化成红云,萦绕在刻有怀念红军标语的悬崖。影片运用木偶的夸张动作,人物塑造比较成功。尤其罗老松的憨厚、朴实、勤劳、勇敢、坚定的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11.《孔雀公主》 编剧靳夕、君口羊,导演靳夕,背景设计君口凌晨、王昌诚,木偶设计程十发、詹同渲、吕衡等,摄影钟立人。1963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傣族长篇叙事诗《召树屯》改编,讲述王子召树屯,爱上了美丽的孔雀公主,为奸臣所妒,王子远征,公主被迫出走。王子凯旋后,经过千山万水,终于重获团圆。通过王子和公主的悲欢离合遭遇,表现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型木偶片,全片长80分钟,计2130米。影片情节曲折,人物众多,有孔雀独舞和众人共舞的场面,有许多战争的场面,不仅动作复杂,姿态各异,而且能做出多种表情,显示出高超的中国木偶技艺,是木偶片中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
                  12.《长发妹》 编剧严励,导演岳路,摄影蔡正常,1963年8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肖甘牛整理的侗族民间传说改编,讲侗族小姑娘长发妹为了解除村民们干旱之苦,与山妖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引来了泉水的故事。影片教育人们要树立舍已为人的高贵品质。为了拍好该片,主创人员曾到侗族地区深入生活,掌握了大量资料。
                  13.《半夜鸡叫》 原著高玉宝,改编张松林、虞和静,导演尤磊,摄影钟立人,木偶设计谢洪宾,1964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地主周扒皮剥削欺压长工,自讨苦吃的故事。影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对小长工小宝、坟周扒皮的造型栩栩如生,受到观众赞赏。1965年5月17日该影片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放映,法新社评论该影片时指出:“人民中国把中国丰富的民间艺术之一的木偶搬上了银幕,戛纳电影界观众极为赞赏,并表示欢迎。”

                  14.《画像》 改编并导演靳夕,摄影朱丁元,木偶设计詹同渲,1965年5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是根据相声艺术家马季的同名相声改编而成的,它通过画家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的过程,赞扬劳动模范张宝田一心为公、先人后己的高贵品质。影片主人公劳动模范的造型生动,憨厚可敬。
                  


                  9楼2011-11-20 19:11
                  回复
                    8.《瓷娃娃》编剧胡康戎、方润南,导演方润南,摄影蔡正常,1982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一个姑娘雕塑了一只狐狸,又雕塑了一个可爱的瓷娃娃。狐狸妒嫉它,引诱它到野外去玩。在风雨中,泥娃娃跑,进垃圾箱里,受到垃圾的欺侮。幸好姑娘把泥娃娃拣回来,重新涂彩,烧炼成一个更漂亮更可爱不怕风吹雨打的瓷娃娃。这是一部木偶与真人合成的影片。《瓷娃娃》中各种瓷雕都是由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的高岭土捏制涂以高温颜色釉烧成的。有时一个动作就要烧制几个,主角瓷娃娃的不同姿态就烧制了192个。导演和动作人员用“套裁”和“代用”的方法在同一个瓷雕上拍各种动作,加上运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使不用关节的瓷娃娃不仅能动起来,能立,能走,能举手投足,而且还会唱歌跳舞。这在中国美术电影史上是一次新的探索。
                    9.《鱼盘》 编剧潘国祥、方润南,导演方润南,摄影胡兆洪,1988年11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继《瓷娃娃》之后,这二部以陶瓷为造型手段的影片。影片采用含蓄象征的手法,描写环境污染把一只青花瓷盘变成漆黑一片,把一条活泼可爱的蓝色鱼变成一堆白骨。《鱼盘》把江南民间陶瓷图案直接镶在现代艺术里,用传统的形式美表达现实生活题材,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影片在1988年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荣获A组第一名。
                    10.《一夜富翁》 编导车慧,美术设计忻鸿祥,摄影蔡正常,1986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小姑娘玲玲往瓷狗储蓄罐里投放了许多钱币,资狗变成了不可一世的一夜富翁,受到小伙伴的羡幕。翌日早晨,玲玲取出钱币,瓷狗肚里空了,却受到伙伴们的欺凌。影片通过小瓷狗一夜之间有钱无钱的不同境遇,尖锐地讽刺了社会上拜金主义者的丑恶灵魂。这是部童话题材影片,主人公的造型都是从玩具商店直接选购的。由于玩具本身有着自身造型的各种美感力量,如夸张的造型,装饰的色彩,各种不同材料的质地美,尤其是玩具机械运动中表现出的推拙、憨厚动作,使影片别具风格。
                    11.《擒魔传》 (1~6集)编剧马明泉、庄火明,总导演詹同渲,执行导演肖淮海,摄影乔元正,1987年11月,由美影和福建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完成。6集影片共18本,计片长4492米。根据古典小说《封神演义》改编,描写殷商纣王荒淫残暴,宠爱由狐狸精变成的妲己,残害无辜,妾子牙受师傅元始天尊的派遣,下山除妖,协助周王伐纣,推翻商朝。人物造型生动,纣王的肆虐残暴、涂炭生灵,妲己的妩媚迷人、妖淫狠毒,姜子牙的法术无边、风趣正直,闻太师的刚正威严、愚忠至死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该片由漳州市木偶剧团演出。影片的场景、音乐、木偶脸谱都具有浓郁的中国京剧的特色。
                    12.《争执》编剧虞哲光,导演夏秉钧,摄影陈增福,1988年6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一把茶壶自以为高大雄伟,看不起一只小小的茶杯,茶怀不服贴,于是两物争打起来,双方均遭破碎的可悲下场。这部童话题材影片,人物(茶壶、茶杯)直接来自于江苏宜兴。本是几件静物被赋予活泼的生命,且富有哲理,受到行家们的好评。
                    13.《不射之射》 编剧、导演川本喜八郎(日本),绘景刘焰星、赵鸿,摄影乔元正,1988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述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青年纪昌拜邯郸城内名射手飞马为师,学会了一套射箭的本领,他并不以此满足,又去峨嵋山拜甘蝇为师,甘蝇向他传授不用弓箭不射之射的技法。该片1988年获中国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14.《大盗贼》 (1~8集)根据德国奥特弗利特·普雷斯勒的同名童话改编,编剧欧阳宇平、胡兆洪,导演方润南、刘惠仪、夏秉钧、程中岳、胡兆洪,美术设计刘泽岱、谢洪宾、孙大衡,摄影乔元正、朱丁元、陈增福、胡兆洪,1990年美影摄制完成,8集影片共24本。影片描述大盗贼霍真普洛兹改邪归正的神奇故事。该影片人物造型夸张,尤其是对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比较成功。动作风趣、幽默、是一部可看性较强的影片。该片1993年12月获中国第二届影视动画展播一等奖和音乐奖。
                    15.《怪老头儿》(1~4集)编剧乔元正、贡建英、强小柏,导演尤磊、胡兆洪、乔元正、蔡渊兰、朱冰、刘惠,摄影乔元正、胡兆洪、黄智逸、万志强、朱丁元,1992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怪老头儿用特异功能帮助教育小学生赵新新改正错误的故事。影片人物造型夸张,动作风趣、幽默。

                    


                    11楼2011-11-20 19:21
                    回复
                      1949年冬,调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副组长。1950年3月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副组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副厂长、艺委会副主任。编导和导演的木偶片有《小小英雄》、《小梅的梦》、《神笔》、《中国木偶艺术》、《火焰山》、《谁唱得最好》、《一只鞋》、《画像》、《阿凡提·神医》(与凌纾合作编剧,与刘蕙仪合作导演)、《西岳奇童》(上下集)等。编剧的木偶片剧本有《小铁柱》、《东郭先生》、《胖嫂回娘家》、《机智的山羊》、《小发明家》、《龙虾》、《兔》(与凌纾合作)、《妈妈请休息》等。其作品以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著称,为木偶电影的民族化,作出了可贵的努力,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其中,《神笔》于1956年获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8~12岁儿童文娱片一等奖、第一届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一等奖、第一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片奖;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第二届华沙国际儿童电影节木偶片特别优秀奖、加拿大斯特拉特福国际电影节奖状。《中国木偶艺术》于1956年获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状。《阿凡提》于1979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0年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美国电影艺术科学学院外国电影学术奖。同时他也是《西岳奇童》的编剧兼导演,该片感动了无数观众,更不知勾起了多少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发表的有关美术片论文主要有《谈木偶片的特性》、《中国木偶片的发展》、《美术电影的艺术虚构》、《充分发挥美术电影的艺术特性》等。
                      作为导演拍摄的电影 画象 (1965) 革新迷 (1960) 龙虾 (1959) 谁唱得最好 (1958) 火焰山 (1958) 中国的木偶艺术 (1956) 小小英雄 (1953) 曹冲称象 (1982) 阿凡提的故事 (1979) 小梅的梦 (1954) 神笔 (1955) 孔雀公主 (1963) 画像 (1964) 阿凡提(木偶) (1979) 骏马飞舞 (1974) 西瓜炮 (1978) 西岳奇童(1984)
                      参与制作的电影 神医 (1984) 兔送信 (1983) 画象 (1965) 小发明家 (1958) 双胞胎 (1957) 一个新足球 (1957) 机智的山羊 (1956) 胖嫂回娘家 (1956) 小小英雄 (1953) 小铁柱 (1951) 小梅的梦 (1954) 东郭先生 (1955) 孔雀公主 (1963) 画像 (1964)
                      


                      13楼2011-11-20 19:23
                      回复
                        大陆的木偶片早期受东欧国家影响,凡是苏联有最新出品的木偶片,必定在美术电影制片厂多次放映作为工作参考用,连动画系的学生也不止一次的从电影厂借调捷克木偶片《皇帝和夜莺》、《仲夏夜之梦》观摩学习。著名的木偶片导演靳夕,曾经在50年代远赴捷克向木偶片大师特伦卡(大陆译作德恩卡)学习。接下来我们就来关注一下中国木偶动画的奠基人靳夕。
                        靳夕(1919-1997)原名曾涤萍,天津人。1937年肄业于天津市美术馆西画研究班,同年赴山西太原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晋察冀军分区二分区文艺干事、七月剧社指导员、美术队长、《晋察冀日报》美术编辑、抗敌剧社美术创作员、华北军区《战友》半月刊副主编。先后创作宣传画、招贴画、木刻、油画、漫画等一千余幅。
                        


                        15楼2011-11-20 21:23
                        回复
                          大盗贼太好看了


                          IP属地:天津16楼2012-06-29 22:29
                          回复
                            我记得神笔马良


                            IP属地:广东来自掌上百度17楼2012-08-15 22:51
                            回复
                              真的超喜欢大盗贼和怪老头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2-09-01 1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