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吧 关注:12,239贴子:669,482
  • 14回复贴,共1

各位高手,讨论一下粟指挥的各大经典战役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年游击战,粟与中央失去联系,与刘英也不在一起,这时,粟的指挥是得心应手,虽然力量弱点,但游走于蒋的老家周边,国军却始终拿粟没有办法,粟的三年游击,坚持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之后的天目山粟MS也没受到太大的干扰。
解放战争全面开战以来,从苏中开始,之后的宿北、鲁南、莱芜、泰蒙、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仗仗皆精彩,但感觉粟每仗都打的特别艰难,总有一些内外的因素在干扰着粟的指挥,所以有人说粟的指挥环境是最恶劣的。
各位高手,可否讨论一下粟在这些经典战例后面所遇到的阻力,及如何最终化解的。


IP属地:浙江1楼2012-03-15 17:19回复
    华中野时候 首先是上司是个笨蛋 结果还要支配粟裕,结果粟裕一边要干活 一边还要为领导擦屁股。 华野时候 名不正言不顺的指挥部队,战略和战役老是无法对接。 后来手下部队被一个个瓜分。自己却要被渡江。 后来立了军令状却差点被友邻和下属出卖。 哈哈 一生中身上担子最重 手中的权力最轻。


    4楼2012-03-15 21:53
    回复
      粟自言平时最难三战:宿北\豫东\淮海,语带玄机.应该是要表达当时指挥环境的困难,又不好明说.


      5楼2012-03-15 22:03
      回复
        苏中战役的时候,粟力主先在内线开打,毛因为不在一线,做出了外线出击的决定,当时华中野虽然战役指挥权在粟手中,但在战略上又受山野陈的指挥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3-15 22:18
        回复
          陈自当初夺了毛的位置一事,从此不敢对毛的决定提出异议(或者城南庄还壮着胆子顶了毛一把?)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3-15 22:21
          回复
            所以陈是坚决的支持毛外线出击战略,但这次陈似乎反应有点问题,毛在粟连打胜仗之时,已经有改变自己想法的迹象,陈却傻乎乎的还在与粟争论内外线,倒反过来需要毛来开导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3-15 22:25
            回复
              战略上有陈的反对,粟顶住了压力,但华中野的主力5旅却被陈调走,到回来我觉得陈简直是有意为难粟,明明5旅在他那边已经没什么大用场,却扣住不放,直到毛最后发话,5旅才重回粟的指挥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3-15 22:28
              回复
                苏中战役虽然阻力也大,但华中野却由粟全权指挥,所以总体觉得粟还是发挥的比较充分,并不是十分的憋屈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3-15 22:31
                回复
                  嘉禾,听说你退出粟吧了啊,今天可算是见到你了
                  不过杜主任好象还真的很久没见着了,是嫁人去了吧,还是生孩子去了,呵呵


                  13楼2012-03-15 22:58
                  回复
                    苏中战役在毛允可内线作战后,加上华中分局诸公的鼎力支持(看粟让位于张,确实高明!搞不懂,居然有人说粟不懂政治),粟的指挥环境可说挥洒自如.


                    16楼2012-03-16 12:24
                    回复
                      苏中战役虽然有一些小阻力,但在华中诸公的鼎力支持下,粟的战役指挥没有任何问题。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2-03-17 22:59
                      回复
                        接下来的宿北战役,从战役本身难度来看,在粟指挥的大仗恶仗中,根本是排不上号的,但却与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共同成为粟最为紧张的三个战役之一。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2-03-17 23:05
                        回复
                          华中战略上受陈指挥,这是一大弊端(因为陈指挥水平稀松,这时候偏偏踌躇满志,大概刚当上军区司令、新四军长的缘故)。这种弊端从陈回到山东就显现出来了。
                          不管是鬼子投降后抢地盘阶段,还是苏中战役、以及宿北战役之前的一些仗,陈朝令夕改用兵开玩笑,把部队调来调去,又盲从中央的指示,使得华野很多仗打不成或者打成半截。


                          22楼2012-03-18 0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