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关注:244,323贴子:1,332,745

回复:自己读过的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 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
看了他的罗生门觉得描写很出众,不过整篇文章似乎靠对环境的描写,展示了他出众的才能,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个男人的文笔精致极了。
不知道为什么 他想表现人的劣性 但是我被他的描写吸引。


70楼2012-07-18 20:54
回复
    下面贴笔记
    1 仆人身穿洗的发白的青布褂,在七级石阶的最上一级躬身坐下,百无聊赖地望着雨丝。
    2 雨包拢着罗生门,雨声从远处飒然而至。暮色逐渐压低天空,抬头看去,门斜向翘起的脊瓦正支撑着沉沉乌云
    3 一个汉子像猫一样的躬身屏息,窥看上面的动静,上面射向的火光隐隐约约舔着他右侧的脸颊,映出短短的胡须和红肿的酒刺。
    4 老太婆一只手仍攥着从死尸头上拔下的头发,用癞蛤蟆低鸣般的雨声嗫嚅着道出这样一段话来。


    71楼2012-07-19 01:22
    回复
      2025-08-03 14:47: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或许《罗生门》更想表达当时社会现状下 反应出的人的本能 劣根性
      但是我不否认他真正吸引我的是它精彩的描写
      看完《罗生门》后我就去看电影的《罗生门》了 很奇怪内容和《罗生门》根本无关,是《筱竹丛中》的内容 也是芥川龙之介的文章,电影只是引用了《罗生门》描写的背景 不过后来我想也对 《罗生门》并没讲什么绘声绘色的故事真要拍出什么也很难
      《罗生门》END 明天可能会贴贴《筱竹丛中》
      


      72楼2012-07-19 02:12
      收起回复
        嗯 今天下午要去看《笔仙》
        希望不要太恐怖...
        回来再码字
        希望还有心情


        73楼2012-07-19 10:52
        回复
          回来的说 和我想的和看过书的笔仙游戏 毫无关系..
          没害怕 中途还一个人上了两次厕所..
          但是有时候看着 旁边的人尖叫 到吓到了
          下个帖贴《筱竹丛中》


          74楼2012-07-19 16:09
          回复



            75楼2012-07-19 16:12
            回复


              76楼2012-07-19 16:16
              回复
                日本 芥川龙之介 《筱竹丛中》(竹丛中,密林中)
                好吧 是因为电影《罗生门》使用了《筱竹丛中》的情节,所以我觉得贴上来也很有意义,大概如果没看过文章《罗生门》的,很容易被电影误导吧,以为原著就是如此,所以果然还是多看书比较好。


                77楼2012-07-19 16:19
                回复
                  2025-08-03 14:41: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下面贴摘记
                  1 哪里,杀一个人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反正要抢女人,必然要杀男人。


                  78楼2012-07-19 16:36
                  回复
                    很抱歉只有一句摘记,但是此篇多是人物对话和对情节描述,所以个人认为重在情节。
                    一个武士死了,凶手却扑朔迷离。两个人都承认自己是凶手。目击者和那两个人每个人的说法都是不同的。把自己推向受害和英勇的位置,甚至不在意承认自己是不是凶手。
                    作者通过对话和描述,是为了体现所谓的自私一面。大概是吧,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不过如果看过电影《罗生门》的,最好去看看文章《罗生门》和《筱竹丛中》。
                    《筱竹丛中》END
                    下期预告 龙应台的书,现在对这本书的感觉和当初刚拿到时不同了。但是还是贴上来看看大家是否有兴趣。


                    79楼2012-07-19 16:43
                    回复
                      很抱歉只有一句摘记,但是此篇多是人物对话和对情节描述,所以个人认为重在情节。
                      一个武士死了,凶手却扑朔迷离。两个人都承认自己是凶手。目击者和那两个人每个人的说法都是不同的。把自己推向受害和英勇的位置,甚至不在意承认自己是不是凶手。
                      作者通过对话和描述,是为了体现所谓的自私一面。大概是吧,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不过如果看过电影《罗生门》的,最好去看看文章《罗生门》和《筱竹丛中》。
                      《筱竹丛中》END
                      下期预告 龙应台的书,现在对这本书的感觉和当初刚拿到时不同了。但是还是贴上来看看大家是否有兴趣。


                      80楼2012-07-19 16:44
                      回复
                        中国台湾 龙应台 《目送》
                        一开始知道龙应台是很多知名杂志报道他的政客经历,历史老师也有提起她。她的笔触犀利。大陆的读者了解她的书大多是《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但之前她的风格显然和现在像区甚远。
                        个人对她的《目送》刚买,和现在的感觉相差还蛮大的。
                        先贴两张图吧。


                        


                        81楼2012-07-19 21:56
                        回复
                          这是《目送》里的一篇《目送》 下面摘抄。
                          1 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深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心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了,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2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


                          82楼2012-07-19 22:05
                          回复
                            因为是短篇的合辑中的一个短篇,所以摘记比较少。
                            朋友的妈妈说等再大些就不会喜欢太喜欢龙应台的《目送》还有海子的诗。我赞同了。
                            其实一开始看《目送》觉得是有感触的那种书,但渐渐觉得她好像写多了。在这本书里她的感情大多想借助文章含蓄的表达出来。但是会情不自禁的多写一些。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或许是受原来凛冽文风的影响吧。
                            比方说我摘抄的 2 中 省略号后还有一句“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不说加好还是不加好,但是在我心里如果不加更能吸引我,更能感染我。
                            《目送》END
                            下期预告 连推沈石溪的几本动物小说吧。


                            83楼2012-07-19 22:24
                            收起回复
                              2025-08-03 14:35: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连推是因为如果一本本仔细推可能不太合适,对于我来说他的动物小说显然相较之前基本比较浅显,但是不推又觉得可惜。所以决定几本和在一起推一下。


                              84楼2012-07-20 0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