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吧 关注:7,263贴子:36,089

吉春《权谋法家-韩非子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权 谋 法 家——韩非子的故事
吉春 著
华 文 出 版 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权谋法家-韩非子的故事/曹尧德主编/吉春主著,—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6 ISBN 7-5075-0637-1
Ⅰ.权...
Ⅱ. ①曹... ②吉...
Ⅲ. ①故事—中国—当代 ②韩非—生平事迹
Ⅳ.124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7)第09330号
权谋法家-韩非子的故事
内 容 简 介
在先秦诸子百安争鸣、异彩纷呈的时代,韩非子是一位杰出的法术家代表人物。本书以可靠的历史事实为线索,穿插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编织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本书精选了《韩非子》中的说理事故;人新的角度阐述了韩非子的思想;语言通俗易懂、生 动活泼。阅读此书,有益于增强法制观念,了解古代圣人治国、法术要义、举用贤能、智慧谋略和端正品行等方面的历史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激发蓬勃进取的志向。


1楼2012-07-22 06:10回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高度发展的时期,当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诸子各自著书立 说,对于宇宙人生的深奥问题以及教育、政治理论提出不同的观点,留下闪烁着灿烂光辉的著作,对于以后学术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积极影响。诸子的典籍,虽然已经过了两千多年, 在今天仍然是研究文化的必读之书。
    为了增强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曹尧德同志主编了“古代圣贤”丛书,内容包括:《蒙山兴 道——庄子的故事》、《乐山仁者——孟子的故事》、《天道之祖——老子的故事》、《合 璧儒法——荀子的故事》、《儒家始祖——孔子的故事》、《忧国北山——屈原的故事》、 《兵家鼻祖——孙子的故事》、《神机相国——管子的故事》、《平民圣人——墨子的故事 》、《权谋法家——韩非子的故事》。
    这是诸子十家的通俗文学传记。内容以历史事实为根据,行文采取文学描述方法,力求做到 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以期引起读者的兴趣。这对于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曹尧德同志征求我的意思,于是,略述先秦诸子的历史意义,作为序言。
                        张岱年
                     1998年10月于北京


    2楼2012-07-22 06:11
    回复
      2025-08-03 18:34: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也是一套尝试将历史和文学相结合的丛书。在坚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真实的基础上,注 重突出的文学性,诸如典型情节的选择,人物描写的形象生动,事故的引人入胜,结构上的整体感等。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对某些细节、环境 、气氛、对话等的描写允许有一定的虚构成分。因历史悠久,史料缺乏,作者可以将一些合 乎情理的传说故事穿插在文中。
      因为这套丛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青少年,所以文字表述力求浅显易懂,通俗明快;内容健康 ,格调高雅。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写作技巧和语言等方面,有意识地高出他们的阅读水平和接受能力,以期取得引导之效。
      这套丛书的主要作者均为具有高级职称资历的专家学者,都已有五本以上的作品问世。最后 由我修改定稿而成。整套丛书体例和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因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因而又各具特色,同中见异,异彩纷呈。
      著名的学术泰斗张岱年先生在百忙中为该书作“序”,骆承烈和张知寒两位教授是我编纂这 套丛书的坚强后盾,特致衷心的谢忱!
      由于笔者的知识及文学水平有所不及,因而主编这套丛书的内容和形式不尽人意之处定然很 多,敬请专家学者、文学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曹尧德
                     1997年2月于梅菊斋
      


      5楼2012-07-22 06:19
      回复
        。。。。。。。。。。。。。。。。。。。。。。。。。


        IP属地:河南6楼2012-07-22 09:14
        回复
          感谢maggie咯子女士关注!


          7楼2012-07-24 07:14
          回复
            第一章 勤学的少年
            一、韩非子的祖先
            说起韩非子的始祖,可以追朔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武王时代。
            《左传》中说,邗、晋、应、韩都是周武王的儿子。《史记》注中记载的“韩万”便是韩的 始祖。后来,韩的子孙侍奉晋国,又被封于韩塬(今陕西韩城市)。所以《今古地名》记载有“韩武子食菜于韩塬古城”(《括地志》云:“韩塬在同州韩城县西南十八里。)。
            韩万的儿子名叫韩胜伯,韩胜伯的儿子名叫韩定伯简,定伯简生韩舆,韩舆生韩厥。
            韩厥这个祖先,名气比较大,他是晋国的大将军,位居六卿之一,号称“献子”。大家知道 “赵氏孤儿”的故事(参见拙著《史记故事·赵氏孤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版) ,而韩厥就是和程婴、公孙仵臼两位义士搭救赵氏孤儿的那位将军。


            9楼2012-07-24 07:23
            回复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的时候,晋国的司寇屠岸贾作乱,假借要诛杀晋灵公的大臣赵 盾,其实赵盾早已死去,说赵穿杀晋灵公,赵盾是曲首,要诛来赵盾在朝中的子孙,目标是除掉赵盾的儿子赵朔将军。
              一日,掌管弄狱的屠岸贾挑动说:“杀灵公的人,赵盾即使不知道,但也要负这份罪责,他 的子孙也应受罚!”
              韩厥反对他说:“灵公被害,当时赵盾不在京都,已逃到外地,后来成公认为他无罪。你不 要翻历史旧帐,不能再胡作非为!”
              屠岸贾根本不听韩厥的话,擅自带诸将准备攻杀赵氏。
              在这危急关头,韩厥暗中告诉赵朔:“你赶快逃走吧,屠岸贾要诛杀你们赵家。”
              赵朔摇头不肯出走,对韩厥说:“您一定不要让我们赵家的得火断绝,我即使是死了也无怨 恨了!”
              韩厥点点头,答应了赵朔的请求。


              10楼2012-07-30 08:12
              回复
                当时,赵朔的夫人是晋成公的姐姐,身怀有孕,跑到晋景公的宫中躲避。
                屠岸贾率兵抄了赵朔的家,杀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全家300余人。
                没多久,赵朔夫人在宫中分娩,生下个男孩,起名直武。
                屠岸贾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带人到宫中搜查。
                赵朔夫人急中生智,将婴儿赵武藏在裤裆里,暗暗祷告:“赵家如果不该来绝,你就不要哭 叫。”
                当屠岸贾搜到她身边时,婴儿睡着了,竟然没有被查出来。
                于是,屠岩贾气急败坏地贴出文告:限三日内交出赵氏孤儿,如不交出,三日之后将国中所 有与孤儿同时出生的婴儿全部斩首!
                赵朔的门客、好朋友程婴、公孙杵臼在一块商量藏孤救孤之事。程婴说:“屠曲非要搜出孤 儿不可,怎么办?”
                公孙臼说:“扶养孤儿报仇与死比较,哪个难些?”
                程婴说:“那当然是死容易!”


                11楼2012-07-30 08:13
                回复
                  2025-08-03 18:28: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公孙杵臼说:“赵家待你很优厚,那你就承担困难,让我捡容易的。”
                  程婴急忙说:“这不行!我想了一个办法,将我的婴儿献出,就说是我藏了孤儿,屠曲将我 和婴儿杀死,你好好抚养赵氏孤儿长大,给赵家雪耻!”
                  公孙杵臼捋着胡须说:“你看,我已年迈苍苍,怎么能提当抚孤重任呢?将你的婴儿交给我 ,你就到屠贼那儿告我,说我藏孤不交,他们杀了我和你的婴儿,你就到宫中抱走孤儿去深山抚养,长大报仇。
                  程婴依计到屠府告发公孙杵臼藏孤不报,屠岸贾马上派军队乌黑了公孙家。公孙杵九故意叫 道:“小人程婴,你这没良心的东西,为何出卖我和赵氏孤儿!天呀孤儿有什么罪啊!屠贼 ,你这奸人,害人精……“公孙杵臼和婴儿当场被戳死!


                  12楼2012-07-30 08:14
                  回复
                    韩厥知道程婴将赵氏孤儿转移到深山老林之后,便称病在家,静待时机。
                    晋景公十七年,景公因病而卜,说:“要做大事业,没有成功的人,是鬼魂在作祟。”
                    韩厥借机说:“晋国谁家断绝了得火?”
                    晋景公说:“屠岸贾杀了赵朔全家。”
                    韩厥说:“赵家代代是忠臣,国人都哀怜他们。你的病不好,是赵氏亡灵在作怪。你应给他 们平反昭雪啊!”
                    晋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代吧?”
                    韩厥便将程婴抚孤之事详细告诉了景公。景公一听高兴起来,便让韩厥带兵传旨,责问屠岸 贾乱杀无辜之罪,并迎接赵武继承先业。这样,韩厥带诸将攻杀了屠族,把赵氏旧有的田园归还赵武。


                    13楼2012-07-30 08:15
                    回复
                      晋悼公七年,韩厥去世,他的儿子韩宣子(起)袭了爵位。韩宣子迁至河南州邑居住。晋平 公十四年,吴公子季札出使晋国,对韩宣子、赵文子、魏献子说:“晋国的政治大权,将集 中于你们韩、魏、赵三大族吧?……”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跟 赵、魏共同瓜分了祁盛氏 与羊舌氏的十个县邑。
                      晋定公十五年,韩宣子去世,其儿贞子(韩须)继承爵位,迁居于山西的平阳,贞子死后, 儿子韩庄子(韩庚)袭位。庄子死后儿子韩康子(韩虎)继位,与赵襄子、魏醒子共同打败了知伯,瓜分了其邑地,三卿的地盘超过了诸侯。
                      韩康子去世,其子韩武子(启章)代位,第二年侵代郑国,杀掉了郑幽公。晋侯封韩武子于 韩原。武子死后,儿子韩景侯(景子)即位,攻战友了郑地河南雍丘,被周天子列为诸侯。
                      韩景侯崩逝,儿子韩列侯即位,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秦国侵伐韩国河南宜阳并占六邑土地。
                      韩文侯继你景侯位,侵伐郑国并占河南阳城;又侵宋国,打到江苏彭城,俘虏了郑君;又侵 伐齐国,打到山东桑丘和灵丘一带。
                      韩哀侯承父文侯位,与赵、魏正式瓜分了晋国,韩人来了郑国,将都城迁到河南新郑。


                      14楼2012-07-30 08:16
                      回复
                        韩严(山坚)杀了韩哀侯,哀侯之子韩懿(若山)即位,魏与韩战于河南马陵,又打败韩军 于山西浍水一带。
                        韩昭侯继承父亲哀侯王位后,任用刑名法术的申不害为相,对内整饬政教,对外应付诸侯, 十五年间,国治兵强,没有人敢侵犯韩国。这时,韩国的地盘扩展到山西东南至河南中部一带。韩非子的这个祖先,是值得称赞的。
                        随后,韩国遭了旱灾,又筑了座高城门,韩昭侯未出高城门而亡,儿子韩宣惠王即位。秦兵 打败韩军于河南鄢陵、修钱,俘虏了韩国的将领,韩室惊慌。
                        公仲朋告诉韩王:“合纵诸国不可靠,现在秦国想攻打楚国,大王不如利用张仪,跟秦国讲 和。用咱们的一座名城来换取秦国信任,共同攻楚。”
                        韩宣惠王听了,说:“好。”于是小心叮咛公仲朋赴秦,准备订立和约。
                        这件事被楚怀王知道了,大为焦急,召集大臣们议事。陈轸说:“秦国想打楚国,已经好久 了。现在又得到韩国一座名城,这是秦国求之不得的。秦国对楚国的攻伐,不可避免。大王最好听从我的建议,颁布国都四境之内的紧急动员令,开拔部队,说是为了救援韩国,让战 车布满道路,派出报信的臣子,随带众多车马,带上救济的金银,使韩王不相信我们真正出兵救他。即使韩王肯完全相信,至少会感激我们救他的恩德,这样以来,秦韩就不会和睦了 ,而且会增加秦国对韩国的怨恨,楚国就可免除祸害。”


                        15楼2012-08-01 18:28
                        回复
                          楚王依陈轸的建议而行,并派大臣对韩王说:“我国虽大,但却愿派出军队来救援你这个小 国,与贵国共存亡!”
                          韩宣惠王听了这话很高兴,乃下令停止公仲朋向秦议和之行。公仲朋说:“大王,不能这样 !楚国是虚名救我,而秦国才真正是我们的劲敌。轻易与强大的秦国绝交,大王必定会被天下人耻笑。况且大王已派人去秦国了,如果欺骗了秦国,恐怕是会有后患的。”
                          韩宣惠王不听公仲朋的建议,遂与秦国断绝交情,致使秦国大怒,增兵攻韩,而楚国军队不 救。秦军大破韩军于河南岸门,韩太子仓到秦国作人质,结果韩国与秦国缔结和约。
                          韩襄王(太子仓)即位后,秦国开始攻占韩国宜阳,斩韩兵六万,又占领韩国穰邑。
                          韩太子婴死后,公子咎与公子虮虱二人相争,都想当太子。当时,公子虮虱在楚国作人质, 楚国想让其为太子,于是派兵10万围住韩国雍氏城。结果,以答应韩国与齐、楚联盟为条件,解了雍氏城之围。韩国又想将公子虮虱改派到秦国作人质,楚国不放。于是韩国立公子咎 为太子,与齐魏联合攻打秦国,驻扎于函谷关,秦国割让河外及武遂给韩国。


                          16楼2012-08-01 18:29
                          回复
                            好事。为了解、学习、借鉴韩非子的思想和先秦历史文化提供了多一种途径。


                            IP属地:广西17楼2012-08-02 22:13
                            回复
                              2025-08-03 18:22: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但不读《韩非子》不行。


                              IP属地:广西18楼2012-08-02 22: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