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篇日志可谓“蓄谋已久”,从周三开始就想写,可是一直拖着,就拖到今天了。哎。
前几日躲到导师的办公室里面和导师以及另外一位老师闲扯。然后我就好奇的问了那位老师一句“你博弈论全是自学的吗?”然后他嘿嘿的笑了笑,无奈加自嘲的说“在山大不自学怎么办?”一时间深有共鸣,三个人笑成一片。
说这个不是想批判什么,土壤就这样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那日导师看着我的CV,说“你写关于生物的东西干嘛?”我说:“怎么也花了一两年时间呢,放在那里吧,搞不好被我撞到一个想招懂些生物的老师呢。”他想了想说:“也是哈,谁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没有用呢?”
说到这里,锲子已经结束了。只是为了引出今日的话题:自学。
刚进大学的时候感觉周围都是天才,那些高考分数让人乍舌的、不幸的比比皆是。然而四年下来,当初的崇拜、敬仰慢慢的就淡去了。很多人不适应大学的方式,不会自学,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我是觉得大学期间还只死啃课本是件比较悲哀的事情,那么多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时间充裕的话浸泡其中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可是没办法,该死的奖学金制度,害死了多少有志青年。
可能我的经历有些特殊,高中的时候就有近一年的时间脱离正常的生活,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面学习大学生物的那些知识,用来应付竞赛。当然,结果很惨淡。不过现在想想,那样惨痛的失败经历让我受益实为深刻: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站起来、如何塑造自信;学会了如何自学、如何耐得住寂寞、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一切都成为历史的记忆,现在想想最终的结果真的不算什么,过程中的收获才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
现在认识很多“光芒四射”的学长学姐们,在那些让人乍舌敬仰的经历背后,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自学。问过了很多很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大多数都是有着痛苦的自学经历,但是也是这样的经历让人成长。把眼界放高远,看看国际上的潮流,看看井底之蛙看不到的风景,才能成长、前进,最终超越。
毫无疑问,自学是痛苦的。有老师指导,哪怕水平再一般,也是一条捷径。但是自学,往往自己陷入思维的陷阱中,少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个月,往往百思不得其解。然而这样的代价却也是值得的——一旦想通,却也是大彻大悟,没有含糊。
最后,预告一下接下来的两周我要做的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这是我经历了“痛苦”的自学,为了让更多人的不用这么痛苦,做的一件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