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素材吧 关注:7,544,879贴子:475,351,423

<名著>水浒?不用烦恼!这里有有趣解读!康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镇!


1楼2012-12-02 21:34回复
    (1)
      跟很多故事一样,水浒的开头也是从灾难开始的。
      也难怪,没灾没难的,谁都愿意好好活着。
      水浒里的灾难在历朝历代一样,瘟疫,瘟疫在那个年头没多大防范能力,皇帝们能做的就是求求仙,拜拜佛,再不就是让百姓吃点观音土,喝点香炉灰,不像现在至少还有个板蓝根,最关键的,现在还有像钟南山这样的明白人,不像那个年月,就有个什么张天师,李天师什么的,至于谁给他们发的证书就不知道了。
      当然光有张天师,李天师还不行,还得有皇帝信才行啊。


    2楼2012-12-02 21:35
    收起回复
      shui xu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2-12-02 21:35
      收起回复
        前〜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12-02 21:36
        收起回复
          (2)
            水浒的故事还是从一个叫做高俅的有志青年说起吧。
            高俅同学是东京开封府人,那时候开封是首都,高俅同学同其他首都的同学一样也有着强烈的优越感,要是一般人成天在胡同串一串,吹一吹,侃一侃,然后再吃完杂酱面估计就觉得人生很美好了,而高俅不一样,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尽管追求什么,他还是不知道。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你都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就那么往前走吧,也许你追求的就在前面。
            要说高俅也不是什么都不会,体育项目他挺在行,枪棒都挺熟练,关键的是他还会踢球,尽管这个年头一提起足球就是假赌黑,而在宋朝的时候,足球其实还是个很高尚的运动,高俅也跟着别人学了不小,事实证明,这是他日后发迹的资本,看来真是艺多不压身啊。
            对于自己的未来,高俅也想过很多,想当官没有门路, 想当兵又不甘心,那时候的宋朝只能对外防御,还经常打不过辽和西夏,当兵就当于替国家去挨揍,这种倒霉事,高俅是不会去干的。
            同很多人一样,高俅准备跟着老大奔个前程,由于他比宋江,柴进年龄都大,他出来混的时候,那二位要么没出生,要么还穿着开裆裤,因此高俅投奔这两位义薄云天老大的希望从一开始就破灭了。后来高俅跟了一个小老大,这个小老大是一个王员外的儿子,家里最不缺的就是钱,最愁的是钱该怎么花。


          5楼2012-12-02 21:36
          回复
            前排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2-12-02 21:37
            收起回复
              钱怎么花,这个高俅在行,开封的各大夜总会他都熟,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喜欢这味道"。跟着小老大混在各大夜总会,听着小姐们叫着他"小高哥",什么人生理想啊,什么美好追求都见鬼去吧。
                要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高俅就属于那种天将降大任那种,只不过当时他还不知道,王员外听说儿子经常拿着他的财产在夜总会留恋往返心里就很不爽,但中国的家长总有那么一种护犊子的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好的,坏就是因为身边的坏人给带坏了,很不幸,高俅同学就是王员外眼中的那个坏人。
                既然是坏人那就得受惩罚,高俅同学被拉到了开封府痛打了二十大板,当大板与他的身体亲密接触的时候,他总是在想,"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如果说仅仅是二十大板也没有什么,要命的是后面还有一系列经济制裁,开封府宣布将高俅驱逐出开封,不准他在开封觅食,也就是说高俅在开封的户籍以及粮油关系都被取消了,而且连暂住证都不给办,更要命的是要在开封遇到他,见一次打一次,打死为止,什么世道。
                两眼一摸黑的高俅只能慢慢的走出开封,回望开封,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别了,开封,别了,我那无法安放的青春
                别了,我熟悉的胡同
                别了,我那相恋的小红,小莲,小翠,小秋香。
                我会回来的。


              7楼2012-12-02 21:37
              回复
                (3)
                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水浒里最常用的这句话用在高俅身上又合适又不合适,说他是丧家之犬吧合适,因为从此没有给他买单的小老大了,同时他又用不着太焦急,毕竟在开封之外没有人见一次打一次,暂时是没有生命危险的,这个处境比后来鲁智深、宋江逃难时强多了,高俅要是能想到这一点也就欣慰多了。
                  要说天下还是好人多,淮西临淮州的一个叫做柳大郎的人成为了高俅新的老大。那个时候柳大郎并不会相面,也不知道日后的高俅能发达成那样子,于是当高俅投到他的门下,他只是淡淡的说,"来了就是有缘,留下吧"。
                从此高俅就留在了柳大郎的赌坊里,在这里他学会了摇色子,出老千,以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后来证明,这是非常关键的技能,在他回开封辗转求职的过程中,他在心里不断的对自己说,"我感谢生活!"
                  每当看着来赌博人从富贵变成穷光蛋,高俅已经从开始的不忍变成了麻木,不赌就是赢了,高俅总是这样对自己说。可不赌人生就没有转机,不赌自己就要在这里与色子为伍,以出老千为业,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不是!!


                8楼2012-12-02 21:39
                回复

                  总是被删T^T


                  11楼2012-12-02 21:43
                  收起回复
                    是没人看咩QAQ


                    12楼2012-12-02 21:46
                    回复
                      要说柳大郎这个人物只是在水浒中出现了这么一两次,不过对于高俅来说,他是一个不错的老大,刚毕业踏上社会的同学们得记住了,要跟老大得跟对人,柳大郎这样的还算个不错的老大。
                        辞别了柳大郎,高俅踏上了回家的路,尽管前路在哪里他也不知道,只不过胸中有柳大郎的推荐信他倒有了一点点底气,毕竟那封推荐信还是会有一点作用。
                        回到开封,高俅的感慨就不多说了,无非就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没劲。
                        带着那封推荐信,高俅开始了自己曲折的求职道路,他拿着信先来到了柳大郎推荐的董将士家,说白了是个大户人家,可能是高俅太出名了,董将士打上一眼就知道高俅是那个因为带财主儿子上夜总会被赶出开封府的主,这样人不能留啊,留在家里还不得把自己的家弄空了。好歹熬了十几天,又弄出一封推荐信,这封推荐信了不得,因为这个下家了不得,这个人你我认识,苏东坡。


                      13楼2012-12-02 21:47
                      收起回复
                        火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2-12-02 21:48
                        收起回复
                          加油 我很愁我分不清林冲和宋江!


                          来自掌上百度15楼2012-12-02 21:50
                          收起回复
                            艾玛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2-12-02 21:51
                            收起回复
                              (4)历史不都是必然构成的,也有那么多偶然,高俅的发迹也是一次偶然,这个偶然居然是因为一泡尿。
                                前面咱们提到过高俅跟了王都尉,王都尉过生日请来一个客人,这个人是他的内侄,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不过那个时候青年宋徽宗还只是个不起眼的王爷,也没人跟他说要接班的事,因此那时的宋徽宗就是个普通青年,头顶上也没有什么祥云。
                                还是回过头来说这次偶然,宋徽宗正吃着酒席忽然有点内急,于是就抽空上了厕所,要说宋徽宗也挺没溜的,上完洗手间没直接回去继续吃,反而来到了人家的书院,一打眼看上了书桌上的镇纸狮子,这个一生对古玩字画有着深刻研究的人是个识货的主,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索性就跟他姑父要了这对镇纸狮子,就是这对狮子给高俅同学带来了一生的荣华富贵。


                              18楼2012-12-02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