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月圆月半的个人空间
http://blog.qz828.com/?56795
--------
在我的印象里,席子有篾席、竹席、草席,可在前不久我却见到过一张用牛角为原料制成的席子——一张精美绝伦的“牛角席”。这张席子看上去颜色很深,呈深棕色,用手摸一摸却温润如玉,细腻如丝。
编这张席子的老人名叫程世平,今年63岁,是衢州市粮食局粮油公司的退休职工,住在樟潭街道樟树潭村,他凭借一双巧手,将外表粗糙、坚硬无比的水牛角制成了柔软细腻、润肤沁心的凉席。当我见到它的“芳容”时,不得不为它的巧夺天工所折服。
三年磨一席
程世平老人在中埠头有一座宽敞的二层小楼,房子虽旧,但院子很大,这里曾办过炸油厂。现在是一楼住人,二楼则是他的工作间。见到我们,老人小心翼翼地从一个木盒子里取出一卷席子,放在台板平铺开来。老人说:“这就是我制作的第一张牛角席,在常温下可以千年不烂。它看上去象是一张睡旧了的竹篾席,但这张席子是由0.2mm厚的长条牛角片编织而成的,所以才会这么轻薄。”老人边说边把席子高高地举起,正对着窗外的阳光,此时,这张深棕色的席子马上变成了如玉一般的半透明色,隔着席子甚至可以看到窗户的轮廓和太阳的影子,不禁令人称奇。
http://blog.qz828.com/?56795
--------
在我的印象里,席子有篾席、竹席、草席,可在前不久我却见到过一张用牛角为原料制成的席子——一张精美绝伦的“牛角席”。这张席子看上去颜色很深,呈深棕色,用手摸一摸却温润如玉,细腻如丝。
编这张席子的老人名叫程世平,今年63岁,是衢州市粮食局粮油公司的退休职工,住在樟潭街道樟树潭村,他凭借一双巧手,将外表粗糙、坚硬无比的水牛角制成了柔软细腻、润肤沁心的凉席。当我见到它的“芳容”时,不得不为它的巧夺天工所折服。
三年磨一席
程世平老人在中埠头有一座宽敞的二层小楼,房子虽旧,但院子很大,这里曾办过炸油厂。现在是一楼住人,二楼则是他的工作间。见到我们,老人小心翼翼地从一个木盒子里取出一卷席子,放在台板平铺开来。老人说:“这就是我制作的第一张牛角席,在常温下可以千年不烂。它看上去象是一张睡旧了的竹篾席,但这张席子是由0.2mm厚的长条牛角片编织而成的,所以才会这么轻薄。”老人边说边把席子高高地举起,正对着窗外的阳光,此时,这张深棕色的席子马上变成了如玉一般的半透明色,隔着席子甚至可以看到窗户的轮廓和太阳的影子,不禁令人称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