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话吧 关注:862贴子:13,951
  • 9回复贴,共1

牛角席,失传数百年的千年工艺重现樟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载自月圆月半的个人空间
http://blog.qz828.com/?56795
--------
在我的印象里,席子有篾席、竹席、草席,可在前不久我却见到过一张用牛角为原料制成的席子——一张精美绝伦的“牛角席”。这张席子看上去颜色很深,呈深棕色用手摸一摸却温润如玉,细腻如丝
编这张席子的老人名叫程世平今年63岁,是衢州市粮食局粮油公司的退休职工,住在樟潭街道樟树潭村,借一双巧手,外表粗糙、坚硬无比的水牛角制成了柔软细腻、润肤沁心当我见到它的“芳容”不得不为它的巧夺天工所折服。
三年磨一席
世平老人在中埠头有一座宽敞的二层小,房子虽旧,但院子很大这里曾办过炸油厂。现在是一楼人,二楼则是他的工作间。见到我们,老人小心翼翼地从一个木盒子里取出一卷席子,放在台板平铺开来。老人说:“这就是我制作的第一张牛角席,在常温下可以千年不烂。它上去象是一张睡旧了的竹篾席,但这张席子是由0.2mm的长条牛角片编织而成的,所以才会这么轻薄。边说边把席子高高举起正对着窗外的阳光,此时,这张深棕的席子马上变成了如玉一般的半透明色,隔着席子甚至可以看到窗户的轮廓和太阳的影子,不禁令人称奇。


1楼2012-12-29 16:52回复

    要把坚硬的牛角做成如此薄的牛角席,中间有许多工序。整个制作过程经历采购原料、取材、软化、凉干、剖篾、刮、接篾、抛光、编织等步骤。而其中最难的要剖篾,由于牛角料是有纹理的,且纹理是着牛角有一定弯度,只有顺着牛角纹理的走向,把牛角劈成篾状才不易折断,这种加工方法非常费时费料。这张席足足用了600个牛角,剖成细丝,磨成薄片,加工成1.5米左右长度的牛角片,一张席子大约需要7000根左右。”编织一张这样的牛角席世平老人和他的儿子纬琦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所以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千工席”
    艺复苏了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有象牙席,席面虽微有磨,但仍完好无缺。”说起牛角席的历史,世平老人向我们婉婉道来:“在古代,这种席子象牙制作,所以叫“象牙席”,也牙骨席’,最早出现于汉代。据西汉刘韵所著的《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以象牙为簟,赐李夫人。汉成帝时,赵飞燕女弟子居昭阳殿中,设白象牙簟。


    2楼2012-12-29 16:52
    回复
      又如《魏书.韩务传》记载:“韩务除龙骧将军、郢州刺史,务献七宝床、象牙席……明代祝京兆著《野记》记载:“凡象牙齿之中悉是逐条纵攒于内,用法煮软,逐条抽之,柔韧如线,以织为席。”可见艺历史非常久远代,制作一张3.4尺宽、6尽长的象牙席需数十位工匠历时一年零六个月才能加工而成,其制作程序十分复杂,成本高昂,历来只有皇家才能享用。牙骨席的制作技艺从汉代一直流传到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明末清初最为高峰。以广州为代表的南派最精于牙骨席的制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技艺自代道(光)咸(丰)就失传了。
      世平老人说,他的祖上为徽州商人,早年在全国各地经商,沿途都会记录一些药或民俗技艺,象牙席制作工艺就是祖上多次去广州时采集到的。由于祖上几代人都从事南货行生意一直都未对象牙席制作工艺进行发掘和恢复。程世平说:“直到1970年下放全旺镇贺辂亭村时,父亲将其作为一门挣饭吃的手艺传授给我。但一直隐藏着不敢做。退休以后,有时间有精力有场地就开始着手恢复这一工艺现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在加大,我按照象牙席的制作工艺采用牛角进行研发获得成功,终于使这一失传多年的千年工艺得以再现,所以说,这也许是全独一无二的牛角席。


      3楼2012-12-29 16:52
      回复

        六是打磨抛光。为了使粘接好的牛角片顺滑细腻,需将粘接好的牛角片的一头加以固定,用2000目的水砂精细地进行手工打磨,直至牛角片如丝般顺滑。打磨好的牛角片厚0.2 m m 、宽4m m
        七是编织成席。牛角席编织的方法与竹篾席的编织方法相同。
        八是滚边修饰。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用装饰布将编织好的席子的四周滚好边,这样既美观大方,又牢固耐用。
        程世平老人编织好的这张牛角席长度为199cm 、宽108cm 、重量1750克。

        由于牛角席的制作工艺工序多、加工时间长,成本高,商业化不太可能,古代也只用于宫廷,一般民力根本无力承受,现在即使有人购买,主要还是用于收藏。不过如果真的有人想买,我还是会以成本价出手的最大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现在,老人的儿子纬琦对这个技艺也产生了兴趣,父子俩在一起传承这门传统技艺
        世平老人的研下,牛角不仅能编织席子,还用编织席子剩下牛角片编织成非常精致的宫扇和 “鸟笼” 2010年,陈世平的牛角席制作技艺成功列入衢江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衢江区政发[2010]78号)


        5楼2012-12-29 16:52
        回复

          程世平老人展开他的“牛角席”。

          晶莹剔透的“牛角席”。
          刮片

          打磨牛角片。

          打磨抛光好的牛角片。

          制作“牛角席”的原料——水牛角
          牛角片制作的“宫扇”。

          牛角丝制作的鸟笼。


          6楼2012-12-29 16:52
          回复
            很厉害的东西,不过好费牛角啊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1-01 19:18
            收起回复
              我想买一个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6-08-13 17:10
              回复
                能联系到程老先生吗。我想买。


                9楼2017-04-21 14: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