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庐源“世天官第”(世德堂)
告詹氏宗亲书
各位宗亲:
庐源世天官第原名世德堂,大唐大历年间(唐代宗766~779)由大不推公詹诚遇(詹天佑之五世祖)及其长子小不推公詹谨畴(詹天佑之六世祖)父子在此创建,取名“世德堂”,而大不推公次子詹谨信迁居浮梁的住宅则取名“世叙堂”。继詹谨信(号澹斋)修元和谱以后,詹谨畴的长子詹令忠(詹天佑之七世祖)在这里编纂了第一部詹氏统宗谱。依据“长子不离居”的惯例,传到詹仁敏(詹天佑之十世祖)、詹仁美、詹仁谔、詹仁昌四兄弟,世德堂由詹仁敏继承。后来人丁渐多,众后裔就把这里作为祖祠,而现在“中华詹氏大宗祠”的旧址原为黄隐公(詹天佑之一世祖)的墓祠,原名“绿树祠”。世德堂由詹氏族众历代不断修缮,至大明洪武年间在同文公担任吏部尚书以后,詹氏族众修整门楼,刻上了“世天官第”四个大字,而大堂上悬挂的牌匾依然是“世德堂”。
自大不推公詹诚遇以下,世德堂走出了无数的詹氏精英,世德堂也曾经拥有无比的辉煌和骄傲。大明吏部尚书詹同文公,为广为传颂的“婺源四相”之一。这位被众多支派《詹氏宗谱》称为“詹家宝树”的詹氏名宦,不但在《明史》留下重重的一笔,其父相二公也被诰赠“嘉义大夫吏部尚书”,连其长子詹徽一起号称“三代天官”。同文公除捐资修缮“世德堂”外,还派有“大明大字第一”之称的书法家——族侄詹希源主持编修了洪武《詹氏统宗谱》,编绘“海内同宗图”,给散处全国各地的詹氏宗亲寻根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世天官第”(世德堂)历经风风雨雨数百年,虽然由于徽公被“蓝玉案”陷害导致其后裔隐姓埋名散处四方,庐源詹氏族人依然不断将其修缮维护保存了下来。文革中,传统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世德堂也在文革中被拆毁大半,变成了断壁残垣,惨不忍睹。后来,庐源詹氏族人在詹沛兴的倡导下于九十年代又有所恢复,世天官第的大门楼依然巍然高耸,向世人诉说着詹氏家族的骄傲。2001年海内外詹氏家族的首届大祭祖活动即在此举行。
时逢盛世,国泰民安,在全国詹氏宗亲的支持下,创建了“中华詹氏大宗祠”和“詹天佑祖居纪念馆”,成为全国詹氏宗亲联络、聚会、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弘扬詹天佑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借此东风,詹沛兴宗亲不顾八十高龄,毅然挑起了重修“世天官第”的重担并首捐人民币伍仟元作为启动资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中华詹氏大宗祠创始人之一的詹沛兴宗长坚决的说:“万事开头难,当年筹建大宗祠时我们也没有钱,有各位詹氏精英和广大詹氏宗亲支持,我们建成了;现在我们修世天官第没有钱,但我们依然有广大詹氏宗亲作为后盾,只要开始了,相信我们一定能恢复世天官第往日的辉煌。”
沛兴宗长的呼吁首先得到了四川詹致力、上海詹阳春、珠湖詹永泰、江苏詹奇响等等宗亲的积极响应,慷慨解囊,目前已有数万元捐款。凡捐资助力的宗亲都将在世德堂(世天官第)勒石留名,万古流芳。众志成城,一砖一瓦,皆是奉献。万丈高楼平地起,期待得到更多宗亲的支持!相信在广大宗亲的支持下,世德堂(世天官第)的修缮工程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世德堂(世天官第)一定能重现昔日的辉煌!
庐源世德堂(世天官第)修缮委员会
2013年壬辰腊月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