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好声音吧 关注:841贴子:206,774

回复:西比尔之梦,那些关于预言与真理的思想碎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mark一下,明天好好看看


31楼2013-03-06 01:43
收起回复
    2.《我们能预测未来吗?》[(加拿大)大卫.奥尔雷]
    [大地女神盖亚]
    希腊神话说,在德尔斐给出第一个神谕的人,即预言的鼻祖,是大地女神盖亚。德尔斐源于希腊语“delphus”,意为“子宫”,字面意思即“大地的子宫”。
    从地理上看,德尔斐位于帕纳塞斯山一面缓坡之上往西北150公里即到雅典。这里有着高耸的辉煌岩壁,长满橄榄树的峡谷,从山崖裂口奔流而下的卡斯塔利亚泉,猛禽乘御着悬崖上升的温暖气流、俯瞰着这整片易受风暴和塌方侵袭、易遭众神怒火牵连的区域。古希腊人相信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是宇宙的中心。
    传说众神之父宙斯放出两只老鹰,一只向东飞,一只向西飞,两只老鹰在德尔斐相遇,宙斯就在此放置了一块巨石,作为地球之脐的标识。盖亚的预言由一位名叫西比尔的神话人物传达,她吸入了山中裂隙中飘出的令有拥有神奇力量的蒸汽。而这个地点则由盖亚的女儿--潜伏于卡斯塔利亚泉附近的可怕巨蟒皮同所守护。


    32楼2013-03-07 12:3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宙斯之子太阳神阿波罗的一生神奇而复杂。此外,他还是真理之神、音乐之神、医药之神和箭术之神。他风流倜侃,到处留情,同不少女神和凡人都有艳闻。
      而让这位年轻、青涩的神只崭露头角的--他生平的第一个大成就,就是杀死了巨蟒皮同。既然巨蟒皮同是大地女神盖亚的女儿,那么这个暴力行为就必须受到惩罚,阿波罗不得不做了八年的牧牛者,以清洗自身的污秽。
      不过惩罚结束后,他立即回到德尔斐,充满敌意的将盖亚神谕(即“认识你自己”)收为己有,从那以后他就被称为皮提亚的阿波罗,预言之神,德尔斐则是其神庙所在。


      33楼2013-03-07 12:31
      回复
        以上是神话中的记载。考古挖掘发现公元前1500年以公元前1100年之间,青铜时代的迈锡尼人曾在该地生活,他们信奉的神只是大地之母。之后也许是多利安人入侵的结果,新的神只阿波罗降临了,并开始成为主神。
        不论是哪个版本,盖亚的权力都转移给了阿波罗。混沌理论学家拉尔夫·亚伯拉罕把这个时期称作一个重大的分界点:“大地女神已悄然沉入众人意识的深处,而他的神像却经历了整个用男性神只代替女性神只的过程。”这场更替的结果带来了历史上最成功的预测业,在此后的近一千年中,德尔斐神谕主宰了商业、政治、宗教和战争。
        PS:同样一句“认识你自己”,在理性中心的男性实践论思维框架中,与感受中心的女性本体论思维框架中,理解起来也大不一样。。。一如“分析并理解你自己”与“感受并怜惜你自己”——因理解而懂尊重,因怜惜而有同情。。。在这由自然而人文的对立而非对抗的二元中,任何一方完全绝对的“压倒”另一方,都必然导致变异的“扭曲”。。。


        34楼2013-03-07 12:33
        回复
          [阿波罗之箭]
          在此之前,太阳神的箭术所向无敌,
          但他杀死的只是弱小战栗的山羊、鹿麂;
          面对这新的猎物,他张弓绷弦、凝神屏息。
          虽然箭无虚发,他亦矢绝箭尽,
          垂死的巨蟒久久挣扎、翻天覆地,
          最后才倒在一地血泊之中咽了气。
          诗人扬布利柯讲述过一个神谕还在其巅峰时期的故事。有一位名叫姆涅撒库的宝石雕刻匠访问神谕,询问他将要动身的一段旅途是否有利有图。神谕给了他肯定的答案;此外,神谕还告诉他,他还不知道他的妻子已经怀孕了,这个将要出生的孩子“拥有前人所未有的无比美貌和超人智慧”。姆涅撒库斯认识到,这是神赐之子啊。孩子出生后取名为毕达哥拉斯,“表示这个孩子的降生是皮提亚的阿波罗所预言的”。


          35楼2013-03-07 12:39
          回复
            作为数学家、哲学家,甚至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训练导师,毕达哥拉斯将要创建一个新的预言体系。这个体系将建立于数字的力量而非神谕的力量之上。
            在古希腊人看来,他就是半神半人——有人说,阿波罗就是他的父亲。毕达哥拉斯的追随者一直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还有就是他所谓的黄金大腿,也许是某个胎记,但被拿来作为他具有神性的证明。毕达哥拉斯的著作没有一部保留到今天。我们所知的,不过是他约于公元前6世纪出生于爱琴海的萨摩斯岛。他一生中广为游学,曾师从爱奥尼亚的泰勒斯、叙利亚的腓尼基圣贤们,以及埃齤及的大祭司。他在埃齤及待了很久,直到波斯人入侵,将他带到了巴比伦。他在这个美索不达米亚的中心继续待了好几年,然后回到了萨摩斯岛。
            在岛上,他建立了一 个叫“半圆”的学校,目的在于研究哲学和举行政治会议。他住在城外一个隐蔽的洞穴里,在那里从事数学研究。他声名渐隆,萨摩斯岛的许多市民开始向他寻求市政事务方面的帮助,他们闯入并打破了他从事研究所需的私密与寂静。在40岁的时候,毕达哥拉斯离开了萨摩斯岛,前往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顿,并在该地成立了一个新的秘密团体。


            36楼2013-03-07 12:40
            收起回复
              毫无疑问,晚课中的一项内容是预测未来。毕达哥拉斯曾师从在公元前585年预言过日食的泰勒斯,人们传说他的预言造诣比他的老师还更青出于蓝。传说他也能预言日食月食、作物收成和地震,而且,也许是因为阿波罗的感应,他还能够消除瘟疫、平息风暴。
              他教授过多种预言方法,比如观察动物内脏,或聆听神谕。不过,对他来说最高形式的预言莫过于以数为卜。毕达哥拉斯认为,对比其他方法,数字同“众神之天数”联系最为密切。对毕达哥拉斯的门徒来说,数字不仅仅是用来进行预言的工具,而且还是连接人类思考与自然奥秘的桥梁。每个数字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体。拥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属性。只有理解了这些特殊的属性,人类才能够洞察自然之奥秘,一窥未来之神秘,一得众神之授秘。
              在数字体系中,毕达哥拉斯门派也强调二元对立的基础性,但这样做的目的就如同人的左右脑分类一样,只是为了更好的界定理性思维的抽象性或直观性,从整体来说,是显然的左脑(右手型),阳盛于阴。


              37楼2013-03-07 12:41
              回复
                数字与音乐的联系,是毕达哥拉斯学说的另一重大贡献。如同画像中经常携带七弦琴的阿波罗一样,毕达哥拉斯也是个音乐家,他相信音乐有治疗的作用,可以用来安抚灵魂。当七弦琴在拨动时,会发出一种特殊的音调,毕达哥拉斯认识到,美妙清音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和数字有关。如果音乐这种最富抒情性的艺术形式能够简化为数字,或许世间的一切也都可以。
                在毕达哥拉斯宇宙(一个他虚拟的世界)中,恒星、行星、月亮和太阳都被包含在一个巢状、同心和透明的天球内,根据宇宙的和声围绕地球旋转。这种和声,毕达哥拉斯称之为天体音乐。
                从毕达哥拉斯的时代到现在,科学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运用推理和分析为具体和专业的问题提供充分确定的解决方案的理念保留了下来。不过,有两个方面使这个定义变得不那么严格。一是揭示了物质波状属性的量子物理学的发展;二是采用更为全面和整体视角的尝试,比如系统生物学。


                38楼2013-03-07 12:4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好了,休息,休息一下~


                  39楼2013-03-07 12:43
                  回复
                    3.《现在,魔鬼说了算?》--从世纪末的恐怖主义现象谈起[张远山]
                    恐怖主义现象,是我近年来苦苦思索的诸文化问题中的一个思想死结,长久以来我一直没能理出什么头绪。我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上帝死了”的直接结果。当劫机者、绑架者、定时炸齤弹放置者一次又一次向政府、富翁乃至善良而无辜的人们发出恫吓与命令,甚至常常一次又一次得逞的时候,我不得不在内心深处这样发问:--现在,莫非魔鬼说了算?


                    40楼2013-03-07 13:00
                    回复
                      [“上帝之死”--“最后的”形上学事齤件?]
                      上帝之死,是一个形上学事齤件。作为一个形上学事齤件,它没有引起俗界(与宗教之圣界相对)的人们尤其是哲学界、思想界的足够重视,尼采之后的哲学家们仅仅把上帝之死当作宗教的蒙昧主义专制或假宗教之力实行神权统治的世俗专制主义彻底垮台的象征,而欢欣鼓舞地加以热烈的礼赞。
                      这在表层意义上几乎是对的,因为上帝理念确乎是世俗世界在人类观念世界中的一种不真实映象乃至幻象。科学知识的累进和人类了解自然的不断深入,确实使虚构的上帝理念无所遁形。然而千百年来的人类文化假象赋形地凝结于上帝理念之中的诸如正义、仁爱、宽容、平等、自由等种种正面的价值系统,也几乎随着这一“最后的”形上学事齤件在十九世纪末的告别演出而同时在形上学层面遭到消解,于是理论的报复就降临到二十世纪的人类头上来了。


                      41楼2013-03-07 13:01
                      回复
                        [上帝死了,魔鬼也死了吗?]
                        悲惨的现实已经证明,“上帝”死后,“魔鬼”并没有死。魔鬼观念在神学中固然是作为与上帝理念的思维对称物而在文化史上出现的,在科学尚未昌明的前科学时代(即巫术时代),上帝理念显示了对具有理性(即创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的人类的巨大的自我约束力,帮助人类的人格达到了超越个体小我的人性升华,因此,“上帝”理念在历史中曾经有过的积极作用,就是充当了童年时期的人类蹒跚学步的精神拐杖。
                        科学进步导致的上帝之死,无疑是一次伟大的人性解放。然而人类并不是上帝创造的特别高贵的特种生命,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正是具有理性的思维构型能力,然而人类还具有感性和非理性的生命能量,即语言理念无法彻底归约的本能,实际上这种本能力量比理性力量更本质。正是十九世纪上帝理念的消解,使人性中原本对称与平衡的“神-魔对峙”在二十世纪失去了对称和平衡,上帝理念的訇然倒塌使人类的魔性能量以极端放恣的方式决堤而出。这一切,几乎都被悲观的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在本世纪初不幸而言中:“上帝死后,没有什么不可以干了”。
                        人类需要哲学形上学的伦理预设和文化律令,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人类漫长的生存斗争史中对其它动物的艰难的胜利,使人在本性上长期积淀了一种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比任何动物更加残忍的特性。这种建立在物种的自私本性和欲望无度之上的残忍,已被基督教“原罪论”、佛教“苦谛论”以及儒家“性恶论”所深刻洞见。


                        42楼2013-03-07 13:04
                        回复
                          [科学能否提供心灵的安顿之所?]
                          科学虽然能够从逻辑上击败神学,证伪神学的基础,揭示上帝(人格神)理念的虚假,但科学却无法在逻辑上击败原本依附于上帝理念的所有人类精神价值,这些价值既无法证伪,也决不虚假。为这些价值做辩护的职责,只能由哲学形上学(仅有伦理训诫是不够的,这已由东方唯伦理世界观的长期历史实践所证明)来承担。
                          然而西方形上学在近代技术理性和操作主义的科学分类观念指导下,已逐步分解为美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专门学科,越来越专业化、学究化和繁琐化,学术工业和论文工业生产的大量的包装精美、华而不实而貌似高深的学术废物使普通读者(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型知识分子)望而却步,失去了哲学形而上学原初的那种素朴性、平易性、泼辣性和直接性,这种思维方式与表述风格我们现在只能在孔子、苏格拉底乃至佛陀、耶稣等人的道德训诫中才能找到,然而两千多年前的伦理表述无论如何是无法让现代高科技社会中的人们安身立命的。
                          今天即使没有走向极端主义思维或恐怖主义行动的善良的人们,也处在心灵无所归依的惶惶不可终日的精神恍惚和灵魂焦虑状态,二十世纪末的人类普遍成了失魂落魄的人种。一旦心灵失调与失衡的人们在个人遭际的不幸和乃至幸运的突然降临的推动下,神的畸变就几乎不可避免。在哲学撤退的地方,科学不可能全面进入,更不可能在暂时进入的领域永久占领,因为科学与哲学在根本上是不同质的,在功能上也是不可通约的。因此,与其说二十世纪是一个科学的时代,倒不如实事求是地坦白承认,二十世纪依然是一个半巫术的时代。


                          43楼2013-03-07 13:06
                          回复
                            [极端主义精神困境和恐怖主义非法行动]
                            当代恐怖主义现象,有个人的单干的恐怖主义者,也有集团的恐怖主义组织,但我认为恐怖主义只是结果,而非原因。因此无论个人或集团,一切恐怖主义者都是极端主义者;而一切极端主义者,在形上学层面上,都是传统的神学式的绝对主义者。而由于开放的健全的哲学形上学系统在本世纪的缺席,当代各种极端主义又分别源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弊端和精神困境。一旦个人和集团对这种弊端与困境作极端性理解,产生末世论恐惧,并且为了摆脱这种心理上真实而事实上虚幻的极端性困境,而诉诸恐怖性非常手段,就走上了恐怖主义道路。大体说来,可分五组十种。


                            44楼2013-03-07 13:0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第四组,艺术领域的极端主义者和爱情领域的极端主义者。艺术上的极端主义者恐惧他无法驾驭的现代高科技产品,对高科技及其社会秩序的破坏构成他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作品客观上传播了暴力和恐怖的精神病菌。并且,极端的艺术至上主义者,需要艺术作品从外部加以肯定;而极端的爱情至上主义者,需要异性从外部加以肯定。这两类人都属于极端享乐主义者,他们寻求极度的身心刺激和顶峰体验,不惜生命代价,渴望灵肉的酣醉与迷狂。从身心的奴隶状态走向解放了的奴隶的身心大放纵。
                              第五组,旧宗教的新的狂热分子和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者。旧宗教的新的狂热分子在上帝死后为上帝的僵尸招魂,他本身的魔鬼性已经成为对上帝理念的极大讽刺;而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者以复活的上帝自居,恰恰暴露出魔鬼般的傲慢,与旧宗教的各大教主的谦卑形成滑稽对比,更证明了上帝死后的现代造神运动远未结束。


                              46楼2013-03-07 13: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