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499,843贴子:10,123,702
  • 11回复贴,共1

红会又要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5-05 09:44回复



    2楼2013-05-05 09:49
    回复
      这“滚”字真工整,截个图收藏了。不上水印
      =====================================================


      3楼2013-05-05 09:51
      回复
        这条新闻搞笑了


        4楼2013-05-05 09:58
        回复
          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
          ==========================
          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这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先生提出的一个让无数人产生共鸣的“天问”,多少人绞尽脑汁,试图探寻这个答案,其中也不乏有见地的观点,但大都不得要领。我们不妨从国际金融的角度来做一番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下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30多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速高达10%以上,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只有2.3%,高收入国家2%都不到。同时,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6%,世界平均1.2%,高收入国家0.7%。中国的煤炭、钢铁、粮食、水泥、电力、汽车、手机、电脑、家电、造船、黄金、茶叶、肉、蛋等50多种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GDP增速快,人口增速慢,创造实体财富世界第一,按理说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应该有明显改善才对。然而,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相应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慢于GDP增速,国民人均收入仍处在世界后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


          6楼2013-05-05 10:25
          回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场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铺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而把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产制造环节和部分低端服务业向外转移到新兴市场地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被纳入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体系和生产链条中。中国紧紧抓住这个产业变迁的机遇,确立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降低出口产品价格,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一方面人为压低人民币汇价,一方面对出口企业给予出口退税等各种形式的补贴。在出口导向战略引领下,中国人不惜牺牲资源、环境和国民的生命健康,开足马力拼命生产,短短三十年时间,中国相继博得了贸易总额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名份,GDP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也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刺激措施导致中国人辛辛苦苦创造的劳动成果被源源不断地白送给全世界,国民却长期处在小康的边缘,只见勤劳,不见富有。
            长期汇率低估造成巨大贸易损失。两国贸易要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比如人民币面值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六种,2009年津巴布韦发行的新钞面额有10万亿、20万亿、50万亿和100万亿津元四种,如果中、津两国的币值相等,那么津巴布韦的一张钞票可以买下半个世界了,但事实并不如此。显然,两国要进行交易结算,必须根据两国货币的购买力确定一个兑换比例,这就是汇率。两种货币的汇率,等于它们的购买力之比。比如同样品质的一斤鸡蛋,在中国用人民币购买花10元,在美国用美元购买花5美元,那么,人民币对美元的均衡汇率就应该是2:1。若以2:1的汇率进行结算,双方谁也不吃亏,算是公平交易。如果人为规定人民币汇率只能是4:1,那么中国卖鸡蛋给美国就变成了买一送一,中国就吃了亏。反过来,如果中国人到美国买东西,按照这个低估的汇率结算,中国就要付给美国双倍价值的钱。按理说这个道理是非常浅显的,但世界上就是有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


            7楼2013-05-05 10:26
            回复
              各种出口补贴“肥水流入外人田”。为了鼓励出口,中国政府对出口企业给予了各种形式的补贴。前面提到的压低人民币汇价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补贴,一件东西成本100元,卖给本国消费者110元,商家可赚10元。在汇率高达8:1的情况下,商家以国际正常价格3.4元的汇价卖给外商,得到34美元。出口商拿着34美元到中国的银行换回34×8=272元,比卖给中国人多赚262元,这些多出来的部分从哪里来?从全国人民的口袋里来。因为在没有汇率低估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只要发行一个与当年GDP相适应的数额就能保障货币供应,由于人民币人为贬值数倍,每进来一美元就要换成数倍的人民币,这就是外汇占款。目前,中国外汇占款高达25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多发行的钱进入流通领域,必然导致国内通货膨胀。这些钱进入什么行业,什么行业价格就会飚升,最近十来年中国房价飞涨,各种农产品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罪魁祸首就是这些超额发行的钱。通货膨胀的结果是全体国民的财富被稀释了,钱不值钱了,30年前的10000元,到现在1000元都不值了。蒸发掉的9000元去了哪里呢?到了央行和出口商那里,等于全国人民勒紧裤带来支持出口创汇。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出口商赚的不是老外的钱,而是从全国人民的口袋里通过汇差“偷”来的。但是,出口企业真的能够赚到那么多的钱吗?也未必,因为汇率补贴对每个出口商都是一样的,而每个出口商各自面对的是外商的讨价还价,出口企业之间又进行价格战,竞争的结果是压低出口价格,从而把这部分从全国人民那里“偷”来的财富奉送给了外国进口商和外国消费者。
              出口退税是国家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的制度,是一种间接的出口补贴。我国外贸出口快速发展,出口退税也随之快速增长,“九五”期间出口退税总额4265亿元,“十五”期间11944.47亿元,五年增长了2.8倍,到2011年退税总额高达8000多亿元,占中国当年税收总额的14%。除此之外,中国还对一些产业实行直接财政补贴政策。每年究竟补贴了多少,由于从中央到省到市县都有相关的补贴政策,根本无从知道全国每年用于出口补贴的钱究竟有多少,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有多大。我们只能从媒体公开报到中得到只翎片羽的信息——据媒体公开的数字,2008年仅中石化一家公司获得的亏损补贴就高达123亿人民币。如此庞大的出口退税和财政补贴,初衷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鼓励出口,然而,在激烈的出口竞争中,这些名目繁多的补贴大多通过降价出售转换成了外国进口商和消费者的福利。


              9楼2013-05-05 10:28
              回复


                11楼2013-05-05 12:45
                回复


                  12楼2013-05-05 12:46
                  回复
                    你小子天天恶毒攻击XX。


                    13楼2013-05-05 14: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