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吧 关注:6,978贴子:34,862
  • 2回复贴,共1

【清朝历史】清朝宦官结构设置如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宦官大概有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朝,由于此前朝代已无文字可考证。
  宦官是历史上一个怪胎,他们极具争议,因为在中央工作,便可以利用此机会,窃取国家机密,宰割天下。
  历朝历代,那些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者不计其数,如秦朝嫪毐与皇太后通奸,明太监刘瑾权倾朝野,魏忠贤祸国殃民等,但是也有像郑和,寇连材等寥寥几个还可为人称颂。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6-22 13:52回复
    太监祸乱朝庭,大概有三个阶段,东汉,唐,明。今天暂且不表,但说说穷途末路的清朝太监机构。
      1644年,顺治皇帝设立十三衙门,专管太监,到康熙时即遭废除,1677年,康熙皇帝又设置敬事房。乾隆帝时期编制的清史稿对太监的职务等做了一些记载。
      敬事房:一为专门学习满蒙汉文字的地方,二则,办理宫内事物,收核钱粮,甄别调补,巡查门房,灯烛等。
      乾清宫:专门供奉实录、圣训,收储常用器物。
      乾清门:专门管理大臣听政,早晚开门关门,检查臣工出入,报告值班人员名单。
      端凝殿:专门伺候御前赏用银两,检验钟鸣时间。
      懋勤殿:专门管理承直御笔,收掌文房书籍,并登记内起启注。
      奏事处:专门传皇帝御旨,引宣召人员,承接题奏事件及御前坐更。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6-22 13:53
    回复
      2025-08-04 12:41: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此外还有昭仁殿,弘德殿,东暖殿,西暖殿,景和门,隆福门,基化门,端则门,内右门等专门管理陈设启闭。
        天穹殿,祭神殿,中正殿,英华殿,寿皇殿,宁寿宫,寿安宫都管理香烛的等。
        乾隆时期设置有宫监机构127处,到嘉庆时剩下102处,光绪时为63处,宣统时为48处。逐渐递减,太监人数也随之减少。像1793年有2605人。1842年有2216人。1874年为1596人。光绪时期1693人,宣统时期已经不足1000人。
        其实总体概括起来,太监一是为皇太后,皇后,妃嫔服务使用的,二是打杂的。这两类人也注定了各自身份的不同,有权有势的太监可以权倾一时,而没权没势的只能任人鱼肉。不仅受主子的气,还要受管理太监的气。而清朝对太监的管理也非常严格,不像东汉,唐,明时期,这也是吸取前朝的教训。所以清朝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事情。而宦官在宫内也分了三六九等,我们听说的总管太监。此外还有四品总管太监,五品总管太监,六品副总管等之分。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6-22 1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