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作个人简介,我基本上是这个贴吧最老的大江毕业生,98年毕业,以全市前几的成绩考入蓝鲸大学。在大江就读的时期,也算风云人物。基本上那一届的老师都知道我。
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作为当时的成功经验,某些经验或许仍值得思考和借鉴。
我以我在高中的学习经历进行经验说明,方便大家的理解:
1、[有改变人生的强大勇气和自信]
我原本以为是个聪明的学生,结果在95年的中考中,意外没考上启东中学。高中到来的整个暑假,我都郁郁寡欢,心中愤愤不平,真想在三年后的高考中,一雪前耻。
2、[认清自己,挖掘专长,评估高考潜力]
进入高中后,按入校成绩名次分下来,是班里第5名,学号便是5号。带着新鲜感地认真学了一个月,照例月考,成绩为第2名。(我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月考都是语数外和物理化学。
3、[找准定位,未雨绸缪,设计符合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式]
考虑到没考上启东中学(95年是竞赛模式的提前招考,在中考之前),我评估自己,在大江中学,虽然也会是个优秀的理科生,但和启中学生相比,各项指标或许都有差异(智商天赋、学习勤奋度、学习环境和氛围、师资水平、现有成绩水平高低等)。如果我在一年后去选择理科,虽然我可以努力去学习,但未必能追赶上启中的好学生。打个比方,人家原先走在我前面,现在骑摩托车,而我现在骑自行车,除非他自己懈怠不努力,不然,真是不容易追上啊。
所以,按照排除法,我选理科,到顶估计能考东南大学,但未必有足够的实力冲击其他名校。
接下来考虑选择文科的可能性。我认为相对劣势就几乎被拉平了。这是因为,语数外几乎无需考虑,而政治、历史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启中学生无先发积累优势。倒是如果我早做准备在高一开始学文科,我反而会有文科的相对优势。
再加上我相对外向,文科、理科不偏颇。最终,我定下了“田忌赛马”之计,我要在高一开始,利用理科好的优势,缩减理科所花精力,预热文科,争取文科的相对优势和高考竞争的优势。
4、[统筹规划,巧妙学习,有所重点]
我开始执行计划。我理化草草做完,尽量不去多花精力,力求保证这些科目相当于班上的中上水准即可。而缩减出来的其他时间,则用于巩固语数外,顺带预热政治、历史。(政治有时效性,不如先预热历史)
特别提示:现在的学业水平测试,需要考生达到一定的学科平衡,请结合自身实力做决定。偏科者尤其请谨慎。
5、[树立明确目标,找准具体差距,形成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我分析将来的高考具体目标,能通过努力,大致考上那一所大学的那一个专业,这些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就业状况如何,是否符合我的兴趣爱好。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个学校的高考招生档次、分数线分布,结合自己的现状,估计每个高考科目存在多少差距,能否追上这些差距等。
(我认为,高中三年的辛苦学习,离不开明确的目标,这一同样能给与我们动力的信念来源)
6、[边学习、边观察、边思考,学习也讲方法和策略]
一年的勤奋努力,我几乎达到了那一时期学生努力的极致。回报就有收获。高一结束时,我的理科成绩差不多是全年级第九,文科是毫无悬念地全年级第一。这初步验证了我的思路可行性。
7、[重在坚韧的毅力执行,杜绝半途而废]
文科班新组建后,我发现几乎是理科孱弱的学生,都无奈涌了过来,而基础很好的学生,缺少之又少。后来,我成绩一枝独秀的局面延续到高考。新的环境下,我还需要去修身养性,别被这帮贪玩、捣蛋的理科差生“带坏了”。
高二的这一年,我一如既往地努力,成绩也遥遥在大家之前,稳居启东市统考的文科前几名。我那时就有感觉,高考也多半会是这个格局。
8、[控制节奏,调整和巩固学习状态,减少外部因素干扰]
高三,我倒稍微地调养下身体,该吃就吃,能睡则睡,完全没有前两年悬梁刺骨的勤奋,但内心还是按照我的节奏去学习,锻炼考试的技巧。
高中期间,是否谈恋爱,这因人而异,我认为,如果你遇到合适的人,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那就好好为你的爱人努力学习吧
9、[总结考试方法,提高应试技巧]
语文考试,作文题重在揣摩命题者用意和多数考生的看法,不能俗套,也不必可以标新立异而有所极端。表述层次清晰即可。
英语,可通过业余时间学习、拓展大学四级级别的词汇,适当阅读即可。
数学选择题,精确绘图观察法,可以尽量多用。熟悉各类公式。
政治、历史,以教材范围为限,别过于扩展和过多联想。
看起来,也并不容易吧?
如果你能对自己负责,我相信,你也可以,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考去规划未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生。
只是,大家要记住,可能改变你一生的高中学习机会只有一次,高考或许能考两回,但这绝非你能轻易承受。你还要拿魔兽、穿越火线去赢取未来南通二建一线施工工地吊死男的人生么?
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作为当时的成功经验,某些经验或许仍值得思考和借鉴。
我以我在高中的学习经历进行经验说明,方便大家的理解:
1、[有改变人生的强大勇气和自信]
我原本以为是个聪明的学生,结果在95年的中考中,意外没考上启东中学。高中到来的整个暑假,我都郁郁寡欢,心中愤愤不平,真想在三年后的高考中,一雪前耻。
2、[认清自己,挖掘专长,评估高考潜力]
进入高中后,按入校成绩名次分下来,是班里第5名,学号便是5号。带着新鲜感地认真学了一个月,照例月考,成绩为第2名。(我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月考都是语数外和物理化学。
3、[找准定位,未雨绸缪,设计符合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式]
考虑到没考上启东中学(95年是竞赛模式的提前招考,在中考之前),我评估自己,在大江中学,虽然也会是个优秀的理科生,但和启中学生相比,各项指标或许都有差异(智商天赋、学习勤奋度、学习环境和氛围、师资水平、现有成绩水平高低等)。如果我在一年后去选择理科,虽然我可以努力去学习,但未必能追赶上启中的好学生。打个比方,人家原先走在我前面,现在骑摩托车,而我现在骑自行车,除非他自己懈怠不努力,不然,真是不容易追上啊。
所以,按照排除法,我选理科,到顶估计能考东南大学,但未必有足够的实力冲击其他名校。
接下来考虑选择文科的可能性。我认为相对劣势就几乎被拉平了。这是因为,语数外几乎无需考虑,而政治、历史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启中学生无先发积累优势。倒是如果我早做准备在高一开始学文科,我反而会有文科的相对优势。
再加上我相对外向,文科、理科不偏颇。最终,我定下了“田忌赛马”之计,我要在高一开始,利用理科好的优势,缩减理科所花精力,预热文科,争取文科的相对优势和高考竞争的优势。
4、[统筹规划,巧妙学习,有所重点]
我开始执行计划。我理化草草做完,尽量不去多花精力,力求保证这些科目相当于班上的中上水准即可。而缩减出来的其他时间,则用于巩固语数外,顺带预热政治、历史。(政治有时效性,不如先预热历史)
特别提示:现在的学业水平测试,需要考生达到一定的学科平衡,请结合自身实力做决定。偏科者尤其请谨慎。
5、[树立明确目标,找准具体差距,形成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我分析将来的高考具体目标,能通过努力,大致考上那一所大学的那一个专业,这些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就业状况如何,是否符合我的兴趣爱好。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个学校的高考招生档次、分数线分布,结合自己的现状,估计每个高考科目存在多少差距,能否追上这些差距等。
(我认为,高中三年的辛苦学习,离不开明确的目标,这一同样能给与我们动力的信念来源)
6、[边学习、边观察、边思考,学习也讲方法和策略]
一年的勤奋努力,我几乎达到了那一时期学生努力的极致。回报就有收获。高一结束时,我的理科成绩差不多是全年级第九,文科是毫无悬念地全年级第一。这初步验证了我的思路可行性。
7、[重在坚韧的毅力执行,杜绝半途而废]
文科班新组建后,我发现几乎是理科孱弱的学生,都无奈涌了过来,而基础很好的学生,缺少之又少。后来,我成绩一枝独秀的局面延续到高考。新的环境下,我还需要去修身养性,别被这帮贪玩、捣蛋的理科差生“带坏了”。
高二的这一年,我一如既往地努力,成绩也遥遥在大家之前,稳居启东市统考的文科前几名。我那时就有感觉,高考也多半会是这个格局。
8、[控制节奏,调整和巩固学习状态,减少外部因素干扰]
高三,我倒稍微地调养下身体,该吃就吃,能睡则睡,完全没有前两年悬梁刺骨的勤奋,但内心还是按照我的节奏去学习,锻炼考试的技巧。
高中期间,是否谈恋爱,这因人而异,我认为,如果你遇到合适的人,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那就好好为你的爱人努力学习吧
9、[总结考试方法,提高应试技巧]
语文考试,作文题重在揣摩命题者用意和多数考生的看法,不能俗套,也不必可以标新立异而有所极端。表述层次清晰即可。
英语,可通过业余时间学习、拓展大学四级级别的词汇,适当阅读即可。
数学选择题,精确绘图观察法,可以尽量多用。熟悉各类公式。
政治、历史,以教材范围为限,别过于扩展和过多联想。
看起来,也并不容易吧?
如果你能对自己负责,我相信,你也可以,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考去规划未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生。
只是,大家要记住,可能改变你一生的高中学习机会只有一次,高考或许能考两回,但这绝非你能轻易承受。你还要拿魔兽、穿越火线去赢取未来南通二建一线施工工地吊死男的人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