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瓷第一人
头上戴着“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等众多桂冠的朱文立,最初只是河南省汝州市汝瓷二厂的一个临时工,高中文化。
朱文立对化学一直很感兴趣。1976年他进汝瓷厂也正好满足了他的爱好,他很快就“陷”了进去,厂里的技术小组在朱文立的带领下,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豆绿釉,然后是天蓝釉……1982年4月,朱文立拜时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的冯先铭先生为师。正是在北京冯先铭先生的家中,朱文立看到了一小片真正的汝官瓷,在朱文立的手指触摸到那“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汝官瓷的瞬间,他明白了自己一生已别无选择。
汝瓷艺人把能复原宋徽宗喜爱的“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天青色作为最高的追求,朱文立为此奋战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1987年4月的一天,是朱文立生命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那一天汝官瓷天青釉再现了800多年前的风采。
关于天青釉的出窑,朱文立给大家讲了一个传说:北宋汝瓷官为烧不出天青色将被斩首而焦虑万分,其7岁的女儿听说活人入窑即可烧成,便趁父亲不备跳入窑中,天青终成,与天化成一色。
是这个故事给了朱文立灵感,人骨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钙,他便针对此开始了尝试,经常站在窑门口看里面的变化,一窑烧下来,他会累得像大病了一场。1987年4月,在用土煤烧了1000多次窑后,朱文立终于得到回报。
一年之后,十几位学术权威的鉴定确认朱文立仿制汝官瓷成功,朱文立被日本专家誉为“青瓷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