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江湖吧 关注:22,775贴子:204,832
  • 3回复贴,共1

马未都谈汝窑的玛瑙 烧造时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大名窑我们都清楚,是汝、官、哥、钧、定。而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魁首,自古以来流传甚广。
历史上关于汝窑的记载很多,然而以讹传讹的民间说法也很多。电视剧中偶尔也做一些表现,比如我在一部电视剧里看到有个演员抱着个青花大瓶子说这是汝窑,就觉得这简直是个笑话。
烧造时间短,数量也有限
汝窑非常稀少,很不容易碰到。因为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20来年。
南宋有一个人叫周辉,他在《清波杂志》中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他在南宋的时候都发出这样的感叹近尤难得,那我们到今天就更为难得了。
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在雍正七年(1729年)有过一次统计,让太监刘希文、王太平整理了汝窑,就是看看雍正时期宫里到底有多少汝窑。他统计了一次,这个档案现在有,可以查到,有31件。那时候统计的汝窑我们要注意一点,有的东西是官汝不分的,或者钧汝不分,因为它们有的颜色很接近。当时对这些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判断,而是凭人去判断,所以会有一点误差,但大致不会差很多。那时候,皇宫里才有31件,很少。
那么今天,我们有多少汝窑呢?台北故宫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当然,汝窑现在统计不是非常精确,因为有个别的汝窑在个人手里。但是有一个统计比较精确,就是说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是67件,其绝大部分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说起来这都是稀世之珍。


1楼2013-09-12 11:55回复
    公开卖高价,实为夹生胎
    那么汝窑有没有公开卖过呢?历史上卖过。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卖过一只,这个汝窑是一个很小的盘子,直径8厘米。当时烧完了之后才发现这个盘子变形了,有点拧着,北京话叫翘棱,所以这个盘子没有通过,顺手给扔在废料堆里,就掩埋了。结果由于它小,一个巧劲儿没有碎,后来出土以后,就被人认出来。
    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歪歪扭扭的小盘子当时卖了154万美金。当时像我们现在特别值钱的元
    今年最火的歌莫过于周杰伦的《青花瓷》,称其火不仅是因为这首歌上了春晚,更因歌中之词被《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未都指出的露怯之处。
    歌词中唱到的“天青色等烟雨”,据说只有汝窑才是天青色。
    于是有关“青花瓷”究竟写的是汝窑还是青花的争论也逐渐蔓延开来。
    据传,词作者方文山作词时本想选定宋朝时的“汝窑”为歌名。可由于汝窑造型简单素雅,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却总觉得不足以形容多变的爱情。此外,除了特性,汝窑的名字也不够凄美。几经转折,最终歌名才确定用《青花瓷》。
    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属实,其实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什么是青花,什么是汝窑还是很难分清的。本期《晨报讲堂》为读者请来马未都老师做我们的特邀堂主,为您讲述神秘的汝窑。
    青花、清代的粉彩、永宣青花等这些非常名贵的瓷器,现在甚至卖到了上亿的珐琅彩,当时也就卖个二三十万美金。
    关于汝窑的特征古书上记载比较含糊,说有蟹爪纹,蟹就是咱们吃的大闸蟹。这个蟹爪纹说得非常抽象,各种书上记载说得也不是很清楚,大致就是说大闸蟹的蟹爪尖上都是小毛刺。再有就是鱼鳞状的开片,汝窑的开片跟所有的开片都不一样,是斜着的,正因为裂纹不是直着的,所以有折光率,看着很漂亮。
    汝窑胎是灰色的,浅浅的灰色,像烧了香落下来的香灰,它的胎呢,很薄,一般情况下胎和壁都是一边厚。一般瓷器都是壁厚,边上薄,它呢,一般情况下是裹足烧,所谓裹足烧是非常专业的,就是足部一般都没有釉,它是足部有釉,裹过来,然后支很小的钉,芝麻钉,把这个东西支在空中烧,工艺非常讲究。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汝窑是个夹生胎,没烧熟,夹生馒头。为什么夹生呢?就是不能把它烧熟了,如果烧熟了,那个釉色就达不到那么漂亮了。为了釉色的漂亮就不能使胎烧熟,温度不能达到1300度,1200多度就行了。所以,在艺术追求上,有时候并不按照科学规律创作。


    3楼2013-09-12 11:57
    回复
      学习


      6楼2013-09-13 12:06
      回复
        是的,北宋汝窑是传承柴窑的工艺及釉色,在北宋时因柴窑的天青色失传,故北宋下血本仿柴,采用近天青玛瑙为釉烧造成功,但也有美中不足,比如器型不规整,施釉不均,釉面欠烧而留下的鱼籽纹等


        IP属地:浙江7楼2016-07-20 1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