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第八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资安院获奖团队
日前,第八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来自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诺百瑞科技创新创业团队荣获团队合作奖。该项目由资安院副院长陈建宏老师、商学院副院长张颖老师任指导老师,获得张尧学、何继善、古德生、邱冠周等院士大力支持及刘冬荣教授、翟玉华先生等经济与法律领域专家的倾情推荐。团队拥有两项专利,曾获得亚洲首届奥图泰创意奖、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三等奖、智能汽车竞赛省级二等奖等荣誉,并与湖南巴士、龙骧巴士等公司建立技术合作。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该项目负责人陈红波,发现榜样身上的闪光点。

立足社会热点,激发创业灵感
“大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团队建立两年来一直遵循的理念,也是负责人陈红波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人口密集导致的交通拥挤问题亟待解决,政府积极倡导公共交通出行,部分城市也开辟出公交专用车道,但效果甚微。团队将视角放在了公交车实况反馈问题上,通过计算机智能控制,能够进行精确的实况统计,在公交停靠站点树起屏幕,实现公交车到站时间、载客量、前方路况等情况的实时传送,方便市民更合理地安排出行时间及方式。正是基于“科技使城市公交畅通无阻”这一想法,陈红波取英文“No Barrier”的音译“诺百瑞”作为团队名称。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下文简称系统)这一课题国外起步早,但没有投入运营的项目;我国近年来初步引进这一理念,仅有少数项目投入试运营。相比起来我们团队起步不算晚,发展空间巨大。”陈红波说道。经过两年时光,诺百瑞团队已经收获了厚厚的荣誉证书,由最初的13人竞赛队伍成长为一个实体公司。2013年下旬,注资百万元的浏阳诺百瑞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团队13人迈出了人生创业的第一步。从最初的一点灵感到创办公司,这一步跨出得很艰难;却因为有核心技术以及各方支持,这一步跨出得十分稳健。
满怀激情开拓,哪怕风雨兼程
正如歌中所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样,团队在创新之路上遇到了无数险阻。陈红波坦言“说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经费问题,科技类的项目想要做一整套系统花费是很大的。系统最理想状态是能够在公交站点做全触控式终端,就像一个大型的ipad,仅仅是屏幕就花费巨大。作为大学生,我们的经济能力不高,仅仅依靠个人资金是做不成这个项目的。”团队一行人积极申报项目,通过学校及学院项目经费支持,配以13人的自费补贴,才一直坚持下来。“还是要感谢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好政策。”陈红波通过多方努力,依靠政府支持拨款、知识产权抵押部分资金终于筹措到建立公司的初始金额。
系统研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技术难点,本科生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很艰难的。通过指导老师的全程帮助、团队广泛查阅资料、租借工作室不断实验等方法,一个个技术难点最终都被攻克。大学生的本职是学习,陈红波等人为了平衡学习、工作与创新,放弃了休息时间,不断提高效率,凭借着满怀热情一路坚持到底。“那段时间很多人都瘦了,但是他们眼中亮着光。”能吃苦,能钻研,在陈红波的身上有资安人的开拓精神,这也是每个科技创新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
青春就有力量,友谊成就梦想
在被问及这两年来的收获时,陈红波笑道:“收获了让自己无悔的青春和友谊。每个人的梦想或许不同,找到这群志同道合的人是一种缘分;每个人的能力或许很小,但我们追逐梦想的合力很大!”科技组的成员有时突然想到一个点子,就会来到工作室里,通宵达旦地做实验,为了制造一个零件失败百次也不服输。商业运营组的成员为了参加一项调研,可以在临时通知的情况下迅速集合出发,可以在炎炎烈日下坚持采访,他们没有说过放弃,因为有身边亲人一样的队友相互扶持。后勤组的成员需要合理把握团队资金,大家省下来生活开支,来贴补实验与调研开支,务必将钱花在刀刃上。“这些事情或许很小,但想起来真的让我很感动。”陈红波感叹道。
作为大学生榜样,谈起经验分享,陈红波认为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人们不一定能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但他们能做到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努力前行。青春的岁月有无限的可能,首先要认清自己,找准适合自己的目标,清楚分析自身的优缺点,然后要认准目标不断为之奋斗。“千万不要盲目创业”陈红波学长强调:“大学生创业并非一件易事,除了要付出无数心血外,还要不断提高项目实力,不断积淀,并对市场充分的调研分析等,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促就的。”
采访的最后,陈红波坦言团队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创新,稳中求进。他也希望资安院能够涌现出更多创新创业优秀学子,创造新的辉煌。
特别感谢:通讯员:尹子豪 编辑:吴培榕
日前,第八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来自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诺百瑞科技创新创业团队荣获团队合作奖。该项目由资安院副院长陈建宏老师、商学院副院长张颖老师任指导老师,获得张尧学、何继善、古德生、邱冠周等院士大力支持及刘冬荣教授、翟玉华先生等经济与法律领域专家的倾情推荐。团队拥有两项专利,曾获得亚洲首届奥图泰创意奖、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三等奖、智能汽车竞赛省级二等奖等荣誉,并与湖南巴士、龙骧巴士等公司建立技术合作。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该项目负责人陈红波,发现榜样身上的闪光点。

立足社会热点,激发创业灵感
“大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团队建立两年来一直遵循的理念,也是负责人陈红波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人口密集导致的交通拥挤问题亟待解决,政府积极倡导公共交通出行,部分城市也开辟出公交专用车道,但效果甚微。团队将视角放在了公交车实况反馈问题上,通过计算机智能控制,能够进行精确的实况统计,在公交停靠站点树起屏幕,实现公交车到站时间、载客量、前方路况等情况的实时传送,方便市民更合理地安排出行时间及方式。正是基于“科技使城市公交畅通无阻”这一想法,陈红波取英文“No Barrier”的音译“诺百瑞”作为团队名称。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下文简称系统)这一课题国外起步早,但没有投入运营的项目;我国近年来初步引进这一理念,仅有少数项目投入试运营。相比起来我们团队起步不算晚,发展空间巨大。”陈红波说道。经过两年时光,诺百瑞团队已经收获了厚厚的荣誉证书,由最初的13人竞赛队伍成长为一个实体公司。2013年下旬,注资百万元的浏阳诺百瑞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团队13人迈出了人生创业的第一步。从最初的一点灵感到创办公司,这一步跨出得很艰难;却因为有核心技术以及各方支持,这一步跨出得十分稳健。
满怀激情开拓,哪怕风雨兼程
正如歌中所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样,团队在创新之路上遇到了无数险阻。陈红波坦言“说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经费问题,科技类的项目想要做一整套系统花费是很大的。系统最理想状态是能够在公交站点做全触控式终端,就像一个大型的ipad,仅仅是屏幕就花费巨大。作为大学生,我们的经济能力不高,仅仅依靠个人资金是做不成这个项目的。”团队一行人积极申报项目,通过学校及学院项目经费支持,配以13人的自费补贴,才一直坚持下来。“还是要感谢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好政策。”陈红波通过多方努力,依靠政府支持拨款、知识产权抵押部分资金终于筹措到建立公司的初始金额。
系统研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技术难点,本科生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很艰难的。通过指导老师的全程帮助、团队广泛查阅资料、租借工作室不断实验等方法,一个个技术难点最终都被攻克。大学生的本职是学习,陈红波等人为了平衡学习、工作与创新,放弃了休息时间,不断提高效率,凭借着满怀热情一路坚持到底。“那段时间很多人都瘦了,但是他们眼中亮着光。”能吃苦,能钻研,在陈红波的身上有资安人的开拓精神,这也是每个科技创新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
青春就有力量,友谊成就梦想
在被问及这两年来的收获时,陈红波笑道:“收获了让自己无悔的青春和友谊。每个人的梦想或许不同,找到这群志同道合的人是一种缘分;每个人的能力或许很小,但我们追逐梦想的合力很大!”科技组的成员有时突然想到一个点子,就会来到工作室里,通宵达旦地做实验,为了制造一个零件失败百次也不服输。商业运营组的成员为了参加一项调研,可以在临时通知的情况下迅速集合出发,可以在炎炎烈日下坚持采访,他们没有说过放弃,因为有身边亲人一样的队友相互扶持。后勤组的成员需要合理把握团队资金,大家省下来生活开支,来贴补实验与调研开支,务必将钱花在刀刃上。“这些事情或许很小,但想起来真的让我很感动。”陈红波感叹道。
作为大学生榜样,谈起经验分享,陈红波认为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人们不一定能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但他们能做到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努力前行。青春的岁月有无限的可能,首先要认清自己,找准适合自己的目标,清楚分析自身的优缺点,然后要认准目标不断为之奋斗。“千万不要盲目创业”陈红波学长强调:“大学生创业并非一件易事,除了要付出无数心血外,还要不断提高项目实力,不断积淀,并对市场充分的调研分析等,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促就的。”
采访的最后,陈红波坦言团队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创新,稳中求进。他也希望资安院能够涌现出更多创新创业优秀学子,创造新的辉煌。
特别感谢:通讯员:尹子豪 编辑:吴培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