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2吧 关注:76,670贴子:1,936,738

维多利亚2中的科学故事——科普与马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昨天签到的时候,惊喜的发现自己七级了。作为一个长期潜水、每天上贴吧时间才半个小时左右的新人,我很激动呀。于是决定发一个我在游戏过程中发现的趣闻。
维多利亚时代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工业化、政治上民主化、现代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科学蓬勃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深化,世界的面貌也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深刻改变,我今天就来讲述一段维多利亚2游戏中出现的科学趣闻。


IP属地:河南1楼2014-01-17 14:47回复
    首先介绍下故事的背景和主角。19世纪,对于古生物学界来说有着不寻常的意义。1832年,英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吉迪恩·曼特尔在白垩纪的地层中首次发现了著名的恐龙类爬行动物,并经过研究命名为禽龙。在此之前,有不少类似的骨骼被发现,但人们一直没有被科学的分析和归类。禽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带动了恐龙等古生物研究的热潮,不少青年学者投身古生物研究,我们的两位主角科普与马什是其中的佼佼者。
    科普,全名爱德华·德林克·科普;马什,全名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两个人都是美国人,一生致力于古生物学尤其是恐龙研究。两人的贡献非常巨大,总共发现142个新标本,马什发现了86个标本,大部分出土于怀俄明州的科莫崖,而科普发现了56个。马什所发现的著名物种包含:三角龙、异特龙、梁龙、与剑龙;科普所发现的著名物种则有:异齿龙、圆顶龙、腔骨龙与独角龙。


    IP属地:河南2楼2014-01-17 14:4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接下来,按照在维多利亚2游戏报纸中出现的时间顺序,我们来大致梳理下这个故事(直接用的是游戏内出现的原文,年代因为报纸随机性,只能按照我游戏中出现的大致厘定,括号内为报纸消息标题):
      19世纪60年代,报纸第4期:(暴风龙)科普教授宣布发现了一种巨大的掠食性恐龙,和斑龙及链蛇有亲缘关系;
      第5期:(薄板龙)科普报告了一种新的海生爬行动物,和蛇颈龙有关系,但长了一个长的多的尾巴。
      70年代第1期:(最初就是错的)知名古生物学家O·C·马什在今天透露,由科普教授拼装的著名的薄板龙骨架,实际上错吧头部装在了尾巴上。教授无暇对此发表评论。
      70年代第2期:(战争)在马什博士公开指出科普博士误把薄片龙头和尾搞反的错误之后,双方就成为了死敌,残酷的科学竞争拉开了帷幕。
      70年代第5期:(翼龙)O.C.马什最近有了突破性的发现。在北美发现了一种飞行生物的化石,不像其他翼龙类的生物,这种生物似乎完全没有牙齿。
      70年代第6期:(奇迹龙)在怀俄明州已经煤炭化的地层中躺着一副"巨人王子的遗骸",E。D。科普宣称它毫无疑问是目前所知的最大的陆上生物。


      IP属地:河南4楼2014-01-17 14:51
      回复
        70年代第7期:(在布瑞橘尔盆地的工作)马什、科普和莱迪将他们的发掘工作地转移到了怀俄明州的布瑞橘尔盆地区域。他们的营地互相距离几英里,据报道这三位最顶级的古生物学家从来不互相交谈。
        70年代第8期:(不信任案)马什教授对于自己能当选著名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感到非常兴奋。科普教授据报是院内唯一投了反对票的人。
        70年代第9期:(黄昏鸟)马什教授宣布发现了黄昏鸟,一种高大而几乎无翼的水生鸟类,用强劲的后肢在水中推进,用长了牙齿的喙捕食。
        70年代第10期:(在苏族地区的马什)在那些现在还是偏远荒僻的地区,马什教授和他的小组穿越了苏族地区抵达了南达科他州的白河荒地,是最有前途的挖掘地点。
        70年代第11期:(马什的营地遭到袭击)根据报告,O.C.马什和他的小队成员在一场印第安人的劫掠中损失惨重。虽然逃得匆忙,但他们依旧妥善保管了将近两吨的骨骼化石。
        70年代第12期:(大量脊椎动物)科普教授从圣胡安河地区发来报告,他在对当地的一次地质学科考探险中发现了数十种新的脊椎动物。
        70年代第13期:(科莫绝壁)马什透露他的两个代理人在怀俄明的科莫绝壁发现了像圆木一样粗大的骨骼化石。在无数新发现的物种当中包括梁龙和异特龙。


        IP属地:河南5楼2014-01-17 14:53
        回复
          80年代第1期:(诱惑龙)由古生物学家O.C.马什挖掘和拼接起来的诱惑龙,在外行人眼里,看起来非常像我们已经熟知的雷龙。但是它们的头骨完全不同。
          80年代第2期:(马什的骗局)E.D.科普指控O.C.马什窃取了柯瓦列夫斯基关于马的血统演进的研究成果。“他提出的新观点都是错误的,而他提出的那些正确的东西都是旧闻。”科普这样总结。
          80年代第3期:(马什的巧答)“科瓦列夫斯基至少还不堪悔恨,一枪了结了自己悲剧的生涯。但科普依然冥顽不灵。”O.C.马什这样回应他的对手的攻击。
          80年代第4期:(科普的圣经)E.D.科普教授发布了他一生的工作结晶《西部第三纪地层中的脊椎动物》,这本上千页的巨著包括了这一学科绝大多数方面的研究。
          80年代第5期:(科普的“击垮马什”计划)科普通过采访马什曾经和现在的雇员们,收集了许多马什科研错误和不道德行为的材料,希望以此毁掉马什的科学声望。
          80年代第8期:(剑龙的新闻)随着关于剑龙的更多资料被发掘出来,马什教授现在认为这种动物并不是海龟的一种,而是一种不寻常的恐龙。
          80年代第10期:(角龙)马什教授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长角的恐龙。这显示出这群巨大蜥蜴们的多样性还要超出我们的预期。
          80年代第11期:(异特龙)马什教授报告的这种巨大的食肉恐龙看来令人如坠梦靥。那拥有巨大牙齿的头骨非常骇人。
          80年代第12期:(角鼻龙)O.C.马什宣布新发现的这种恐龙那长合的跖骨进一步拉近了鸟类和恐龙的亲缘关系。
          80年代第13期:(腔骨龙)科普教授把一种新的恐龙命名为腔骨龙,这源自其非常有特点的骨结构。
          80年代第14期:(易碎双腔龙)科普教授描绘了一种新的恐龙,叫做易碎双腔龙。其脊椎骨和股骨的规模大的惊人以致于其整体究竟有多大还无法推算。
          80年代第15期:(圆顶龙)这是一个大家伙,这个强壮的大蜥蜴是由E.D.科普发现的,还好它是一种食草动物,否则我们晚上做的噩梦可能会更加可怖。


          IP属地:河南6楼2014-01-17 14:55
          回复
            90年代第1期:(三角龙)O.C.马什宣布曾经,被他视作属于某种巨大而罕见的上新世哺乳动物的有角头骨(类似野牛)事实上属于一种被他命名为“三角龙”的恐龙。
            90年代第2期:(科学家战争)由于当局企图没收骨骼化石收藏品而被激怒的科普在《纽约先锋报》上刊发一系列文章怒呛马什和他在美国地质调查局里的政治后台。
            90年代第3期:(地质调查局经费削减)根据近期的报告,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的预算有着处理不当和分配不均的问题。国会决定削减部门经费,并解散了首席古生物学家办公室。
            20世纪第1期:(科普的头骨)据报道,科普已经把自己死后的头骨捐献给科学研究,以用来与马什的头骨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衡量二人的大脑智力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宿怨.
            20世纪第2期:(马什的头骨)马什拒绝了科普的最终挑战,没有捐献自己的头骨,并且对宿敌的头骨判处了永远储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箱子里的无期徒刑以示报复。


            IP属地:河南7楼2014-01-17 14:57
            回复
              恩,讲到这里,游戏中呈现的两位科学家的故事就结束了。不过,历史上两位科学家之间的斗争还要更丰富些,这里补充几点:
              1、科普与马什都很富有,科普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贵格会家庭,而马什则是著名创业家与慈善家乔治·皮巴第(George Peabody)的侄子,所以在每年夏季,科普与马什都将他们的资产投注于挖掘化石,并在冬季公布他们的研究。
              2、当科普挖掘哈登菲尔德镇的鸭嘴龙化石时,任职于耶鲁大学的教授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正在康乃狄克河谷研究恐龙足迹化石。马什前来拜访科普,并且观察了挖掘鸭嘴龙的泥灰坑。此后科普与马什又共同挖出了一些新化石,但马什私底下贿赂公司的经理,要求他将任何新发现的化石先通知他,两人的竞争因此展开。
              3、他们的挖掘工作伴随者间谍战、抢夺工人、偷取化石、贿赂等多项指控。科普多次指责马什偷取他的化石,因此他偷取了一辆载满马什化石的火车,并将化石送到费城。马什于是用相同的手段回应,并擅入美洲原住民的墓地偷取化石,还曾经发生过暴力事件。马什对于自己的化石挖掘处更是倍加保护,甚至在其中一处埋藏炸药,以防止科普前来偷取。
              4、科普被认为是较出色的科学家,但性格急躁、粗心。但科普也相当多产,提出了超过1200份的科学研究,这个纪录保持到今日。相比之下,马什则是个较细心的科学家,且有更良好的政界关系。他能够轻易地打进上层社会,结识了诸如美国总统格兰特、罗特席尔德家族、布法罗·比尔、拉科塔族首领红云等政坛要人。


              IP属地:河南8楼2014-01-17 15:02
              回复
                结语:科普与马什,他们身上具有十九世纪科学家的典型特征:执着进取、勇于探索、富有竞争精神。那是一个个人气息浓厚的科学时代,每个科学家的个性都可以得到彰显,科学界也显得生机勃勃。而我们如今的科学界,合作已经成为了研究的前提,个人独立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困难,相应的,科学家的个性不再得到彰显,螺丝钉般的团队成员成为科学家的共有面貌,当代科学家中只有极少数人在当今可以为大众所知,比如霍金,但是实际上霍金的知名更多的是由于他的残疾……所以,因为个性的科学时代,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值得我们去珍视。


                IP属地:河南9楼2014-01-17 15:0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已收藏,这个研究可以点32个赞。一直有留意这个但是没想到背后有这么深的故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1-17 15:43
                  收起回复
                    就是报纸上经常登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1-17 16:01
                    收起回复


                      IP属地:新疆12楼2014-01-17 16:08
                      收起回复
                        唉 真希望有生之年能有复活恐龙的科技 那样就去动物园玩玩吧


                        IP属地:浙江13楼2014-01-17 16: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