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灿咏春拳吧 关注:778贴子:2,366

咏春拳之细说小谂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时今日,众人皆知,咏春拳有三套拳,即''小谂头'' ''寻桥'' ''标指''.
今天就讲''小谂头''.为什么我用''小谂头''而不用市面流行的''小念头''?因为广东话,“谂”与念是两回事.谂是思维即去想的意思,小谂头,即是要练习者在练习时不要去想其他事情,集中精神.而念头,是什么意思,人们都可理解,所以,中文''小念头'是文不对意.无意义的.相对''小谂头''原义来说.
咏春拳的''小谂头''练什么?目的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怎样练习?如何看今天光怪离奇动作的''小念头'',正是本文细说的目的.
传统中国武术,练习套拳,各式各家各派,讲求招式变化,走位换形,多姿多势,唯独咏春拳小谂头开马后不移动身体至完成[当然会有自称咏春拳的少数异物会走来走去].与其他各泒所有习惯,差别可为具大.为此.要认识咏春拳得从''小谂头''开始.
''小谂头''练什么?1.练身体平衡.2.练身体整体几何结构.3.练视力目测,锁定距离目标,4.练大脑能直接控制身体四肢筋肌作精确收缩.5.练习身体四肢在不同角度方向发出最大打击力量.6.练身体四肢在转换动作中及各几可结构动作中,准确而自由组成.7.练在准确运用所需角度下发出具大打击穿透力.8.练对身体四肢选择有效位置去打击目标.9.练身体各部活动协调.
小谂头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在进入咏春拳搏击系统里的开始, 规范活动方式, 成为咏春拳的’’标准度量衡’’ 一切日后动作正确与否, 基本上取决于她.
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标准? 因为咏春拳的构成为几何结构方式, 所以, 动作正确与否, 绝对不是以人为主观意志所左右, 而是根椐物理定律和自然人体生理定律和几何结构所组合而成, 正确与否, 是根据这些科学定律来做标准, 只有这样, 才能不会偏离原创精神, 传承下去.
怎样练习咏春拳?1. 你得要明白你为什么学习咏春拳. 这非常重要, 目的目标不同, 选择师傅不同, 练习方式不同. 如果是玩票性质, 那么随便找个你喜欢, 合眼的师傅就可以, 不用多要求. 但, 这里说的是传统原创精神和技术的咏春拳.2. 咏春拳练习要求个人在无人在旁的场合下, 宁静地练习, 她是孤躁和苦闷的, 数年如一日,3. 不能迷信, 敢提问题, 多思考, 实践中学习,4, 明白咏春拳哲学思想.[ 法度]. 明白掌握衡量正确标准的方法.5. 个人意志坚强. 心态成熟. 因为在要求精确的情况下, 会出现强烈巨大的失败感, 而引起自尊心受伤.
认识上面所说. 对咏春拳, 对小谂头, 有了大概概念.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01-23 18:13回复
    拍手”, 拍意为拍打, 含有短距内大力打击之意[广东话的语义] 它的打击轨道, 都是从身体内往外而拍, 或是从上往下而拍, 正如开始所说, 这“拍手”必须是舵发出巨大打击力量的, 并且是使用手掌来进来, 而且, 它的打击轨迹也是要严格遵守45度的结构, 但在现实中, 这个’’拍手’’ 结构上的45度, 比较不容易理解, 所以, 我们会简单地要求人们在练习与使用的时候, 看它是否能发得出力量来, 一殷来说, 能发出“拍打”力量的为正确, 反之, 为错误.
    正掌” 咏春拳威力最大的打击力量方法之一.

    上图是“正掌”的绘图.
    美国海军“海豹” 突击队徙手搏击训练手册, 在提供人体徒手打击中, 对对方作最致命最有效打击,就是在正面用掌猛烈击向对方鼻梁, 使敌人的鼻骨在受到猛烈打击下, 鼻骨插入大脑而导致马上死亡.
    咏春拳在二百余年前, 已精确地使用这个能马上致敌死亡的威力巨大的打击方法,“正掌”的威力在正面而来, 在搏击中, 令对手往往毫无注意状态下, 遭受至命打击[可笑的有人提出讲手交流时, 不准用拳头打击和说我们打击中不留手, 真是又无知又可笑, 对咏春拳最基本的技术都毫不认识, 那怎样去教人们学习咏春拳?]
    “正掌” 虽然力量巨大, 但打出力量则并不容易, 首先是方法, 这里有着非巧妙的精确角度方式变以, 手掌手臂与身体有个极其严格的配合要求, 而这个关系, 正是技术实现的秘密, 而人们之不能掌握正掌的力量和使用威力, 就是欠缺了这种技术掌握,
    这个’’ 正掌’’ 之后就是摊手.圈手.收拳了.
    摊手. 圈手. 收拳这里是三个动作, 记住三个动作, 不可马虎, 首先, 这个摊手, 圈手. 收拳都是在手臂申直下进行和完成的, 它们往往在大师们的错误引导下, 随便而不在意下完成. 其实, 这些动作非常重要, 这是摊手和圈手在’’ 长桥’’下发力和使用, 在搏击中, 经常使用和功效非常, 而收拳,[ 手背向天], 更是对反打击时对来自“级捶”有针对性对抗. 咏春拳的套拳动作方法, 没有一个多余动作[当然, 是对原义原创而言, 而不是目前市面流行性套拳].
    以上, 就是“小谂头” 的笫-节, 动作手法,[ 不是招式].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01-23 18:32
    回复
      跟着为“拦手”,
      拦手” 为手臂曲成90度, 这个拦手有阻拦和封锁式阻拦的分别, 在使用上. 单手是拦. 阻拦, 双手时为封锁式阻拦, 这些方法, 在搏击中, 经常能出奇不意地打击对手, 并使其突然间失去重心. 当然, 在练习时, 角度不难模仿, 但, 力量怎样分布于手臂上, 这是最终问题所在. 这个简单手臂90度角曲, 看似容易, 做起来难, 基本上, 没多少人明白原意.
      拨手” 双手各左右拨出, 这个是咏春拳打击动作中, 打击力量最大的一个动作, 在套拳中练习这个动作, 采用的方式, 非常特别, 正因为这样, 隐藏了那具大杀伤力, 使一般人更难明白其含意, 眼睛跟随也较为特别, 必须要望左. 望右. 而人们在错误练习时. 一经用力, 身体有裂开感觉, 从而让人不敢用力.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4-01-23 18:42
      回复
        窒手之后的打, 就是“标手”.
        标手”[双手] 直插对方喉部, 人们总会认为, 标手目标是眼精, 其实, 我们目标是喉.
        标手随即变为双拑手从上而下, 双拑手随即变成双曲手往上打, 这几个上下往返的动作, 一气呵成, 使习惯一个大幅度范围话动变化, 但每个动作, 对象与目的, 绝不相同,
        标手后拑手, 即补下方空位, 能习惯不同位置的大幅度“补位” 而往上的曲手, 对于搏斗时突然被对手拉或拖着桥手而顿失平衡, 这时的曲手一申. 能迅速找回平衡, 并且是在顺势打击对方“下巴”时而实现.
        咏春拳套拳, 并不是练习“招式”. 这里再次强调. 她是手法, 方式和方法的使用和施展组合练习, 这个小谂头第二节的练习, 完全有别于第一节[不是单指动作] 她的内涵为双手力量与双手运作协调的训练, 特别是在大幅度手法运动中, 协调非常重要. 她保证了能够在大幅度手法运动中, 能打出巨大力量.
        之后. 摊手. 圈手收拳, 完成了第二节的练习.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4-01-23 18:51
        回复
          拍手后打“横掌”, 这是第三节开始.
          横掌, 即是以手掌作水平状打出的掌,是咏春拳除’ 拨手’ 外. 第二个能发出最大力量的动作, 分上[脖子] 中[胸. 肋] 下[肝] 的不同层次目标作为打击目标, 角度刁钻, 小谂头里的动作在这里作标准练习, 当然, 这里的技术要点在于准确角度, 手掌的应用位置, 和运用力量,
          高标手”“耕手”“圈打”“拍手
          咏春拳动作名称以广府[广州] 为准, 以象形为主, 这种形来自当地生活习惯中,所以, 从形明意, 非常重要.“标手”指的是以手指为主的攻击动作统称, 不管哪个高度.
          第三节的高标手, 非常特殊, 使用时不能用力, 角度也特别[在身傍] 它作为角度转变对方桥力为打击作角度改变. 在迫近身体攻击时, 这动作和方式, 会使对手突然失重而终.
          耕手” 打击有如“锄头耕田”的打下去, 所以名为“耕手”. 它通常用作搏击中的“补位”,在搏击中, 对手经常变动, 也在寻找对于身体空位, 所以, 快速补回空位就非常重要, 补并打击, 这就是耕手. 而耕手的力定要打出“锄头耕地”的那重沉重力, 角度要准确, 并且具有角度的拦截功能, 角度与力, 这是重心. 下图为“耕手”的使用绘图. 注意角度.

          圈打”. 就是圈手随即打击的意思. 这个是咏春拳独有方法[贴着对方桥手来圈] 别的门派. 圈手是手与前臂划一大圈来拨开别人的手攻击, 而咏春拳是圈为了打. 所以圈随即打是基本要求, 贴着对方桥手, 改变对方来势之手的力量方向, 并顺着对方桥手打向对方身体. 这就是圈打, 它在搏击中, 经常用着.
          随后即为拍手. 这个拍手是用作’打空手后[即打击对手时, 由对方能快速转变手法动作而导致我们自己攻击落空的“填补动作”顺势拍对方手肘. 它的动作和力量要领为; 有力地由下往上拍, 桥手要有力, 角度要正确, 因为角度不正, 拍不动对方的肘, 特别是对方“落马”之后, 桥手力量非常大.
          之后, 再用一个“拍手”来收拳, 这个拍手也是由下向上拍, 但这次拍“大臂”[后臂] 用的. 力量与角度都不同.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4-01-23 18:56
          回复
            最后一节的小谂头为“低标手”,“打三下连环直拳”到收拳.
            低标手”向下方标出同时另外一只手用标甩手方法连续三次, 咏春拳套拳练习里, 但凡三次的动作都是非常重要和有其连贯因素的, 这里也不例外, 这个动作的向下标手有栏阻作用非常重要, 它对攻来的“抽拳”.“抛拳” 有着针对抗性, 而标甩手起着稳定的攻击方法,直接又快速, 它所包含的威力, 非常大, 我不希望说得太清楚, 留待学生优先.
            三次连环直拳”,练习的是连继打击对方的双手协调和力量的连续投放向打击目标. 这包括了双手臂的运行轨迹, 如何出收回拳头, 在何位置等.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 实质复杂的连环协调轨迹, 运动方法, 快速时的力量打击等. 并且, 对身体的稳定性和手臂的动作运动独立性, 有着重要的协调.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4-01-23 19:01
            回复
              后记;
              这里我在不违反核心技术保护的情况,较详细地讲述了“小谂头” 这套拳的所包晗的作用和目的.
              中国武术所包晗的价值是需要有深入和仔细了解才会清楚其独特性.特别是咏春拳,由于她的严密逻辑性结构,使人充满误解和幻想,从与到广泛误导和欺骗[误导为无意,欺骗是有心而为,两者有别],这是笔者难以容忍的.因此, 让大多数人能从另一角度认识.了解咏春拳是必须的, 在通过理性分析和对比后, 才能知道真伪.
              同时,这样作为,必定触及很多不学无术的大师的既得利益,所以, 对抗是必然的, 这些对抗, 有些是来自利益, 有些是来自心理上的,来自利益上的对抗非常简单容易明白,但来自心理上的对抗, 就比转复杂, 而这个复杂性就于内心的矛盾.
              一个人把自己的喜爱全情投入,之后一段时光觉得终于能够拥有所爰,当然感到自豪. 但. 一天, 发觉引以自豪的所爱, 原来是浮云. 何以想象其内心的痛苦. 而在自专心下, 中国人的特性“面子”之下,又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而从头开始, 这种复杂因素之下, 从而产生对抗, 一相情愿下以为这样, 就可以把假的能变成真
              回中国前, 我以为中华武术, 还有些什么留下, 但年多以来, 我失望了, 中华武术真的断层, 别人不敢说, 或者没有勇气说, 但我, 必须说真话, 当然, 真话会引来很多非议与造假的人的憎恨, 对武术认识的基础知识都失去, 这里举个例,---- 苗刀.
              那天看电视介绍苗刀的威力威猛, 表面上是, 刀特长, 刀锋大, 很猛, 但, 在搏击上, 这样单边刀锋的长刀, 根本就使用不便, 攻击单一, 刀锋过长, 对敌产生不了作用, 反而限制了自己对刀的力量使用, 在现实根本战斗威力不大, 所以淘汰了, 与唐刀一样, 再看用刀的人, 他根本连拿刀的力都没有. 但都自我标榜成大师了.
              今天中国对武术认识的幼稚才是悲剧.
              我希望对武术文化的爱好者,一起来共同努力, 从振中华武术文化..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4-01-23 19:02
              回复
                超高含量的技术贴,写得如此详尽,实属少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7-10 23:42
                回复
                  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7-30 20:42
                  收起回复
                    好帖,认真读了好几回


                    IP属地:福建20楼2014-08-14 10:07
                    回复
                      好贴。谢谢!


                      来自iPad22楼2015-03-28 02:08
                      回复
                        好贴啊!一定要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04-03 21:2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5-07-11 2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