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归:角声长鸣战鼓催,江山万里铁蹄碎,舍身欲赴家国难,来世再报三春晖!
“儿欲尽忠,则难尽孝。此战渺茫,凶多吉少。儿思父恩,则生怆然……”这是孟烦了一封通往家乡的家信,却在每回寄出时都被视为遗书。兽医说,‘这样会把他老爹吓出失心疯。’但这是烦啦唯一能发泄期待和愤懑的途径。那是他不肯承认的思念,那是他渴望回归的家。哪怕曾拼命的想逃离,哪怕他痛恨至极过。哪怕他心中的少年中国在溃败中渐行渐远,但一声征鼓,就把希望重燃,就像他痛苦的呼喊,“你给了我们不该有的希望,明知道不该有,还在想。”
相对于投笔从戎,想得太多的烦啦,大老粗们的世界就简单很多,一如不辣嘴里唱的莲花落,“竹板敲出心酸话,怒江前线把敌杀,为国为民去拼命,冲锋陷阵我不怕,只想胜利回家转,依然耕田种南瓜,两军阵前挂了花,变鬼也要保国家。”也许他们不知道国家有多大,也许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社稷天下,但凭着对生他养他的土地的热爱,绝不允许被侵略者践踏,人在枪在!
二不归:血雨腥风荡怒水,一场远征几人回,干戈寥落星低垂,青山为葬人不归!
老乡绅一番感慨,道出多少无奈,“去时铺云遮月,回时干戈寥落,今日才懂得马革裹尸说的是大悲凉,却不是豪情。”就如最初我心目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的无奈,又如‘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情万丈。可直到走进团剧我才懂得,人命真的很短,短到也许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失去了倒下的兄弟。一路的征程,一路的失去,烦啦说你不必认识他们,这样死了你就不必内疚。无论再如何嘴硬,他们都是殒落的生命,曾经的袍泽,他们的命运甚至在被很多人复制,但即使这样,你们依然前行,绝不犹豫的身影,让我知道任何生命都值得被尊敬。
我知道你们对生的渴望,只有一次的单程旅行,一旦失去就没有回头的机会。弱水三千,忘川之下,飘荡的灵魂,留下的是,南天门上如箭头般层层叠叠直指山巅的尸骸。无惧吗?不,我想你们也会怕,怕负了良心,怕负了国家。无悔吗?我想答案永远在你们留下的片片孤冢之上,纵然生满荒草,亦生机盎然。
三不归:烽火渐收沐斜辉,陌上碧草留人醉,山高水长望乡路,归途迢迢人难回!
遥遥远征,异乡阻归途,被遗忘在林之尽头的老兵,依然望穿秋水。半个多世纪的沉默,终于在团长的播出后被打破,以为早已干涸的泪水,在忠骨回乡的路上决堤。敬礼,老兵!你们的付出我们懂得,并且永铭心底,青史不忘。也许你们不再介意,也许回家的路还太远太长,但请相信,你们在我们心里,请接受后辈们无限的敬意。
一曲熟悉的旋律回响在耳畔,在山间,在林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群老兵流浪在路上……一缕忠魂何日归故乡’。无论时间多久,无论路有多长,在我们心中你们将是永远的忠骨脊梁。
祭洒江天酒一杯,问君胡不归?松风吟唱雨化泪,倚栏盼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