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文字游戏吧 关注:10,936贴子:764,750
  • 17回复贴,共1

【科普贴】三国周边(不定期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防偷窥pam


IP属地:江苏1楼2014-03-09 23:15回复
    科普一下避免文盲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他们的品级最高,名义上的职责是辅导皇帝主持国家政务;三公之上还有太傅,其职责辅导皇帝,但不常设。东汉的实际政务都同属尚书台,因此,三公、太傅如没有“录尚书事”的头衔,就是没有实权的虚职。三公的属官有长史一名,掾属、令史、御属各二、三十名。其中,长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属是分管具体事务的部门负责人(掾是正职,属是副职),除长史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属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
    九卿是太常、光掾、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他们各自分管的政务是:太长掌典礼,光碌勋、卫尉掌宫省禁卫,太仆掌皇帝车马,廷尉掌司法,大鸿胪掌接待诸侯与少数名族,宗正掌皇族事务,大司农掌国家财政收支,少府掌皇帝器用服饰。九卿各官的长官是卿,副职为丞;其下分设各官管理具体事务,大体以令为正职,丞为副职。


    IP属地:江苏2楼2014-03-09 23:15
    回复
      州、刺史  东汉将洛阳之外的地区划分为十二个州,各遣刺史一人为长官。另以京兆、左冯翊、右扶风、河东、河南、河内、弘农七郡为司隶校尉辖区,称司隶部(汉代州也称部)。


      IP属地:江苏3楼2014-03-09 23:15
      回复
        诸州沿西汉汉成帝制度,设州牧一人,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改刺史,秩六百石。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再改州牧,秩二千石。东汉刺史有固定的驻地和官署,纠劾所部太守县令不必如西汉制度上三公按验,可以直接罢免之。改州牧后,兼领军政,位高权重,有点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而管辖地域的广阔,又不是节度使所可以相比的。
          与西汉相同的是,刺史也要周行郡国,刺探政情,年终回京复奏。不过东汉的刺史不必亲自回京,而是派遣属吏向司徒府报送文书而已。


        IP属地:江苏4楼2014-03-09 23:15
        回复
          有关知识:
          开府(开府仪同三司):
          汉代仅太傅、大将军、三公(三司)可以开幕府。三国时期由于开府的官员逐渐增多,故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府招揽自己的幕府属官。
          假节钺(假节):
          节(就是苏武牧羊时手里拿的那个东西)、钺(类似于斧子一样的东西)都是皇帝的信物。“假黄钺”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使持节”则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诛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持节”可以自行诛杀无官职之人,若在军事中,则可以诛杀官员。“假节”可以杀犯军令之人。
          使君:
          州郡长官之尊称,比如曹操称呼刘备为“使君”。


          IP属地:江苏6楼2014-03-09 23:16
          回复
            录尚书事:
            录为总领之意,录尚书事就是总管全国一切事务,无所不管,往往是公卿权重者任之,比如诸葛亮。
            方正(贤良方正):
            汉代的选举科目之一,被举方正即意味着可以做官了。有时候方正和贤良并在一起,称为贤良方正。
            茂才:
            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之一,原为“秀才”,意为才之秀者也。后避刘秀讳,更为“茂才”。
            孝廉:
            汉代选官科目之一,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为“举孝廉”。
            高第:
            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IP属地:江苏7楼2014-03-09 23:16
            回复
              1)万石:三公等(名录不抄了,下同),月谷350斛(注:1斛=1石=10斗),一年4200石;
                2)中二千石:九卿等,月谷180斛,一年2160石;
                3)真二千石:诸侯相等,月谷150斛,一年1800石;
                4)二千石:郡太守等,月谷120斛,一年1440石;
                5)比二千石:光禄大夫等,月谷100斛,一年1200石;
                6)千石:丞相长史等,月谷90斛,一年1080石;
                7) 比千石:太中大夫等,月谷80斛,一年960石;
                8)八百石:汉成帝时除,就六百石;
                9)比八百石:谏大夫,俸禄不详,后除;
                10)六百石:州刺史等,月谷70斛,一年840石;
                11) 比六百石:博士等,月谷60斛,一年720石;
                12)五百石:县长,汉成帝时除。
                13)四百石:大县县丞、县尉,月谷50斛,一年600石;
                14)比四百石:五官侍郎等,月谷45斛,一年540石;
                15)三百石:次县长,月谷40,一年480石;
                16)比三百石:五官郎中等,月谷37斛,一年444石;
                17)二百石:县丞、县尉等,月谷30斛,一年360石;
                18)比二百石:月谷27斛,一年324石;
                19)百石:御史属等,月谷16斛,一年192石;
                20)比百石:不详,后除;
                21)斗食:月谷11斛,一说每日1斗2升;
                22)佐史:月谷8斛,另一说佐史也并入斗食中。


              IP属地:江苏8楼2014-03-09 23:16
              收起回复
                借问一下到底哪裏有还能加入的三国文字游戏?


                10楼2015-04-24 05:14
                收起回复
                  哦哦,可这究竟是SMG…
                  ——————皇汉重色轻思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周家带鱼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 (白居易《长恨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4-24 12:54
                  收起回复


                    IP属地:新加坡12楼2015-04-24 13:21
                    回复
                      仕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华丽。
                      问:吾,读(wu)还是(yu)?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4-24 1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