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话吧 关注:4,016贴子:129,695

福建游神福州为甚,福州游神长乐为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乐游神是长乐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浓烈的道教色彩。“太子”身上的衣着却不比“将军”和“世子”的华丽,笑容可爱,布衣有数叶围裙,还有刚圈,手上还拿个红缨枪。 农历正月的初四之后,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如华光大帝、白马王、临水奶和各村单独供奉的主神、主神的部属,如孩儿弟、七爷、八爷等竹制的“扎骨”神像,分别由人顶着,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十分热烈。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10-13 21:17回复
    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如华光大帝、白马王、临水奶和各村单独供奉的主神、主神的部属,如孩儿弟、七爷、八爷等竹制的“扎骨”神像,分别由人顶着,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十分热烈。 旧时,潭头游神、迎神活动的规格和盛况,可列长乐之首。潭头枕山靠海,历史悠久,古风淳朴。由于地理的因素,旧时潭头人多以务农捕鱼为生,靠天吃饭。每遇天时不济,求助官府无门,唯有祈求神明的保佑,虽明知求神与事无补,不过也能得到心灵上的些许安慰,因此潭头的神庙特多,几乎村村都有几座庙宇,或大或小,虽然规模不一,不过香火却都很旺盛,就像潭头的榕树一样活力无穷。时光的流转,历史的演变,游神渐渐的成为了潭头一种特别的民俗,虽经千年洗礼,却历久不衰,而今更是远近闻名。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10-13 21:18
    收起回复
      2025-08-02 10:3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通常小孩都爱跟在这些神像旁边,接着是“将军”,腰上有一把宝剑,走路比较有霸气。但是神像较重,通常半个小时就要换人。再后是“世子”,等级比较高,衣着非常华丽并且有秀着龙的护肩,背上都插着大旗,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威风八面。最后是“八爷”,中等级最高的神像“太子”。但是“太子”身上的衣着却不比“将军”和“世子”的华丽,笑容可爱,布衣有数叶围裙,还有刚圈,手上还拿个红缨枪。在每一尊“八爷”前面都有一个拿着火把照路的人,火把不单单是照路,还要舞动,特别是过宴桌的时候就更要发挥本身的跳舞技术了,技术好的人会把整体带动的非常华丽。在过邀桌的时候“八爷”还“抢宴”,就是邻村的人会把鸡蛋放在地上的筐子里。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10-13 21:20
      回复
        传说及典故:早在上古时代,中国汉族民间传说有日游神。 ⊙ 《山海经·海外南经》载:“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日于此野。” “二八”神,就是日游神,郭璞注条曰:“昼隐夜见(现)。” 杨慎补注:“南中夷方或有之,夜行逢之,土人谓之日游神,亦不怪也。”⊙ 二八神的名字也很奇怪。《山海经》卷六《海外南经》说明:二八神在羽民东 。 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这里用了乘法,二八一十六,是说日游神有十六 个。 郝懿行对此条笺疏道:“薛综注《(文选)东京赋》云:‘野仲、游光,恶鬼也 。兄弟八人, 常在人间作怪害。’案野仲、游光二人,兄弟各八人正十六人,疑即此也。” 也认为日游神是十六个,而且以恶鬼野仲、游光为首。 野仲和游光是汉代民间传说的最厉害的两个恶鬼,因为他俩太厉害了, 人们反而用他们去镇伏其他鬼魅,正所谓以恶制恶,以毒攻毒。 清·卢文弘《群术拾补》辑《风俗通逸文》称:“夏至,着五彩,辟兵,题曰 游光’, 厉鬼知其名者。 永乐中(汉顺帝时),京师大疫,云厉鬼字野仲、游光,……人情愁怖,复增题 之。” 当时人们用恶鬼野仲、游光之名,来辟兵(避免受兵器伤害)、辟瘟疫。 也有人认为“二八神”是二、人”,“八”乃“人”之误。 《淮南子·坠形训》曰:“有神二人,连臂为帝候夜,在其西南方。” 高诱注曰:“连臂大呼夜行。”是说日游神有两位,臂膀是连在一起的,有点像 连体怪胎, 日巡行时大喊大叫。 但后世传说的日游神已没有这些特点, 变成单个活动,而且行踪诡秘,鬼鬼祟祟,完全是一副窥测人们隐私的“包打听 ”角色。 明·冯梦龙编《古今小说》记载:蜀郡益州有个秀才叫司马貌 ,空有一身才学,到了五十岁,还不得出身,屈埋于众人之中,心中怏怏不平。 一天因为酒醉,写了一首《怨词》, 其中有两句是:“善士叹沉埋,凶人得横暴。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吟哦数遍,将诗稿焚于灯下。不料,此事被日游神侦知,奏知玉帝。玉帝闻之大怒, 要治他的罪。后听太白金星劝告,让司马貌代理阎王半日。司马貌果然不凡, 半日时间,把四件大案皆判分得清清楚楚。玉帝见他能体现天地无私、果报不爽之意, 就叫他转世为司马懿,将三分天下收拾归一。在这里,司马懿有幸当了半日阎罗王, 后转世为出将为相的司马懿,倒要“感谢”那个夜游神了。 人们对日游神是敬畏的。 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中, 谈到了当时北京民间有一种风俗,即在夜晚星光下,不能在院中放置洗濯的剩水 , 怕日游神巡日时用这些脏水饮马,罪过就大了。 由此看来,早在明代汉族民间就已普遍对日游神有信仰了。 ⊙ 日游神到了清代,形象已与上古传说有很大不同,不是“为人小颊赤肩”, 而是高大无比。若是碰到他,常会倒霉。 清《醉茶志怪》中,记载了几则日游神的传说。兹录一节。 日游神,往往为人所遇。以予所闻者言之。一在邑东关外崇宁宫前, 有王某夜行,见墙阴一物如袱,俯视乃巨靴,长约三尺许。举头则眉际复一靴, 大亦相等。 仰望一巨人,坐檐际,高约数丈,迭腿而坐。踌躇间,忽有一人提灯笼而来, 巨人抬其足,其人若未之见,匆匆遂过。王亦欲随之过,巨人乃以足挡之。 相持数刻,始不见。归家后,不数日而亡。殆衰气所感,鬼神挪揄之也。 又某宦窝河北客合,好樗蒲(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骰子)。 正月间,访友人赌戏,归店时已三鼓,月色微明。至北关浮桥, 见钞关东有巨人坐屋上,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10-13 21:23
        回复
          长乐现在也没以前热闹,都没后生囝顶孩弟了,有的村直接用车子推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0-13 22:35
          收起回复
            市区兹爿迎神,海峡女神临水娘娘陈靖姑,海上女神天上圣母妈祖娘娘林默,镇海王水部尚书公陈文龙,抗金英雄文天祥,抗倭英雄黎鹏举……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13 22:41
            收起回复
              小学,男生经常“挺八爷”吓唬女生。(偏离主题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0-13 23:01
              收起回复
                为什么女生不可以“挺八爷”至今不明白。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0-13 23:03
                收起回复
                  2025-08-02 10:24: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嘁嘁嘁,说得好像来过我闽侯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0-14 12:28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0-14 22:45
                    收起回复
                      十五早上的请神只是开始而已,你也上图给我看看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0-14 22:46
                      收起回复
                        你说的那些包括黑白无常啊扛神像什么的我都没拍,明年拍来分享比较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0-14 22:49
                        收起回复
                          福州台江泰山神迎神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4-10-14 22:52
                          收起回复
                            接着好像连红灯都可以闯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4-10-14 22: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