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沢榛名吧 关注:5贴子:749
  • 7回复贴,共1

“天文爱好者”的前路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嘛. 赶上APEC放六天假, 能稍微松口气了..
前两天跟老板一起吃饭的时候, 谈到老板给讲课的那个班(大二), 也就是我做助教的班上的一位学生:
这个学生在中小学层次的所谓"天文爱好者"中颇有名气, 参加过不少天文奥赛并获奖, 高考也借此靠到我们系.
我是因为认识安妮以后她把我拉到一些奇怪的天文爱好者群(没几天我就都退了 受不了), 加上她自己的一些近乎崇拜的叙述, 所以记住了这个学生的名字.
但这个学生在我助教的这门课上(一门属于基础物理的课), 开学以来就出现过两三次, 作业更是只交了一次, 还很敷衍;
由于之前的印象我想大概他善于自学? 后来在系里值班的时候看到这个班的成绩表, 发现他的成绩排名并不好看.
物理类的课分数都不高, 倒是近乎科普性质的一些基础天文课成绩不错;
我当时还给老板说了一些我听说的类似的例子...
一些学生出去扛个望远镜看看星星, 拍拍照片的技术相当熟练乐此不疲;
但是天文系的课程并不擅长, 甚至连喜爱都算不上;
(说起来我是属于喜欢物理 却一直被物理打脸的类型233)
老板说这就是业余爱好者和专业科研工作者的区别.
有些人虽然在业余爱好者中经验知识一流, 但他们可能只擅长现有的或者有局限的一些知识, 未必擅于去发现新的东西;
所以他们最多是去做科普而非科研.
想起以前一个师兄形容某个学生喜不喜欢天文时也用的这句话: "天文爱好者的那种喜欢"
夏天学校办的中学生夏令营, 当时一位做宇宙学的同学去给他们当志愿者, 回来以后毫不客气地说那些对他不认识星星表示惊讶, 还给他指认亮星的中学生是SB...
怎么说呢, 这现象很有趣. 爱好者想象的和真实情况的天文科研生活差距真是很大...多数情况物理数学计算机很重要
倒是物理, 化学这些学科的科研生活, 外界想象和现实相对接近一些.
所以肯定会有一些本是这类"天文爱好者“的学生感到违和的吧daze


1楼2014-11-08 00:40回复
    这贴要发到吧里可就…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08 10: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