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因榆次境域变更,划出800户入阳曲县(见清·道光《阳曲县志》)。
清康熙年间,阳曲境域“东抵寿阳县王胡庄六十里,西抵交城县故交村九十里,南抵太原县马村十五里,北抵忻州关城子一百一十里。约广二百二十里,约袤一百五十里”(见清·康熙《阳曲县志》)。
清道光年间,县境东西长72.5公里,南北宽60公里。东至寿阳界王胡庄30公里、榆次界孟家井15公里,西至交城界火山村42.5公里,南至太原界杨家堡5公里,北至忻州界关城子70公里。
民国20年(1931),阳曲县界正北距忻县城70公里,东北距定襄县城120公里、距盂县城70公里,正东距寿阳县城60公里,东南距榆次县城30公里,正南距太原县城20公里,西南距清源县城40公里,正西距交城县城60公里,西北距静乐县城65公里。民国29年(1940),将西阳曲县所辖汾河以南李家社、草庄头等12个行政村划归交城县,将交城县所辖汾河以东嘉乐泉、梭峪、西曲、率刷港、冶元、杏林坪、佛堂坪、老书寺、郝家曲、狮子等10个行政村划归西阳曲县。
民国年间,山西省政府在县境设市政公所,后改称太原市,将县城及其周围总面积363.65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归太原市。
1950年4月26日,将小返、瓜地沟、白道、赛庄、王封、北头、冀家沟7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划归太原市郊区。
1951年8月29日,将向阳店、兰村、呼延、横渠、张村、杨家村、马头水、马角、圪垛、南下温、西村、土堂12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划归太原市郊区。
1953年3月,将庄子上、李家山、阳曲镇、黄花园、东张、东留庄、峰西、兰岗8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划归太原市。8月,将盂县十区凌井店、大方山、西汉湖、蒿子坡等4个乡的窑沟、西汉湖、东汉湖、烟里、河村、北安多、南庄、南社、东凌井、西头、后街、坡里、西黄龙头、东黄龙头、西山头、阎掌、蒿子坡、黑山虎、石窑沟、西湾、后沟、西牛、西郭湫、东郭湫、大方山、寺南26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划归阳曲县,设立第九区。
同年,将董家乡董家、沙岭、岔口、峪子4个自然村划归定襄县。
1954年9月,将县境柏板、北山头2个乡的东关口、西关口、镇城、柏板、上薛、宇文、岗北、西、东、中、赵家山、北山头、河底、后山儿、前山儿、司徒凹、棋子山、东高庄、西高庄19个自然村划归太原市郊区。
1958年8月,将河口、嘉乐泉、杏林坪、梭峪、阁上、大南坪、曹坪7个乡160个自然村划归河口工矿区(后更名为古交区、古交市)。
此后,全县境域再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