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鬼吧 关注:36,846贴子:826,530

回复:【解析篇】解析尸鬼中大部分主要人物(务求谨慎客观)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楼主不想絮叨了。
扫尾时间到,人为什么能够繁衍,并非只是组成社会,根本原因就是作为人,对那些美好,光明的探索追求。楼主曾经很反感主旋律这个名词,因为听上去那么完美,如同梦幻,但谁又真的活在《新闻联播》里?
但楼主现在想说的是,不管新闻联播是不是最大的骗局,但是每个人对主旋律讴歌的美好品质都有热切的希求,主旋律没有错。
西海老师在同日本漫画大师的交谈中曾经听到如下的话语:要想当一个好的漫画家,首先要纯洁,要单纯,要积极,否则不可能做到。
不管是哪个国家,什么政体,人的追求大体相同。
不是因为提倡爱,所以世界光明,而是,爱确确实实真实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哪怕蒙上了灰尘,它不曾泯灭,这种品质,我们称之为——“良知”。
是时候总结了:如果没有了爱,这个世界注定不再存在,任何事物的毁灭,都有合理的解释,并不需要过多辩解。因为承认了世界的不美好,所以我们才那样虔诚的祈祷光明降临。不抛弃自己的人,神也不会抛弃他。


IP属地:广东48楼2014-11-21 21:13
回复

    【人物篇】⑤尾崎敏夫
    今天的人物是尸鬼里面的核心人物之一,尾崎敏夫。
    敏夫是个复杂的人物,也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具体还是怎么分析。敏夫的复杂就像尸鬼观众对他的认识,一半赞颂一半痛斥一般,要想深入尸鬼的世界,必须要弄清楚这个人物。
    但是敏夫实际上在小说,动画,漫画都有不同,而真正意义让人认同大于指责的是动画里面的形象。
    所以先分析动画里面的敏夫,敏夫是静信和尚的挚友,这样一个人物的外貌邋遢,而且反抗父亲的安排,迎娶了母亲并不喜欢的恭子,很让我们喜欢,大概就是他的反叛行为大快人心吧。
    动画里的敏夫,作为唯一的医院的少院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村子的另一个中心,而有些人质疑的是,敏夫是不是并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还有敏夫反叛的结局还是徒劳的,因为他接受了父亲安排给他的人生。
    这些都是需要解答的难题,楼主想说,每个人都有梦想,最终却不得不选择原本厌恶的人生路途,这不是现实的残酷,而是生活有它庞大的惯性,牛顿的惯性定理不得不说是个伟大的发现,而人精神的惯性甚至比物理的惯性更加强大。
    归根结底,我们都败给了生活的巨大惯性,他们总是生冷不忌,生命力顽强,又无时无刻不在迫使我们成熟。


    IP属地:广东56楼2014-11-24 22:25
    回复

      【性格篇】②屈辱的不甘
      敏夫不过是平凡人的一员罢了,在我的另外一个帖子里面,一位朋友不断的摘录小说的描写来说服楼主,楼主只能感谢,却不能认同,因为小说里面的敏夫和动画里的敏夫压根不是一个人,或者说是很大程度不同的人。
      敏夫有自己的选择,他回到了村子,面对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机,当尾崎医院成为做大的漩涡,他被迫接受一个又一个病人的死去,而自己无能为力的窘境,会不会不甘心?楼主感同身受的说,绝对会,因为这是对一个医生的侮辱。
      接二连三的病患来往穿梭,而作为医生的他,始终只能尽自己所能,却不能够延缓死神的步伐,这种无力感,还有他和敏夫的对话,他一遍又一遍的去找寻病症的根源。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无视的,也无法回避。
      如果说这是敏夫内心深处遗传自父亲的“霸道”因子苏醒的征兆的话,不如说无法把握生命脆弱的屈辱来得更形象一些。
      事实上,敏夫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斗士,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精神寄托,正因为有他的存在,医院的人们才显得安心,愿意团结在他的身边。甚至连那个“得过且过”的僧侣都伸出援助之手,他在明知道医院已经是一个风暴中心,却依然鉴定的守护着最后的战场。
      哪怕死亡的威胁接踵而至,他甚至没有丝毫退缩。
      当然还有一个观点,同样尖锐的指出,敏夫的目的是保护村子,因为村子的存在才能够让他继续受人尊敬,而他的做法不过是为了利于自己,能够继续“统治”外场村这个封闭地区罢了,不值得歌颂。
      我只能说,抱持这样说法的朋友,如果不是内心阴暗,就是对人类抱有很深重的仇恨。
      没错,村子如果存在,那么敏夫依然可以受人敬仰,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他做的那么多,只是为了个人私欲的话,绝对不需要把自己放在战斗的最前端,时刻准备死亡的洗礼。这绝对不是一个利己主义会做的蠢事,是我,我也不会这样选择。
      动画里的敏夫,他努力的结果,楼主大致的猜测,首先,村子如果灭亡了,那么接下去的困难将接踵而来,但还有一点,无家可归的人们,将何去何从?或者从他自身出发的思索,该何去何从?
      除了个别人外,村子里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家园毁于一旦,而敏夫也不会想。他不重视人命?开玩笑吧,当时已经杀红了眼的大川先生甚至下令将被尸鬼控制的无辜村民处死,而敏夫却断然的拒绝:绝对不行!这是在杀人啊!
      可以说,如果最后还有几个保持理性的人,那么敏夫自然要算一个。
      而正是这种理性,不断的提醒他必须坚持下去,不能对那些作恶的尸鬼们网开一面。因为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希望。
      敏夫从来没有在里面充当幕后黑手,去利用村民,他只是尽自己所能,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一切,他像是一个孤独的斗士,面对黑暗中的敌人,始终逼迫自己打起精神。
      一个人坚持自己的目标,确实难能可贵,而且是践行大多数人的希望。这种沉甸甸的精神负荷,不是谁都能够承担起的,如果把尸鬼作为危害一个病人生命的毒瘤,他只是负责切除它们,如果病人都死了,还谈什么拯救?
      不过就是自欺欺人的笑话罢了,所以他才会对静信如此愤怒的原因。在他看来,首先要保住生命,才能奢谈什么反思,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妇人之仁的。


      IP属地:广东57楼2014-11-24 22:27
      收起回复

        【性格篇】②绽放的决绝
        因为这是动画里的敏夫给我们的信息,他在拿妻子做实验的同时,一直是冷漠的观察着,于是有人说他残忍,残忍吗,你没看到他在等待妻子醒来时候的深情吗?敏夫真冷血,不折手段?
        别忘记,敏夫一直在对自己暗暗的说,她已经死了,她不是人类。而尸鬼的袭击已经让他出离了愤怒,大川先生之后手刃儿子的时候,难道没有看到他鲜血粘稠的双眼蓦然流下的泪水?
        没有人愿意亲手结束亲人的生命,敏夫也不会愿意。他为什么在地下室还要把恭子的嘴巴封住,为什么他的形容憔悴到了让人心疼的地步?
        还有,为什么在面对和尚那种错愕的眼神沉默,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再说明,他爱着妻子,他爱着村民,爱着村子,那种深邃的爱,又有几个人懂得?
        他怕自己崩溃,内心的焦虑,不甘,痛苦,这一切一切都在折磨着他几近崩溃的精神,他只能强压着,然后决然的挥动手术刀,然后在妻子的身体,自己的内心狠狠的剜下去,鲜血四溅,模糊双眼。
        进击的巨人这样说,如果你想要战胜比你强大的怪物,必要的时候,你必须要泯灭人性!
        什么都不愿意舍弃的人,根本不能改变什么!
        畏首畏尾是无用的,只能接受挑战。敏夫是背叛了自己,他背叛了自己的信仰,作为医生的操守,作为丈夫的义务。
        但就在这种取舍里,和尚自以为看透了他,因为最后的一根稻草由自己的挚友放上去,于是,他寄生在心灵里奄奄一息的骆驼,死了。
        敏夫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明白了,自己注定还需要一个人坚持,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话,哪怕他曾经被人如何敬仰,都不行。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可是他还是选择了义无反顾,把自己作为诱饵,设计一个圈套,去让那些折磨自己的尸鬼们现出原形。
        未完待续


        IP属地:广东58楼2014-11-24 22:29
        收起回复
          @develseed @爱你绝不嵩手
          多谢支持


          IP属地:广东59楼2014-11-24 22:30
          回复
            @爱你绝不嵩手


            IP属地:广东60楼2014-11-24 22:31
            收起回复

              【理性终结篇】:人性的归途和可笑的幕布
              开始这一章节,请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接下来的文字,可能会让你不舒服,甚至反感。
              楼主是个积极的人,并不是那种愤青,这些都是看尸鬼想到的,而且楼主偏爱这类漫画,如果觉得不适请轻喷,多谢哈。
              在这一危机四伏的过程,似乎充斥着自我实现的英雄主义。可惜小野不由美似乎并没有用多高尚的词汇来描绘,漫画里面也没有,更多的却是血淋淋的征伐,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俾斯麦奉行的铁血征伐一般,毫无道理的,只要最好结果就可以不需要任何顾及的杀戮。所以我把他定义为孤胆英雄,除了自己,没有其他同行者。
              如果说夏野的出现,是为他缓解适当的压力,但妻子的复活,就让人性彻底堕落到深渊。
              就是因为矛盾,才让情感释放得淋漓尽致。
              这是小说的精华,如果都是邪恶的较量,没有人会带有多凛冽的主观意愿,恰恰就是因为原本就是善的冲突,才让人无法权衡。
              说了这些,来一个拆字游戏,大公无私的人存在吗?
              “公”的一半就是“私”,所谓的宏愿和博爱,只存在于上帝和九天圣佛的世界里。
              一个人不爱自己,就不会爱别人,一个人太爱自己,就会不爱别人。有人说,世界有绝对道德的存在,只是因为它一直在路上,完善,然后完善,直到可以被所有人接受。我不知道这种东西是什么,但是我并不认为道德能够解释一切。
              正如,没有绝对的公允,也没有绝对的邪恶。
              别人就是你的镜子,你投射给世界爱,那么世界就会回报你爱。我想问一句,真的吗?
              但是爱又怎么去权衡,就是这样,杨朱曾说:虽拔一毛以利天下,吾不为也。这句话绝对是自私自利的典范,但是换个角度看看吧,人们总是喜欢断章取义,后文还有如果人人都不拔一毛,世界上就没有需要奉献的地方,这就是理想社会。
              这种逻辑很奇怪吧,明明看似自私,却隐含着对世界最深切的渴望。
              楼主的观点是人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但是价值观不同,就会左右你的行事风格,有些人会选择简单的,有些人偏偏喜欢南辕北辙,目标不过就是自己希望的地方。但是那个归途,终究无法预料。
              就是在这一段漫长的路途中,很多人分道扬镳,很多人反目成仇,又有些人结成联盟。他们都用自己的所谓“道德”来作为借口,这些就是借口,归结来就是一句“我认为抑或是我想要”。被粉饰的欲望罢了,看懂了自己,再去说世界,改变世界的人,从来都是把自己看的很重的人,就是那种私心很重的人。
              什么“解放全人类”这些冠冕堂皇的套话,总是能够随着时间流逝渐渐腐朽。而人心,就是在腐朽和化腐朽为神奇的循环过程。若果用线性来表示人类的思维和人类前进的步伐,你会发现,思想呈现散状,而发展历程却是个莫比乌斯带,怎么走都会返回原点。
              人们总是在破坏和重建着,乐此不疲的重复这样的过程。因为欲望把握着人类前进的方向,这个就是所谓的时代意见,因为时代需要,所以会有这样的人出现,而这样的人自身也需要符合时代的要求。这么看,你怎么去区分敏夫的实验?
              道德?私利?还是只是一种惯性?为了一个“我想”,投入所有,只需要结果是倾向于自己希求的方向。这东西,算是彻底的道德范畴吗?我们总喜欢一开始就人为的把角色区分成泾渭分明的两端,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中间地带呢,空空如也。
              敏夫是个很复杂的人,从动画的角度上看,面前的窘境就是不能生存便是灭亡的道路,所以为了自保,为了保存村子,或者为了保存村民,他选择了毅然宣战。如果悲壮的说,这种抉择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彻底决裂,如同敏夫与静信的对话。


              IP属地:广东73楼2014-11-28 22:23
              回复
                这种历程才是折磨人的刑具,你必须不断的拷问自己,究竟何者为重,何者为轻。所以那种压力,无法和别人分享,你说出来,人家听得懂吗?或者,你想说,人家有心情听吗?
                所以在后来敏夫的身上,那种阴郁挥之不去,用道德来规范敏夫,敏夫就是在杀戮,试图灭绝一个新兴生命体,甚至是有人类思想,曾经同根同源的朋友。可是,对他来说,无法放任。放任就是纵容,这就是道德的范畴?楼主只想说狗屁不通!
                为什么人类总是喜欢标榜自己是万物之灵,如果这个世界上隐藏着比人类更高智慧的生命体存在呢?那么只能选择将他们抹除,这就是人类的道德?
                放眼世界的生灵,这就是彻底的自私。
                楼主这么说,不是贬低人的意思。因为很多很多伪命题,我们奉为经典,只是因为,我们愿意相信更接近自己的事实。而敏夫作为医生,就是惯性使然的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救人,就是拯救自己的生活。
                让被尸鬼践踏得乌烟瘴气的外场村重回平静,这种东西,就是道德,就是惯性,就是当时环境的需要。
                而恰恰就在这个过程,才会迸发出剧烈的火花,因为理性的极端就是“丑陋的利己主义”,因为感性的人会把各种动物当成自己的立场来称呼,比如狗狗吧,爱狗的人,会把狗当人养,死了还要安葬,这些本来就是多余的,究其原因还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某种感情需求?而理性的人,则只会把狗当狗,狗死了,就是一堆肉罢了。
                人吃肉,尸鬼吃人,要说,就是根深蒂固的食物链情节。在人看来,猪牛羊,就是食物链的低端,人可以猎取,而尸鬼也操持这样的观点。那么无论哪一方杀戮都不构成任何道德方面的问题。
                而就是一叶障目的添加了很多好看的包装,勾芡上一层看似感性的外衣后,就看似顺理成章的质变成了“善”。这真的是强词夺理。
                楼主的观点一直都是,看什么,就要把自己放在那个立场上,而不是道义上的谴责。
                存在的就有其道理,物种的灭亡,来自自身根本的原因。
                敏夫就是这样做了,因为,他需要自己这么做。因为内心深处不能认同尸鬼,所以反攻的手段达到了残忍的程度,抨击他的手段的人,甚至倒向了悲天悯人的和尚阵营,从和尚的立场说,他希望尸鬼能够被神接纳,像人一样。
                但是人类真的被神接纳了吗?不过就是自我实现的面具下自说自话的骗局罢了。
                因为人有思想?因为人会思考?人会定义各种所见所闻?人会学习?人会创造?
                都不是,因为人类,有比目前发现的所有动物具有更深切的欲望。满足欲望的过程,发生了很多变故,于是惨痛的教训让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去完善自身的不足,去设定必要的条条框框来限制欲望的茁壮繁衍。这就是道德?
                与其说是条条框框,不如说就是一种思考方式,让自己有利的思考方式。而让对方心安理得只是产生的副作用罢了,绝对道德不过是一纸空谈。
                人是点,社会是面,两者就是互相呼应的过程,人不变,社会也不会进步,社会进步,人,想不变都不行。这样说起来未免无奈。
                如果从深层的剖析,你会发现,为什么敏夫和和尚两人的观点格格不入?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左右脑区别,理性和感性,接受和幻想,两条看似并驾齐驱实则是互不干扰的直线,谁都无法预知两者的最终归途。
                伟大如马克思,也只能停留在提出“共产主义”的构想的阶段,却始终无法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只能套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因势利导就可以完成。
                有时候,很多人都会又这样无奈的感慨,“这种时候,法律就是个屁!”
                再说一个很搞笑的话题,现在,我们渴望公平,但是真到了那个时候,你又想要什么呢,玩一款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往往兴致勃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你只会留下无尽的空虚,然后删除了游戏,再找寻别的目标,道德规范?怎么规范,欲望和渴望满足的追求,人类永远不缺乏,又怎么找一个共通点去贯穿?
                道德的挞伐是最直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别人逾越了,就成了罪孽?多少年前“同志”被人嘲笑,一夫多妾制度的盛行,现在还能够找到多少影子呢?
                不是道德的问题,道德确实是人类慢慢衍生出的有利规条,但是兼容性的问题,谁去考虑。集思广益,终究只是大多数罢了,总会有一些人抵触。抵触的人不见得卑劣,制定的人也不见得高尚。
                道德就是与时俱进的东西,而人性的欲望才是永恒存在也不会消亡的产物,因为,人,归根结底,还是生物。泯灭欲望就代表着不再具有生物的特征,还怎么做人,仅用道德来规范,只是痴人说梦。深入人性的恶,去包容它,去解构它,才能够推动人性的发展。
                说了很多东西,最后是时候总结了:敏夫的“恶”和和尚的“善”,只是两个不同方向的产物,用道德来挞伐,你只会看到那些生冷不忌的私心杂念左右思想,深入它,跳出它。一切都是被需要的存在,不需要的时候,就毁灭了,和道德,和战争,和爱,没有关系。正如毁灭的本身预示着毁灭,存在的本身也隐藏着毁灭,这就是所谓的“道德滑坡论”的论据,但是真的是滑坡了吗?还是,人作为生物性的隐藏基因作祟,始终无法刨除呢?
                ps:最后一句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寄生兽》这部漫画,把人放在“寄生兽”的角度去思考,也许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IP属地:广东74楼2014-11-28 22:23
                收起回复
                  因为这段时间很忙,基本上,都没有动笔的心思,在这里为那些追贴的吧友送上一句抱歉。因为敏夫的分析很多还没有深入,这要到和尚分析篇才能够见分晓。
                  但是楼主还是想说,能够预见人性的恶,就是对人类最大的承认,能够解构自己有时候对自己也是一种宽容,连自己都看不清,也就不要谈论什么世界的内核了。
                  虽然楼主有一些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楼主只是抱着分享和学习的过程打下这些文字的,并没有特指,也无意印发战争,只是想和一些朋友探讨而已,权当抛砖引玉吧。
                  说了很多哈,累了,奉上一首好歌,给那些辛苦看文字的朋友。
                  爱音乐 - 庄心妍


                  IP属地:广东75楼2014-11-28 22:28
                  回复

                    【尸鬼篇】人性本源
                    这一章更加深层次的解析,尸鬼一脉和人类一脉的宿缘。还是之前说过的那句话,若果不适,点击右上角,这只是个人意见,不在反人类的范畴之内。
                    之前在理性终结篇里面楼主抛出了一个观点:双方的杀戮并没有道德可言。
                    但是争端始终是存在的,并且各执己见,谁都无法说服谁。
                    基于这个前提,楼主继续深入的解析,这一节,并没有特指,可以当成分析和尚的导引。
                    欲望的存在导致了人类的盲目和自大,这些不是尸鬼出现才导致的,楼主在和尚一篇解析中,已经不厌其烦的提到过,人类之所以文明能够突飞猛进,就是因为人类作为生物拥有无数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引导着人类不断的摸索前进,从弱小到强大,最后到达了生物的巅峰,能够睥睨众生。
                    而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其实人类已经把自己脱离开食物链的禁锢,可以说,人类并不强大,没有野兽的力量和敏锐,也不会飞翔,但这些都不能阻挡我们不断的掠夺。
                    还记得当时有一个说法甚嚣尘上,就是所谓的——虽然经济蒸蒸日上,但国人的道德依然在爬行。
                    以己度人看看,这样的现象往往就是真实的,其实原本楼主很早就想更新的,因为工作关系,楼主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上班,而工作的地方周围都是山林,正处于开发阶段,而工作的民工往往寄希望于能够捕获山禽或者走兽,而两天前楼主其实心情很压抑,中午的时候,因为没有回家,于是在那里休息,吃完饭以后听到密林里面传来凄厉的哀嚎,楼主原本想去看看,但此时一位民工飞也一般的冲进密林,等到许久后他出来以后手上拿着麻袋,抓来一只獐,也许是吧,腿已经断了,而叫声实在哀恸,而一群人围在边上,只是讨论它肉质鲜美,在言谈中还提到抓它的时候,边上有一只大一些的獐子就在周围守护着,而那声音就是它发出的。
                    楼主并不是什么圣人,但是当一位工人对我说这只獐子味道不错的时候,楼主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看着太可怜了,又不是上辈子饿死的,这辈子什么都吃。
                    说真的,这就是令人齿冷的现状,至少很多人没有想过,自己的定位,便仓促的下了结论。其实提倡的和谐定义,不过是百孔千疮的遮羞布罢了。


                    IP属地:广东83楼2014-12-05 21:14
                    收起回复

                      为什么和尚会绝望,大抵就是因为他看透了人类的本性吧,因为人类已经在原本“上帝”规划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变得霸道,变得肆无忌惮,我们一意孤行的给所有生物都定下了价码,肆意的罗织着法律和罪名,然后冠以“异端”以“正义”的制裁。
                      楼主并不是说人类不能吃肉,而是吃肉仅仅只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享受。而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再是生存,当所有的危险都来自自身的时候,其实毁灭的种子已经悄然种下,疫病,温室效应,雪崩,地震,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惩罚,过度的欲望是无法消除的,却没有得到规范。
                      对人类的反感在和尚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看到了人类在不遗余力的重视自身种群的繁衍,而漠然的剥夺其他生物繁衍栖息的场地。他才会绝望,绝望的本身就是孕育在内心茁壮发展的罪孽。而这种罪孽却已经在众人的潜移默化下,渐趋消散,不再成为困扰的问题。
                      一方面和尚不仅漠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漠视人类的生命,因为在他看来,其实人类在自然界中是一种病毒,而且比尸鬼还要可怕,还要泛滥。但他又无法逃避这样的宿命,之前只分析到了和尚内心的宿命论,而这一次。索性一通到底,就是蔑视人类的行为。而反人类的思想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绝对不是善,但是将尸鬼当作一个生物种群的话,那么以敏夫为首的大部分村民就是坚定的维护者,他们要维系自己的既得利益,即把人类作为脱离生物界的存在,对所有生命拥有生杀予夺大权。
                      这种心态导致了村民的反攻,如果作为个体的话,其实并不构成罪孽,就是因为当所有人都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便衍生而出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乖张理论,并且深刻的培植在每个人的大脑中。
                      定位,才是敏夫和静信的最大不同,也是导致了两人激烈争论的主因。因为敏夫的立场是人类,而静信是生物界,所以敏夫认定自己必须杀戮,必须抹杀尸鬼,而静信则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我能够掌控的只有自己,而不是任何人”,这种论调中绝望的气息,令人窒息。
                      同样的,静信被指责的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他的犹疑观望态度,这种暧昧的态度,其实就是他内心的矛盾,对自己的存在无法准确把握的焦虑。甚至可以说,尸鬼中最冷漠的人就是静信。因为他只代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是超越了种族界限的意见,因此他不怕村民死,也不怕尸鬼死,但是沙子却不同。
                      更准确的说,静信甚至希望外场村付之一炬,那么他便可以同这个巨大的坟茔相对而歌,然后微笑着看所有的罪孽在烈火中被烧成灰烬。
                      我们的血管中都流着脏的血,只有当他们喷薄而出,全部流出体外,方能洁净如初。
                      为何道德被无限的提及,难道是因为我们重视它们吗?非也,只要稍微思考,我们就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当你不具备某些特质的时候,你就会一再的提倡呼吁。当你提倡爱心的时候,其实就是内心冷漠之时。当你渴望信任的时候,其实你内心并不信任他人,而当我们呼吁保护动物的时候,其实正是滥捕滥杀最为剧烈的阶段。
                      而道德只是人类固有思维,把自己作为神提出的理念,这些道德只是约束人的行为,但从一开始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而出的,说不上多高尚,更别谈多高明。
                      佛教中提及末法时代,当邪魔披上袈裟,口出教化,而真正的神佛却被人避之惟恐不及,被丢入深渊,被烈火焚身。
                      这就是“异端”初凝之际,绝望吗?
                      从一开始,尸鬼就陷入了一个荒诞的逻辑怪圈,沙子把自己定义为“生了病的人类”,但是这种病并不具有可逆性,而病症就是不再是活人。这其实是荒诞可笑的,因为沙子一样在逃避现实,但是他潜意识的做法其实正基于生物本性,和人类一样,渴望真正的自由,一个人的世界太孤独了,一个人的永生与无数人的死亡,都是可悲的命运。
                      沙子的可悲就是在逃避中不断的杀戮,希求创造一个秩序,其实只是为了淡化那种绝望。和尚的绝望来源于人类和自然界的冲突,而沙子的绝望却是自身的不被接纳,他并不接纳自己这样的生物形态,因为曾经为人,因此愈发痛恨,愈发孤独,愈发绝望。


                      IP属地:广东84楼2014-12-05 21:15
                      回复

                        沙子已经将自己定义为了“邪魔”或是“异端”,而和尚却也是如此,他们才会袒露心扉。
                        也正因为如此,才愈见人类的丑恶。但是有一点,人类能够登上霸主地位,并非上帝的眷顾,假若不是人类进化成人类社会,是猫,是狗,是熊,是鹿呢?是不是依然沿着现今的道路,不断的掠夺杀戮?
                        也许就是无数的偶然造就人类社会的必然,才会导致如今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归根结底,还是定位的问题,思想上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对一切威胁到自己的生物,不问缘由的杀戮,成了善,成了正义。
                        未完待续。


                        IP属地:广东85楼2014-12-05 21:17
                        收起回复

                          【人物篇】⑥室井静信(同人性本源后篇)
                          要分析和尚这一角色,很困难。困难之处不在于对错,而是何种方式全面和客观,因为和尚的行径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都挑衅了很多人的承受底线。坦诚的说,楼主最开始就是很反感静信的作为,还不是因为他一直采取暧昧的态度,而是那种清高,那种高深莫测。
                          因为之前提到过了医生和和尚两者是不同方向的产物,所以这里并不想继续纠缠下去。那么就由表及里,直接深入主题吧,
                          《悟空传》里面的孙悟空很大程度的颠覆了《西游记》根深蒂固对齐天大圣的形象。让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渐渐的泯灭了原本的战斗意识,从而沦为追寻佛祖的“道”的行尸走肉,这一过程,无一不在阐述一个困扰所有人的问题,“宿命”究竟是不是不可以逆转的,或者说,我们熟悉的秩序借由组成其的庞大关系网无法破除。
                          孙悟空曾经叫嚣:我要那天颤抖。
                          而最终的重头戏,则是佛祖与师弟的赌胜,而参与者就是天界神佛联袂对抗孑然一身的孙悟空。
                          悟空传里面不断的掷出一个又一个我们从未去触碰的伤口,那些伤口早已结痂,渐渐在疼痛消退的过程,我们把最天真烂漫的自己一同丢弃。
                          为什么人要信仰神?——因为人是神创造的,世间万物都是神所造的。
                          那么神是谁创造的?——也许是天地初现他们便存在了吧?谁知道呢?好了你肯定又要问我天地是谁造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出来的,盘古是怎么来的,是一个蛋里生出来的,别问我是谁下的,你问我,我去问谁?
                          语出小松鼠:那么是不是说,既然盘古不是神造的,那盘古也是妖呢?那么神都是妖怪造出来的?
                          就是因为这个悖论,让人无法解答,如果神是万能的,神是哪里来的?人们都说道是自然中的法则,那么这些法则又是哪里来的?
                          很绕对么?但是请看完楼主提出的这些问题,然后我们可以回去看和尚了。


                          IP属地:广东98楼2014-12-11 22:20
                          收起回复

                            不需要解答那些高深的疑惑,因为只有脑回路极端复杂的天才才能洞悉其中玄奥,和一门很多疯子集聚的学科——哲学。
                            不谈哲学,也不谈这些本源性的东西。
                            只讨论和尚身上透露出来的信息,首先,和尚的柔弱面容,让人觉得人畜无害,其次,和尚对人的态度总是冷静到了极点,再次,和尚似乎并不尊重生命。
                            这三点给人的最直观的感受。
                            为了全面解读,楼主就试着努力的解答,不说和尚的心理活动了,因为吧里的有一贴已经交代了很清楚了。现在来分析的是和尚的态度,和尚的态度形成情况很复杂。
                            复杂的原因,一个是家世,和尚并不是冷静,而是内心的死灰,他后来承认的绝望。为什么?如果说敏夫和和尚最后都屈服于家世,继承了长辈的衣钵,那么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鲜明的态度,一方是积极的维护,同时对抗自己厌恶的陈规陋习,用自己的方法来践行自己的态度,另一方则是得过且过的冷眼观望,并且总是默不作声的遵循着每日的规律生活。
                            同样是屈服,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一个是自私自利的伪君子,一个是不畏强权挽救危机的英雄。但是真的这样吗?可以说两者很大的相同点,就是虽然屈服,但却有着不同的反抗方式,敏夫是在行动上否定了父亲的对待病人的态度,这种方法很简单,只要自己不喜欢的规矩,推倒就是了。
                            也就让人觉得敏夫这人其实挺简单的,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有一些吧,但不是全部。
                            然而和尚却是在精神上直接将这个现有的社会全盘否定,这种方式是最艰难,也是最痛快的方式,他的思想就像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只要战斗下去,把天捅出窟窿,让他们分崩离析,然后不管这个秩序崩塌会造成多么恐怖的破坏力,哪怕他也在苦寻替代的秩序,但是有一点是前提,那就是——这个秩序,他不承认,他必须要全部毁灭。
                            之前在人性本源篇分析过了,人性中隐藏的很多我们刻意忽略的东西。这些都是人类的黑暗面,然而在之前还分析过了,人的孤独性,对群体的依赖。综合起来,我们就很轻易的发现了一个规律,物以类聚。
                            就是因为这么个物以类聚,就会产生无数的群体,被自然而然的分割成无数的派系。而派系之间为了利益,就必须要将自己的思想置于领袖地位,于是争斗开始了。
                            和尚在前期一直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分在哪个阵营里面,他一直都是把自己的思想摆在最重要的地位上,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当他把自己脑海里的原本秩序毁灭以后,就造成了一个极端尴尬的境地,没有东西填补,他无法将别人的东西全部接受,甚至来说,他惶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无论自己如何悖逆世界的规律,最终还是无法逃脱。
                            人类发展几千年,能够持续运转,靠的就是索取和掠夺。那么和尚如果把自己脱离出来,他必须承担一个最痛苦的取舍,要么停止这一过程,自生自灭,要么就干脆把自己定义为动物,两难处境下的他,开始不断的思考,怎样才能有一个接纳世间万物的秩序。
                            而最后,绝望的发现了症结,人如果无法拜托人性束缚,最后只能无奈的接受现状。那么既然人无法提出解决方案,只有依靠神了。
                            于是问题又绕回到了之前的话题,神究竟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IP属地:广东99楼2014-12-11 22:21
                            收起回复

                              没有人,神根本无需存在!因为如果人可以圆满,那么谁来衬托神的慈悲?没有人的生死,怎么印证神的伟大?如果没有人信仰神,那么神可有可无。
                              就是因为人类有很多无法解答的问题,所以有了神的存在,神可以解释一切难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超自然的,或者科学目前无法到达的层面,而非现实问题。
                              天道最大的善,就是无言。可惜,天地不仁(天地不以万物悲喜而悲喜,不以万物悲悯而慈悲),以万物为刍狗。
                              显然,和尚的绝望是必然的。要否定秩序,却没有依托,最后造成思想的荒芜,世界观的青黄不接。
                              那么“异端”思想便大举反扑,毕竟没有理论能够解构明明肮脏不堪,却又必须如此的制度,除了一股脑全部丢弃,换上异端思想外,实在难以解答。
                              但他并不是那种鬼神论证,哪怕身为僧侣,但让他去全盘接受虚无缥缈的存在,恐怕也很难吧。
                              之前说过,人们总是愿意相信自己内心希望的东西。至少“异端”思想的重点,也是他看重的一点,就是彻底否定现有秩序,有这么一点,就够了。
                              但是异端思想实际上,不仅是对自己思想的否定,更是对自己身份的质疑,同时也是对自己自我的全盘推翻。
                              显然,他已经滑向最危险的深渊。那就是,对自身一族的漠然。
                              实际上,这种漠然就是看淡了生死,甚至把人类已经放在了自然界的食物链之中。他并不是不尊重生命,恰恰相反,他很看重生命,因为他把原本高高在上的人类已经淡化了几分,把我们都约定俗成的人道主义发散到了其他物种身上。
                              看似无爱,却是大爱。
                              如果把人放在自然界中,其实很渺小。只是科学的进步,引发了一系列的误导,人类已经站在了顶峰,至少在地球上,没有其他生命可以凌驾其上。这种盲目,之前已经解释过,所以不多说了。
                              但是和尚避开了我们的思考方式,而是将人类视为生物界的一环,而人类这一环已经膨胀到了临界点,从而威胁到了整个地球,那么自然而然就成了必须削弱的一环。
                              而人性的丑恶也同时到达了最大值,暴露出来的重重罪孽,也罄竹难书。
                              和尚也就是在这种思考中纠结无比,他必须承认自己身体流淌这罪孽,手上流着鲜血,同时还要忏悔自己眼见的,日复一日的原罪。
                              这样的反人类,在我们眼里,肯定是不能接纳的。
                              但是,人类,真的不能反么?
                              显然,某一点,楼主支持他,反思,是必要的。
                              但是蛮不讲理的全盘推翻,恐怕……
                              虽然和尚也付出了努力,但是更多的,不是责任,而是一种好奇心驱使,还有就是和敏夫之间的较劲,两者的对话已经暴露他们的理念南辕北辙。
                              “不想脏了自己的手”这句话的反复强调,已经是和尚亲口承认的,“我的手已经脏了。”
                              因为人反复提及的东西,往往是自身欠缺的。这一点之前有提到过,不再赘述。
                              广义上的尊重生命,这一点,和尚确实可以引发某些人群的共鸣,值得提倡,但只是无限的推进,就会引发弊端,而这个弊端,恰恰是招徕厌恶的原因,你究竟把人放在那一个位置?
                              和尚的定义,楼主比较唐突的估计——人,只是生物,而非霸主。
                              那么如何解释和尚为何帮助沙子,就容易了,沙子在他眼里,也是生命,而且和人类平起平坐,谈不上高贵低劣,这一点其实可以理解吧。
                              毕竟尸鬼是少数群体,而且不一定非要杀人才能活下去,即使杀人维生,也不过是充当人这一物种的食物链上一级罢了。在他看来,没什么障碍。反正自己都不怕死,那么也不会怕别人死了。
                              未完待续。


                              IP属地:广东100楼2014-12-11 22: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