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水吧 关注:24,486贴子:315,375

论『三元玄空法』之立局大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诀:乘龙诀
乘者、骑也、坐也!龙前行而坐在其中。
这只是借喻,并不是真正骑龙。
因真正的骑龙,穴位是骑在龙脉上。
穴位若是骑在龙脉上,便是凶穴,
必定是丁财两败的破局。
口诀是「以山为坐」,相对的另一方为向。
因山主阴,水主阳。山主静,水主动。
立向以阴为坐,以阳为向。
如有两山皆近宅前,则以较大的山为坐。
如有两山高度大小皆一样,则以较近宅前的山为坐。
山以大为坐,以在宅内望见计大小。
第二诀:止龙诀
古诀:「气乘风即散,界水则止。」
任何龙脉,遇海、大河、湖、泊会立即停下。
而只有界水(真水),才可以为向,来龙为坐。
口诀是「以水为向」,相对的另一方为坐。
因山主阴,水主阳。山主静,水主动。
立向以阴为坐,以阳为向。
如有两水皆近宅前,则以较宽阔的水为向。
如有两水阔度大小皆一样,则以较近宅前的水为向。
水以阔大为向,以在宅内望见计大小。
第三诀:截龙诀
古诀:「气乘风即散,界水则止。」
气乘风即散,所以阔大的路,可以截龙气。
但横路只可截龙气,龙气仍然未停,因只有真水才可界龙气。
但如无龙脉与界水定立向,则以横路为向。
口诀是「以路为向」,相对的另一方为坐。
因山主阴,路主阳。山主静,路主动。
立向以阴为坐,以阳为向。
如有两路皆近宅前,则以较宽阔的路为向。
如有两路阔度大小皆一样,则以较近宅前的路为向。
路以阔大为向,以在宅内望见计大小。
第四诀:虚龙诀
古诀:「气乘风即散,界水则止。」
气乘风即散,所以有气流动,即可以为向。
虚者,无遮挡也,如明堂、花园、平地、停车塲。
所以,如无龙脉、界水与横路定立向,则以明堂为向。
口诀是「以虚空为向」,相对的另一方为坐。
因山主阴,虚主阳。山主静,虚主动。
立向以阴为坐,以阳为向。
如宅外有两个花园,则以较宽阔的花园为向。
如有两个花园大小皆一样,则以较近宅前的花园为向。
花园以阔大为向,以在宅内望见计大小。
第五诀:气龙诀
古诀:「气乘风即散,界水则止。」
气乘风即散,所以有气流动,即可以为向。
气口壹星栽福柄,来去二口死生门。
气口即大门,即以大门为向。
所以,如无龙脉、界水、横路及明堂定立向,则以门为向。
口诀是「以气口为向」,相对的另一方为坐。
因山主阴,气口主阳。山主静,气口主动。
立向以阴为坐,以阳为向。
【阴阳动静探龙诀】:共有五诀。
口诀:『乘、止、截、虚、气。』
用法:如有山,则以山为坐。如无山为坐,则以水为向。
如无水,则以路为向。如无路,则以明堂为向。
如无明堂,则以门为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1-09 00:15回复
    这才是真玄空高人!二楼抢坐听,并且捞经验,一举三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1-09 08:03
    收起回复
      楼主辛苦了!顶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1-09 08:45
      收起回复
        五诀齐备,定向无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1-09 08:55
        收起回复
          先生讲学。坐下认真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1-09 10:18
          收起回复
            顶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1-09 12:37
            收起回复
              学习来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1-09 16:28
              收起回复
                想学的速度复制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5-01-09 19:50
                收起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1-09 21:49
                  收起回复
                    学习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5-01-09 23:02
                    收起回复
                      顶贴捞经验!


                      IP属地:广东12楼2015-01-10 00:05
                      收起回复
                        赞一个,顶帖学习来鸟……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5-01-10 20:46
                        收起回复
                          已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1-12 23: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