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风云问鼎吧 关注:36贴子:69
  • 10回复贴,共1

战国初年宋国纪年考、皇喜非宋君剔成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战国初年宋国纪年最为混乱,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虽纠正了部分《史记》纪年混乱,但关于宋国纪年仍遗留不少错误。另外也讨论下我关于宋君剔成身份的看法。


IP属地:湖北1楼2015-03-25 16:23回复
    《系年》:“楚简大王(楚简王)立七年(前422年),宋悼公朝于楚,告以宋司城(立皮)之弱公室。王命莫敖阳为率师以定公室,城黄池,城雍丘。晋魏斯、赵浣、韩启章率师围黄池,[之童]迵而归之于楚。二年(前421年),王命莫敖阳为率师侵晋,拕(夺)宜阳,围赤岸,以复黄池之师。魏斯、赵浣、韩启章率师救赤岸,楚人舍围而还,与晋师战于长城。楚师无功,多弃旃幕,宵遁。”
    由《清华简·系年》可知楚简王七年即前422年(《系年》记载的楚简王元年、楚声王元年比《史记》记载的晚3年),宋后昭公死,共在位47年(前468年—前422年),《史记》对其在位年数的记载还是正确的。
    《清华简·系年》记载:“楚声桓王即位,元年(前404年),晋公止(晋烈公)会诸侯于任,宋悼公将会晋公,卒于鼬。”
    据此可知宋悼公卒于前404年,其在位时间为前421年(宋悼公元年)—前404年,共计18年,与《竹书纪年》记载相符。则宋休公元年为前403年,前385年被韩文侯俘获的宋国国君当是宋休公,并非杨宽推测的宋悼公。
    综上,整理后的战国初年宋国年表如下:
    宋景公前516年—前469年,在位48年
    宋后昭公前468年—前422年,在位47年
    宋悼公前421年—前404年,在位18年
    宋休公前403年—前385年,在位19年


    IP属地:湖北3楼2015-03-25 16:31
    回复
      2025-07-28 14:30: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来谈谈所谓“皇喜即宋剔成君”,这种观点流传甚广,维基百科、百度百科都加以采纳,但我不敢苟同。


      IP属地:湖北4楼2015-03-25 16:34
      回复
        《竹书纪年》记载:“宋剔成肝废其君璧而自立。”这里剔成肝所废之君乃宋桓侯(名辟兵,《史记》误以其名作其谥号,称“宋辟公”)。另据《魏世家索隐》记载:“(魏)惠成王十四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厘侯(即韩昭侯,韩灭郑而迁于郑,所以韩又称郑,与魏国迁都大梁之后魏又称梁同理)来朝。”魏惠王十四年即公元前356年,可见此时宋桓侯(即《史记》中的“宋辟公”)尚在位,其被废当是前356年以后的事。剔成肝属于宋国公室的戴族(宋戴公之后),废宋桓侯自立,故《韩非子》称“戴氏取宋”。《史记》则误以为剔成肝是宋桓侯(宋辟公)之子。
        然而《韩非子》又记载“皇喜与戴驩争权,遂杀宋君而夺其政”,此处的皇喜是战国时期宋国司城,字子罕,故称“司城子罕”。春秋时期宋国司城乐喜也字子罕,故宋国先后有两个“司城子罕”。春秋时期的司城子罕(乐喜)在宋平公时期(前575年—前532年)为卿,事迹见于《左传》,《吕氏春秋》称其“以仁节终其身”。战国时期的“司城子罕”(皇喜)事迹则相反,是弑君篡权的乱臣。学界很多人都认为“剔成”为司城之转音,故“剔成肝”即“司城子罕(皇喜)”。但深究各种古籍,此说法似乎过于武断。


        IP属地:湖北5楼2015-03-25 16:35
        回复
          第一,《纪年》称“宋剔成肝废其君璧而自立。”,而《韩非子》称“皇喜与戴驩争权,遂杀宋君而夺其政”。则一废一弑,二者不同。
          第二,《史记 邹阳列传》云:“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则可知皇喜(司城子罕)与墨子为同一时期的人。墨子仕宋当在止楚攻宋(即墨子阻止公输般为楚造云梯攻宋之事,详见《墨子》)之后,此时宋国国君乃是宋后昭公。由此可见,皇喜为宋国司城时宋国国君是宋后昭公(前468年~前422年在位),并不是被剔成肝废掉的宋桓侯(约前384年~前356年以后)。
          第三,据战国楚简《系年》,有“楚简大王(楚简王)立七年,宋悼公朝于楚,告以宋司城[立皮]之弱公室。王命莫敖阳为率师以定公室,城黄池,城雍丘。”记载。据《史记》、《世本》,宋悼公乃是宋后昭公之子,《系年》中所载的“简大王立七年”即前422年(《系年》记载的楚简王、楚声王元年皆比《史记》记载的晚3年),此年正是宋后昭公的卒年,与《史记》记载宋后昭公在位47年相合。由这段简文可知,宋后昭公之死并不像《史记》记载的那样平常(《史记》记载:昭公四十七年卒,子悼公购由立)。而且这里提到了宋悼公特地到楚国以“司城[立皮]之弱公室”告楚王,楚简王于是发兵帮助宋悼公“定公室”。这里所谓的“司城[立皮]之弱公室”极有可能就是指《韩非子》记载的司城子罕(皇喜)与戴驩争权而弑君之事。
          第四,谥法“恐惧从处曰悼”,如晋悼公、楚悼王,其前一君(晋厉公、楚声王)皆被弑,则宋悼公之前的宋后昭公极有可能被弑。加上上一条的论述,弑宋后昭公者当为皇喜(司城子罕)。
          综上,皇喜(司城子罕)疑是宋后昭公(前468年~前422年在位)时人,其所弑的宋君应是宋后昭公。而剔成肝所废的宋君是宋桓侯(约前384年~前356年以后),之后剔成肝自立为宋君。剔成其人,当为戴族,至其弟康王朝,宋国大夫多为戴族,《孟子》有宋大夫戴不胜、戴盈之。故剔成自立,史称“戴氏取宋”。而戴族至战国时,华氏已灭,乐氏或许尚存,皇氏犹在。剔成究竟是乐氏还是皇氏,无法下定论,我个人认为剔成为皇氏的可能性更大。总之,皇喜、剔成二者年代、行事皆异,当不是同一人,所谓“剔成肝”即“司城子罕”的说法有误。


          IP属地:湖北6楼2015-03-25 16:52
          回复
            考据辛苦了,欢迎你!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3-26 02:01
            回复


              8楼2015-03-26 22:06
              回复
                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4-04 15:06
                回复
                  2025-07-28 14:24: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最近在做宋国的世系,我也觉得剔成可能是皇氏。不过我打算把戴驩归入乐氏。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8-04 17: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