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扫荡女真之后,又和王越北镇边疆。王越当年收复河套,军功盖世,当然也被那些“受屠戮的大臣”们排挤。处于赋闲状态。
王越跟汪直,英雄惜英雄,汪直全力支持王越复出,两人形成黄金搭档。成化十六年,蒙古本部鞑靼深入河套地,王越汪直收获线报,掌握了蒙古王廷所在地。
他们调动京营,大同精兵两万余骑,昼伏夜行二十七日至猫儿庄。时天降大风雪,王越汪直率精骑连夜奔袭至威宁海,敌寇犹未发觉,明军纵兵掩杀,获大胜。达延汗巴图蒙克(小王子)仅以身逃,达延汗的妻子,蒙古传奇女英雄满都海战死。此役后,王越功封威宁伯,成为明朝仅有的三位以战功封伯的文臣之一,汪直加食米四十八石。
此番大胜,乃是自永乐后,多年来,首次有明军能够深入蒙古境内作战。并且斩杀蒙古的实际统治者。如果汪直不是传说中的邪恶的特务太监,王越不被污蔑为阉党,他们的名字放在汉唐,那就是跟段颎,苏烈这样的不朽功勋并列的位置。
从那以后,黄金搭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扫项忠之流管理边防时的糜烂颓唐景象。明军边军变得骁勇善战起来,成化十七年,小王子埋葬了将他抚养长大,为他打下蒙古统一基础的妻子满都海。(满都海年纪大过巴图猛克汗差不多二十岁,满都海把他装在弓箭袋子里到处征战。为日后的蒙古重新统一打下了基础,也是蒙古最为出名的女英雄。所以巴图猛克汗,也叫做达延汗,才会有小王子的称号。)
小王子率部誓师,再次率领鞑靼部大军入侵,试图为女英雄,妻子满都海报仇。
然而王越和汪直在大同严阵以待,设好伏兵,战意盎然。蒙古军无论是士气,布阵,都处于下风。被明军击败,随后汪直和王越纵马出塞,追杀蒙古军至黑木崖等地,重创鞑靼军。论大同功加汪直食米三百石。太监无秩可升,只能加食米,以年十二石为一级,宪宗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前所未有,创有明一朝纪录。
成化十八年六月,在蒙古打击分裂找到找到信心,军心大振的小王子又来了。他率军大规模入侵延绥。汪直王越再次反击成功,打得蒙古大败而回,汪直再加食米24石。
此时,汪直已经久镇边疆,基本不在北京。大臣们趁机发难,大肆上疏攻击西厂。至于西厂第二次重开以后都干了什么,我上面已经贴了,有哪件事是做错的吗?
西厂关闭,汪直的部属都被裁撤贬谪。
但是大臣们还不满意,他们要的不仅仅是这样,他们攻击汪直和王越,并集中火力攻击排挤王越。王越最终被调离汪直身边,黄金搭档被拆散。
对于大臣们来说,这是个大好消息,大快人心,对于边疆军民来说,就见仁见智了。
汪直大部分时间都在边疆浴血奋战,战功赫赫,抵御外侮。更能深入敌境,远征蒙古。要知道威宁海子当年可是明英宗北狩待过的地方。
为什么明宪宗要在威宁海大胜之后,破纪录的嘉奖汪直和王越。就因为那曾经是大明国耻土木堡之败后,明英宗北狩时待过的牢地,蒙古鞑靼王庭所在地。
现在人人都记得土木堡,汪直王越威宁海横扫蒙古王廷倒是没人记得了。
汪直屠戮大臣,巩固权位?这是从何说起啊?汪直屠戮了很多女真人和蒙古人,大部分时间都在边境带兵征战,死在他手里的除了一个横行乡里杀人霸女的官三代杨华,还有别人吗?
说汪直屠戮大臣为祸天下,这跟秦桧说岳飞莫须有也差不太多了。
汪直威震边疆,战功赫赫,功绩默默无闻,倒是一些没来由的,莫名其妙的罪名成了污点。
王越跟汪直,英雄惜英雄,汪直全力支持王越复出,两人形成黄金搭档。成化十六年,蒙古本部鞑靼深入河套地,王越汪直收获线报,掌握了蒙古王廷所在地。
他们调动京营,大同精兵两万余骑,昼伏夜行二十七日至猫儿庄。时天降大风雪,王越汪直率精骑连夜奔袭至威宁海,敌寇犹未发觉,明军纵兵掩杀,获大胜。达延汗巴图蒙克(小王子)仅以身逃,达延汗的妻子,蒙古传奇女英雄满都海战死。此役后,王越功封威宁伯,成为明朝仅有的三位以战功封伯的文臣之一,汪直加食米四十八石。
此番大胜,乃是自永乐后,多年来,首次有明军能够深入蒙古境内作战。并且斩杀蒙古的实际统治者。如果汪直不是传说中的邪恶的特务太监,王越不被污蔑为阉党,他们的名字放在汉唐,那就是跟段颎,苏烈这样的不朽功勋并列的位置。
从那以后,黄金搭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扫项忠之流管理边防时的糜烂颓唐景象。明军边军变得骁勇善战起来,成化十七年,小王子埋葬了将他抚养长大,为他打下蒙古统一基础的妻子满都海。(满都海年纪大过巴图猛克汗差不多二十岁,满都海把他装在弓箭袋子里到处征战。为日后的蒙古重新统一打下了基础,也是蒙古最为出名的女英雄。所以巴图猛克汗,也叫做达延汗,才会有小王子的称号。)
小王子率部誓师,再次率领鞑靼部大军入侵,试图为女英雄,妻子满都海报仇。
然而王越和汪直在大同严阵以待,设好伏兵,战意盎然。蒙古军无论是士气,布阵,都处于下风。被明军击败,随后汪直和王越纵马出塞,追杀蒙古军至黑木崖等地,重创鞑靼军。论大同功加汪直食米三百石。太监无秩可升,只能加食米,以年十二石为一级,宪宗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前所未有,创有明一朝纪录。
成化十八年六月,在蒙古打击分裂找到找到信心,军心大振的小王子又来了。他率军大规模入侵延绥。汪直王越再次反击成功,打得蒙古大败而回,汪直再加食米24石。
此时,汪直已经久镇边疆,基本不在北京。大臣们趁机发难,大肆上疏攻击西厂。至于西厂第二次重开以后都干了什么,我上面已经贴了,有哪件事是做错的吗?
西厂关闭,汪直的部属都被裁撤贬谪。
但是大臣们还不满意,他们要的不仅仅是这样,他们攻击汪直和王越,并集中火力攻击排挤王越。王越最终被调离汪直身边,黄金搭档被拆散。
对于大臣们来说,这是个大好消息,大快人心,对于边疆军民来说,就见仁见智了。
汪直大部分时间都在边疆浴血奋战,战功赫赫,抵御外侮。更能深入敌境,远征蒙古。要知道威宁海子当年可是明英宗北狩待过的地方。
为什么明宪宗要在威宁海大胜之后,破纪录的嘉奖汪直和王越。就因为那曾经是大明国耻土木堡之败后,明英宗北狩时待过的牢地,蒙古鞑靼王庭所在地。
现在人人都记得土木堡,汪直王越威宁海横扫蒙古王廷倒是没人记得了。
汪直屠戮大臣,巩固权位?这是从何说起啊?汪直屠戮了很多女真人和蒙古人,大部分时间都在边境带兵征战,死在他手里的除了一个横行乡里杀人霸女的官三代杨华,还有别人吗?
说汪直屠戮大臣为祸天下,这跟秦桧说岳飞莫须有也差不太多了。
汪直威震边疆,战功赫赫,功绩默默无闻,倒是一些没来由的,莫名其妙的罪名成了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