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快成长吧 关注:31,861贴子:2,159,201

额(⊙o⊙)…真的假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亲吻孩子,从我做起。
家里有宝贝的要注意了:新的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疱疹性咽峡炎,得了以后高烧40度都不退,嘴里全是疱疹,疼的无法进食。医生警告家人,不要亲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低,这次病毒是大人通过亲吻,唾液飞沫传染的,孩子还小,尽量保护吧。希望病毒赶快过去!出份爱心传递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6-03 10:28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6-03 10:30
    收起回复
      2025-08-02 17:22: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亲了。戒口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6-03 10:31
      收起回复
        不是吧!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6-03 10:56
        收起回复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6-03 10:59
          回复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6-03 11:01
            回复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6-03 11:02
              回复
                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 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还可以利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6-03 11:03
                收起回复
                  2025-08-02 17:16: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6-03 11:03
                  回复
                    食疗方法:香蕉、佩兰、厚朴各3克,银花、连翘各5克,生大黄2克(另包),扁豆6克。将上药共研为粗末备用。
                    使用方法:将药末倒入保温杯中,加开水2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钟以上,首次服药20~30毫升,然后可小量频服,服药中可加白糖以调味,每天1剂。年长儿中药的剂量可按以上比例酌加;当发热症状减轻或大便次数超过4次时,可停用生大黄;体温持续不降者,可增加服药次数或酌加大黄的药量;呕吐者可加藿香5克、生姜3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薷、银花、连翘均有较强的抑制病毒的作用,并能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的病变,可抗炎症的渗出和增生,而且还有广谱抗菌作用。生大黄通腑泻热,具有良好的通便排毒作用。以上药物能使热毒表里双解,清上与泻热并行,使疱疹性咽炎患儿在短期内症状消失痊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6-03 11:04
                    回复
                      医师介绍说,造成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有许多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呼吸道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经常使用空调,并且将空调的温度调得过低,使儿童无法承受,进而造成热伤风,导致病毒感染。比如,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等,它所导致的疾病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1-7岁的小儿。临床表现为哭闹、拒奶、持续发热、咽部疼痛、流涎。主要症状表现在咽部,初起时咽部充血,咽峡部(扁桃体、软腭及悬雍垂上)可见散在的约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有红晕,2-3天后逐渐扩大后破溃,形成溃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6-03 11:05
                      收起回复
                        并发症
                        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咽部疼痛,影响吞咽。婴幼儿患病,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有时伴有发热.检查咽部疱疹多发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6-03 11:07
                        回复
                          烦死了,一看到这些稀奇古怪的病我就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6-03 11:2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6-03 11:30
                            回复
                              2025-08-02 17:10: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HaiTanghappy 好可怕啊
                                  上英语课,老师问小明发射用英语怎么说?
                              只见小明沉默了很久,认真的对说“biu ~”
                              老师:你出去。。。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6-03 11: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