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的“1211”中的第一个“1”就是指一根琴弦。琴弦象人的声带,每个人都有声带,就连哑巴也是有声带的,但人的声音是千差万别,没有会完全相同的,为什么?主要是声带的差异,当然还有口胸腹等共呜腔的差异。要成为歌唱家,一个重要的先天条件就是父母给的好声带。同理,具有一定韧性、弹性和强度的细而长的物体都可作琴弦,绷紧后拨动它都会振动发声,但声音的音量、音色也会有千差万别,所以制琴人作为琴的“父母”,就要给琴配上好的“声带”为其成为琴们中的“歌唱家”创造先天条件。据资料所说,最早的独弦琴就是竹筒做的,琴弦就是从竹筒表层撕出的一根竹丝,后来丝绳牛筋尼龙等有更强韧性的材料都可能用来做过琴弦,到现在都还没统一。据说越南人多用铁丝做弦,我国独弦琴爱好者多用扬琴28-30号弦,但象二胡提琴弦一样用纸袋装的杨琴弦长度不够用,一般是用象钓鱼丝一卷卷的,根据琴的长度自己剪断。不过我试过杨琴弦和古筝弦,根据空弦定调所需,选用古筝6-10号弦,觉得古筝弦声音更柔和一些,经分析估计,这是因为古筝弦外缠的尼龙丝能抑制一点裸钢丝的金属声和拨片的摩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