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
佛陀告诉天藏大梵天说:
“复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恶行,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比丘虽破禁戒,行诸恶行,而为一切天、龙(八部众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识,示导无量功德伏藏。
如是比丘虽非法器,而剃须发披服袈裟,进止威仪同诸贤圣;因见彼故,无量有情种种善根,皆得生长。又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依我 (佛) 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我尚不许转轮圣王,及余国王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后略)。
如是破戒恶行比丘,一切白衣(信众——居士)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佛)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
释迦牟尼佛也在过去世曾因为对一比丘怀嗔恨而堕到过地狱。在《诸法无行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往昔作法师时,由于对正行比丘心怀恶心而堕阿鼻大地狱九百千亿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七十四万世常被诽谤。若干百千劫乃至不闻佛之名字。后出家学道而无志乐。于六十三万世,常反道入俗。后于净明佛所出家入道,殷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千万亿岁中乃至不得柔顺法忍,无量千万世诸根闇钝。
以大乘佛法而言,连对草木瓦砾等无情都不能起嗔心,何况轻毁修离欲善法的出家人?破戒比丘以其初发心出家的功德,仍然超胜百千万亿的在家人。犹如金制的容器虽然破漏,但却远胜完好的木制容器一样。
佛金口亲宣,他的出家弟子纵然毁禁破戒,也仍然超胜一切世间外道。出家人纵然破戒,由于身着如来袈裟,又与清净梵行者同住,且经常闻思三学圣教,所以很容易发起惭愧而忏悔罪业改往修来。如同一健足之人偶有不慎跌倒于地,但会马上起来,在家人却并非如此。
经中还说出家人纵然堕地狱,也如拍球入水,刚下即起,而在家人却如石沉水,极难升起。因此奉劝有缘者,千万不可毁谤如来教下的僧宝众,如对自己的恶心恶行不加以遏制,当来业报成熟时可能连如来都会毁谤。由此谤僧、毁僧、恼害僧人的身口意恶业,当于万万劫中沉沦于三恶道而难有出期。
《赞僧功德经》云:
纵使欲火炽烧心,玷污尸罗清净戒,
不久速能自忏除,还入如来圣众位。
如人暂迷失其道,有目还能寻本路,
比丘虽犯世尊禁,虽然暂犯还能灭。
如人平地蹶脚时,有足还能而速起,
比丘虽暂缺尸罗,虽犯不久还能补。
佛陀告诉天藏大梵天说:
“复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恶行,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比丘虽破禁戒,行诸恶行,而为一切天、龙(八部众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识,示导无量功德伏藏。
如是比丘虽非法器,而剃须发披服袈裟,进止威仪同诸贤圣;因见彼故,无量有情种种善根,皆得生长。又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依我 (佛) 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我尚不许转轮圣王,及余国王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后略)。
如是破戒恶行比丘,一切白衣(信众——居士)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佛)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
释迦牟尼佛也在过去世曾因为对一比丘怀嗔恨而堕到过地狱。在《诸法无行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往昔作法师时,由于对正行比丘心怀恶心而堕阿鼻大地狱九百千亿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七十四万世常被诽谤。若干百千劫乃至不闻佛之名字。后出家学道而无志乐。于六十三万世,常反道入俗。后于净明佛所出家入道,殷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千万亿岁中乃至不得柔顺法忍,无量千万世诸根闇钝。
以大乘佛法而言,连对草木瓦砾等无情都不能起嗔心,何况轻毁修离欲善法的出家人?破戒比丘以其初发心出家的功德,仍然超胜百千万亿的在家人。犹如金制的容器虽然破漏,但却远胜完好的木制容器一样。
佛金口亲宣,他的出家弟子纵然毁禁破戒,也仍然超胜一切世间外道。出家人纵然破戒,由于身着如来袈裟,又与清净梵行者同住,且经常闻思三学圣教,所以很容易发起惭愧而忏悔罪业改往修来。如同一健足之人偶有不慎跌倒于地,但会马上起来,在家人却并非如此。
经中还说出家人纵然堕地狱,也如拍球入水,刚下即起,而在家人却如石沉水,极难升起。因此奉劝有缘者,千万不可毁谤如来教下的僧宝众,如对自己的恶心恶行不加以遏制,当来业报成熟时可能连如来都会毁谤。由此谤僧、毁僧、恼害僧人的身口意恶业,当于万万劫中沉沦于三恶道而难有出期。
《赞僧功德经》云:
纵使欲火炽烧心,玷污尸罗清净戒,
不久速能自忏除,还入如来圣众位。
如人暂迷失其道,有目还能寻本路,
比丘虽犯世尊禁,虽然暂犯还能灭。
如人平地蹶脚时,有足还能而速起,
比丘虽暂缺尸罗,虽犯不久还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