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0日漏签0天
mathcad吧 关注:5,361贴子:28,17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9回复贴,共1页
<<返回mathcad吧
>0< 加载中...

应徐州朋友的要求,编了一个“±”运算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朱老剑客
  • 主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呵呵,可能和书本上看到的公差样子不太一样,在MC的数值计算中结果就是结果,不能像书本上那样给出 1±50%这样的结构。


  • 朱老剑客
  • 主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另外,最近一年的工作都安排满了,特别忙,真是会疏于来MC吧,各位如果有问题还是在这里提,我感觉吧友氛围很好的。如果有类似的编一个小自定义函数之类的要求(这种基本功能函数,免费——复杂的函数要收费,¥30000起),请来信吧:
zhu_xinyan@yeah.net


2025-07-30 04:37: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loupoo2
  •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我的概念中,公差并不是运算符吧,而是像单位一样的一种特殊符号,应该有国家标准,其实要实现国标这样的是很简单的事情。卖程序是要承担风险的,而且也有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不会提供具体工程程序,只提供问题的解答,我们的都是内部使用,因为只有理解他的人才能正确应用,免得损失国家财产。


  • 朱老剑客
  • 主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嗯,如果非要用±进行运算呢?特殊要求咱们就得特殊对待么。
很多工程计算都可以公用的,有一个通用的计算流程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项目改造改造,就可以发挥一些作用,提高效率,这多少也是件好事儿。
而且我对那种大套复杂的计算公式不感兴趣,如果根据定义来进行编程的话,在MC里大部分都可以做成很简单的算式。所以我对咱们MC吧拿一大套复杂公式来说话的话题也不感兴趣,我倒是很有兴趣计划在我退休之后把现在教科书上那些装逼的大公式都MC化,把那些玄而又玄的计算知识,根据原始术语的定义,把它们能简化到什么程度就简化到什么程度,本来大部分就都是中小学的数学计算么。
至于卖程序,我打赌没有人买,所以才¥30000起的,这是个周瑜打黄盖的故事。


  • 朱老剑客
  • 主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工程计算中的很多公式不是根据定义推导出来的,而是经验公式,所谓经验公式又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大量实验,然后进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的拟合公式;另一个是“老德国式的公式”,就是某个学术团体,比如说几个老钳工,通过自己实践摸索出来一个计算公式,天天用没发现什么问题,就发表出来等着挨砖,然后被其他厂子的钳工重复验证了一番,发现用起来还不错,这样日久就沉淀下来的公式,根本没什么道理,但就是好用。
这两种经验公式都是明显存在使用局限性的,加工螺丝用的公式就不能用在加工螺杆上,配钾肥的公式就不能用在配氮肥上,也因此会因为被滥用而存在工程隐患,但很多也是科学目前解决不了的,说着“把工程知识数学化”很轻松,实际上这比干工程要难得多了。
要说现在科学界都开始搞中微子了,但捕获中微子用的玻璃配方却是通过大量实验暴力破解出来的,想想感觉人类现在的科技离发达还真是差得很远呢。我大学的时候学的是计算化学,就是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加计算机编程那套东西,但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这门学科在材料界仍旧没什么影响,理论与实际之间的那道壁垒远没有被打通呢。
所以啊,我上面说的那些也有自不量力的成分啦。


  • loupoo2
  •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啊。
吧主涉及的领域我不熟,不过就我从事的土建行业,现在并不是经验公式的天下,现行的建设部交通部规范都是极限状态法来从事设计,规范建立的基础也都是按照所谓的四大力学理论来建立,很多东西都是由理论公式来完成的(这个公式并不是经验公式,当然也有通过试验并按概率取信区间来的公式),一个值的来龙去脉都有根据(也就是力学公式得出的),也不是完全编程能完成。规范之所以给出图表是因为以前工程计算不普及(也可以说人员素质不搞),它的图表也是有根据而且是通过力学公式计算来的也为了方便工程人员方便查阅,但有时候有些公式并没有解析解(典型的就是材料力学、弹性力学高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就通过试验并按照概率理论得出材料取值的一个安全系数。
关于教科书公式解释不清楚是因为涉及到很多人员,其中的大部分人员是只要结果就可以满足这部分人员的需求,公式的过程前人已经给出了理论证明。前面我也说了有些公式是没有理论解析解的,只有公式证明过程和近似解。有些有解析解但是也会给出近似解,因为那个解析解大部分是无穷次多项式的通解,按照工程性质,取多项式前几项足可以满足工程需要,一般我计算解析解也是给出起前几项的近似。
我也并不是说用计算软件就可以计算一切,但起码你用到一个数值的来历你得有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根据应该就是理论公式吧,别人才不会质疑。
以上都是个人意见哈。没有任何的指导价值


  • 朱老剑客
  • 主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挺好哈,这种闲聊才是最好的,我说过,大概意思是“在MC吧里只谈MC是二傻子的行为”。
另外我觉得“只相信解析解”也是个二傻子的行为,我记得原来说过MC的思维方式,有些概念和我们一直接触的数学和工程计算很不一样,我感觉是要脱胎换骨的改造三观的。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9回复贴,共1页
<<返回mathcad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