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带着设备外出一次,本想看看便宜器材能出什么片子,结果高估了赤道仪的精度,浪费了好多照片,导致好多天体都只有几十分钟的曝光。下面上参数:M51:15分(就是看看大小)。M97M108:约40分。M31:约40分(可怜的赤道仪调试的牺牲品)。M42:约100分。US10:60分(很惊讶还能拍到彗尾,本以为已经远去)。M3(唯一一个用Q5试拍的东西,横纹太大了,约20分,15s单张,gain80吧,gamma1)。其余都是100s单张iso1600,400D。(感觉著名亮目标如M42,M31,M81想拍好好难啊)这种片各位大神就忽略就好。像我一样没钱买好设备的可以借鉴一下,eq-3铝架,信达130650摄影版(只是为了便携)不算相机总共才2800多,所以想入门天文摄影其实门槛没那么高,很简单的设备就可以。目前有几个问题,步进电机会受温度影响产生转速的误差么?eq-3用极轴镜对好极轴3分钟曝光托线正常么?横纹这种问题如何通过软件去除?还有就是有没有程序能够将托线的星点近似复原?(感觉这个和烦卷积算法差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