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收藏官吧 关注:1,012,984贴子:1,047
  • 4回复贴,共1

银器变黑和身体健康与否没有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银器近年来成为收藏领域中值得关注的门类,一些造型和品质俱佳的在市场上很难寻觅。
喜欢杂项收藏的可能会购藏一些银簪子、银壶之类赏玩,但是,如果您非常热爱银器,可以考虑成套、成体系去收藏。

清 錾刻花卉烧蓝银镯 (一对)


IP属地:贵州1楼2016-03-25 14:24回复
    国内
    A 历史及地域特征
    我国旧银器一般可分为银器物和银饰物两大类。银器制作最早出现在商朝,到了西周,银器制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的银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已经有了金银镶嵌的工艺。
    唐代人对银有着狂热的喜爱,当时的银器数量可观,制作工艺也达到高峰;宋时银器从宫廷走向民间;元代时间较短,存世的银器也不多;明清两代,中国银器的制作技术不仅在质量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在工艺上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技法,这个时期所制作的银器,精致、端庄、典雅,其器型也更加多姿多彩。
    比如首饰挂件、实用器皿等,深受皇室贵胄和庶民百姓的喜爱。仅儿童胸前银牌、银锁上就有“喜上梅梢”、“天官赐福”、“状元及第”、“五子登科” 、“金玉满堂”、“长命百岁”等图样,无不象征着吉祥,寄予着美好的祝愿。
    山东、河南产的银饰比较浑厚质朴,山西的银饰构思巧妙又良工精制,福建一带的则繁复细腻,江浙出产的性质典雅;此外,一些少数民族的老银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和青睐。

    光绪年贵州官炉造“黔宝”银饼


    IP属地:贵州2楼2016-03-25 14:26
    回复
      若碰到品相完美无缺的银制品,应当心。一般模具仿品材质为仿银合金,质硬,份量不“压手”,年代久远的“包浆”做不好,细部观察不见手工刻痕迹,或不易磨损处刻痕也不清晰,此类大多还有“足纹”、“足银”、“××银楼”地域名等字号,实为欲盖弥彰之举。
      总体而言,如果不是遇到特别精美的特别到代的宫廷类器物,不建议购藏。当然,如果只是想买几件玩玩,哪怕买到工艺品也不难过,那么您随意。

      唐 公元7世纪-公元10世纪 银壳孔雀海兽葡萄镜
      欧美
      在国外,最奢华精美的皇室宫廷重器一般在博物馆和贵族世家手上,普通人极少有机会收藏。在海外拍场上能够遇到的品质极高的银器的概率也不是很高。另一方面,比如法国的早期银器因大革命毁损很多,流传下来的也比较少。

      工藤延年造饕餮纹龙纹玉盖银壶


      IP属地:贵州3楼2016-03-25 14:27
      回复
        2012年北京匡时春拍 成交价184万
        市场上最多见的欧洲日常用银器大件一般是茶壶,咖啡壶,烛台,啤酒杯四类,而且都有根据样式装饰分出完整的时代演变风格和制作年代,小件就是刀叉勺,烟盒,调味瓶,夹子,镜子,化妆盒之类,再加上现在海外购物,诸如eBay之类的二手网站非常便捷,初入门者有这些资源已经非常足够了。

        8世纪 银鎏金錾刻花卉纹奓斗
        2015北京保利秋拍 成交价253万
        老藏家在欧美老银器的收仍藏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多看知识点才能少走眼哦)
        1
        看国家与含银量
        近代生产银器水平最高的国家是英国,法国,丹麦,美国。
        要特别注意银器的含银量,比如英国一般是92.5%,俄罗斯是84%,德国是80%或90%。
        2
        看品相优劣
        欧美老银器上一般都有很多标识,可以反映出银器的很多信息,包括银含量,官方检测标识,年份,税标,城徽或族徽等信息。
        3
        看存世量
        当然越少升值空间越高。
        4
        看历史
        在欧洲,银器的制作始终与整个社会的艺术风格相连,从早期带有宗教色彩的哥特式,到律动的巴洛克式、奢华的洛可可式等等,艺术风格突出的银器无疑是一个时代文化和艺术水准的缩影,这样的古董银器也更具收藏价值。

        九世中川净益造岚山通天之雕丸形纯银银壶


        IP属地:贵州4楼2016-03-25 14:29
        回复
          辟谣
          Tips1:银镯子越戴越黑,是身体不好?
          银镯子越戴越黑和身体好坏并没有关系,佩戴银饰品可以吸收身体毒素这种说法也不靠谱。
          银的化学性质较稳定,抗腐蚀能力也较强。但空气和其他自然介质中的硫、硝酸和氧化物对银都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能让银变色的是硫,银可与硫离子生成黑色的硫化银。银首饰佩带时间长了银首饰表面可能就会形成一层硫化银。

          Tips2:银针能试毒?并不能!银杯子有益身体健康?不一定!

          砒霜中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也就是说,银针试毒的方法实际上是检测出了砒霜中的含硫杂质而已,并没有检测出砒霜本身。银针探毒在古代的成功应用纯属巧合。

          微量银离子有杀菌作用,用银器皿盛放东西不容易坏,但也不是有益无害的。其原理是,银在水中可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能吸附水中细菌,并逐步进入细菌体内,使它的催化剂—脢系统封闭、失活,使细菌失去代谢能力而死亡。日常生活中使用银餐具、银首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人体健康。但是,银本身是重金属,多了会中毒。


          IP属地:贵州6楼2016-03-25 14: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