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吧 关注:531,818贴子:19,208,667
  • 6回复贴,共1

清明三论之经世致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3-31 07:33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3-31 07:33
    回复
      2025-08-02 00:13: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它不象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3-31 07:34
      回复
        以下这几段是本人所写时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3-31 07:35
        回复
          昨夜花了一个半小时整出来,往后几天有空还要写,欢迎关注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3-31 07:3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3-31 07:3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3-31 1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