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3,517贴子:6,162,480

回复:【书痴】自己的读书记录,书评+摘抄+书讯,愿意结交每一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加油,楼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4-23 08:39
收起回复
    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4-23 09:02
    收起回复
      2025-08-03 10:10: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午刚读完一本读史札记 清王朝的覆灭 ,是一本老书了,八几年出版的,现在书都有点泛黄。读书的过程,不免让人感到憋气,割地、赔款、出卖主权,但这就是现实,你不行,别人就欺负你,基本上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再想想我们近一百年,真是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6-04-23 09:43
      收起回复
        水瓶路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04-23 21:55
        收起回复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书评2】如果按照近代美学学科的奠基人鲍姆嘉通的说法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本身。那么宗白华这本书本身就可以是研究对象。因为他的文字具有一种性灵美,文字在静默里吐露光辉。
          相比于西方系统的美学论著,比如布洛瓦的《诗的艺术》、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宗白华的散步显得很随意,就像庄子在闲庭信步间,观察自然万物然后形成感悟一样。更适合入门级别的人看,所以有意窥探美学的朋友,又不想一上来就看系统长篇大论,我建议你们读读这本《美学散步》,甚至朱光潜的那本《西方美学史》都有点过于系统。
          宗白华的论著不是很多,以我的目力所及,除了1984年出的这本书,再就是九十年代的《宗白华全集》和《艺境》。
          全书共有22篇论文,涉及了中国古代的诗论,绘画与诗的分界,诗画的空间意识,音乐美,建筑艺术,敦煌壁画,罗丹雕塑,康德美学思想(这与他在德国留学的经历分不开),以及宗白华美学的根底意境都有独到的见解。宗白华一生的见解精华基本都囊括了。作为入门的书籍,趣味性是不用怀疑的。
          因为意境在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中是核心,所以我就以宗白华的“意境”来聊聊他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1943年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我认为在中国美学界是一个里程碑。就是他把意境置于中国美学的核心地位。在人生境界第四层学术境界与第五层宗教境界之间,开通一新的境界—艺术境界。并且说艺术境界主于美。石涛说过“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就好比诗人,面对山川,他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山川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意境。在这一点上宗白华受到叔本华的影响,不去做唯物唯心之争,打破了主客体不能发生生命交融。而艺术的境界,是使宇宙与心灵净化,又使宇宙与心灵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下体味宇宙的深境。进而宗白华提出中国以审美境界替代宗教境界,甚至于中国传统的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是打通的。
          宗白华说艺术境界是产生于“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无疑是全书的心脏,因为作者无论以画论诗、以诗论画;以乐论诗 、以诗论乐;以音乐论建筑、以建筑论音乐;以书法论绘画、以绘画论书法;以音乐建筑论舞蹈 ,以舞蹈论音乐建筑。即使是讲到西方美学理论,如希腊艺术理论中的模仿自然,还是康德的批判,也会做中西对比,从而凸显出“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所以这一篇理应先读,会有助于把握全书主旨。
          【2016年4月25日】


          IP属地:辽宁26楼2016-04-25 17:28
          收起回复

            【摘抄】
            拥有这样的书,竟让我油然而生莫名的罪恶感。它那光可鉴人的皮装封面,古雅的烫金署名,秀丽的印刷铅字,它实在应该置身于英国乡间的一幢木造宅邸;由一位优雅的老绅士坐在炉火前的皮制摇椅里,慢条斯理地轻轻展读。。。。。。而不该委身在一间寒酸破公寓里,让我坐在蹩脚旧沙发上翻阅。
            这是意见活脱从狄更斯书里头蹦出来的可爱铺子,如果让给你碰到了,不爱死了才怪。
            来信时多写些伦敦的事物—地铁,巷弄胡同,古宅大院。。。。。。随便什么都好,写仔细点儿。告诉我骑士桥长什么模样,此刻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科茨的《伦敦组曲》。。。。。。听起来是多么绿意盎然,雄壮典雅。
            一拆开包装,《爱书人文选》款款现身—镶金边的皮面,上金漆的上书口。。。。。。轻而易举勇夺“我的藏书选美”的后冠,连首版德《大学论》也甘败下风。它看起来如此清新,纯朴,宛若从未遭染指—不过我知道,它的确曾被频繁地悉心翻阅过:因为一打开书页,总会落在某几个特定的段落,冥冥之中似有前任书主的幽灵引导我,领我来到我未曾徜徉的优美辞藻,例如特里斯特拉姆.项狄描述他父亲富丽堂皇的书房“架上罗列多善本,箧中广纳皆美卷。”
            就在那些自以为省下来的时、空缝隙里,美好的事物大量流失。我指的不仅仅是亲笔书写时遗下的手泽无法取代;更重要的是: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谊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
            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身厮守的书,只须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
            我不知道,可能对我来说去或不去那儿已是无所谓了。我梦到那儿的次数太多了。记得许久以前,有个人对我说,那些去过英国的人,都能在那儿找到他最想要的东西。我告诉他我想去英国,是为了找英国文学。他说:“它们就在那儿。”
            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IP属地:辽宁28楼2016-04-26 20:27
            收起回复
              太长没人看
              以后改短小文章
              自顶


              IP属地:辽宁29楼2016-04-26 21:29
              收起回复
                坚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6-04-26 21:40
                收起回复
                  2025-08-03 10:04: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呃,,楼主,请问爱读书和爱喝酒有冲突吗


                  IP属地:广东32楼2016-04-27 21:19
                  收起回复
                    楼主,我现在大一,每天的生活都很无聊,学校管的严,但是感觉生无可恋一样,我想看点书充实哈自己,有什么书比较好呢?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04-27 23:04
                    收起回复
                      我跟楼主读书的喜好实在是一点交集都没有……给辛苦码字的楼主捧一个~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6-04-27 23:07
                      收起回复
                        挺好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6-04-28 21:14
                        收起回复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
                          余光中先生曾经翻译过一本《梵高传》,这本书曾经在台湾一印再印,这本书感动过无数的青年。蒋勋就是热泪盈眶的之一,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叫—《破解梵高之美》。可能是像年少时的这本书致敬,也可能只是单纯被梵高震撼。
                          梵高出生于荷兰新教牧师家庭,早年做过商行经纪人,还当过教区的牧师,那段时间他苦读神学,因为他想成为一名纯粹的传道者,神学对于年少的他来说是身体力行的基督救赎,所以我们看到他早期的素描—《哭泣的老人》、《吃马铃薯的人》,画中的矿工好像好像工作了一生,耗尽了所有的生命,但是却一无所有,梵高用画笔把这种绝望表达的让人心酸。
                          1887年,梵高来到了巴黎,接触到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这些对他的冲击很大。画风也为之一变,比如《唐基老爹》。梵高从昏暗的煤矿工人社区走出来,他的救赎梦想一下子使画面明亮起来。
                          之后的故事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了,或许是巴黎的气氛并不能尽情的发挥,或许天才需要宁静。于是梵高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这之后无论是燃烧的《向日葵》,还是星辰流转的《星空》,抑或是生命的挽歌《麦田群鸦》。
                          每一个灿烂的黎明,每一个山风吹拂过的麦田的清晨,每一条起伏的山峦,每一丝变幻的白云,每一颗流转的星辰。。。从他的画笔流出。
                          生前只卖出一幅画,逝世后100周年却有600万人在阿姆斯特丹大排长队等着他的画。梵高应该不在孤独。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
                          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是总有一个人,
                          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火,然后快步走过去,
                          生怕慢一点他就会被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
                          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
                          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气不接下气。
                          我结结巴巴的对他说:你叫什么名字。
                          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有了一切。
                          《梵高传:写给提奥的信》


                          IP属地:辽宁36楼2016-04-29 21:44
                          收起回复
                            很喜欢 逛书吧就是为了能遇见这样的帖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37楼2016-05-02 12:43
                            收起回复
                              2025-08-03 09:58: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已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6-05-02 17: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