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吧 关注:13,166贴子:157,259
  • 19回复贴,共1

来一发概念的随便碰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都拿着各自的概念在共同的交流空间撞来撞去,有些概念相近,易发生共鸣或赞同;有些概念相差甚远,易发生争执或对抗。只要角度一偏差,每人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一般的学术著作,开始总是要讲所研究问题的相关词的定义,这是十分必要的。在一般的随意探讨中,也只是各自概念的随意碰撞。有些人坚信自己角度看到的是真相,有些人知道有些人坚信自己角度看到的是真相;有些人把自己知道的有限概念作为现实存在的全部实相,有些人知道会有各种概念碰撞的各种可能,于是可以面对各种争议处于平和心态,这也是角度,层次和视野的问题。我不知道你怎么到达的那里,但我知道你可能会在那里,你已在那里,所以你站的位置,我也并不感到奇怪。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5-09 00:06回复
    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5-09 00:07
    收起回复
      2025-07-31 05:23: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时候,概念在碰撞,人与人在对抗,在试图说服。实质是在想改变对方的角度,他的真实意识是,“你到我这个位置来看看”。中途可能有人说“这都过不来,洒逼”。很多无意义的争吵就是,双方都立在各自的位置,坚信各自看到的实相,相互描述各自实相的样子。
      这只是个比喻,虽凡是比喻,都有不妥之处,但也可窥见主要意思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5-09 00:25
      收起回复
        所以,楼主在网络和生活中,不喜辩论。随意的辩论,一般都是奇形怪状,趣笑盎然的。严格的辩论,确实是有序有理得多。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5-09 12:14
        回复
          悖论。
          对立与统一。
          无为而无不为。
          没有辨,却也在辨。
          有愿望,但并不期待结果。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5-09 15:52
          收起回复
            现在,你的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很多事物对于你来说只是一面镜子,你发表的看法或言论只是你自己的投射,是你自己的影子。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5-09 21:49
            收起回复
              自己向外投射的越多,碰撞得就越多,反射回来的就越多,通过对认识的肯定,否定,及改进,人就越显丰满和成型,就像骨骼之上逐渐丰满起来的肌肉。通常所说的“经验造人”也是这个意思。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5-10 00:22
              回复
                标题输入有误,本意随意,非随便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5-11 20:53
                回复
                  2025-07-31 05:17: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共鸣和否决,都会固化原有的信念(所信,认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5-11 20:55
                  回复
                    给内容点个赞~~说的是事实,绝大部分人都一样,思想,角度或境界的提升,都是个逐步累积的过程~~~有句话“世界上最难的事有两件,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5-11 21:22
                    收起回复
                      其实每人心中对同一概念(字词)的显化、理解不一样
                      (当然理解之间有相近和相远的区别)。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贾宝玉形象。
                      表达与接收的实际过程:
                      概念、心中形象、心中意思 ——转化——→语言(文字),概念句子 ——表达——→接收语言(文字)、概念句子——转化——→心中概念、心中形象
                      两个转化的地方,连接两端的地方,都会出现偏差。这就是沟通的限度,表达的限度。通畅与否与两者对同一概念的认识理解有关。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5-12 00: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