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二帝国吧 关注:4,466贴子:44,982

德奥同盟的重要意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5-30 05:45回复
    俾斯麦于1879年缔结的德奥同盟无疑是德国外交的又一重大胜利,在新的外交形势下补充了自柏林会议和第一次三皇同盟解体(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德国没有对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扩张表示支持——而俄国的扩张实际却受阻于英奥等其他列强。德国确实维护了欧洲的势力均衡和和平,充当了协调大国之间关系的“诚实的掮客”,遏阻了欧洲可能爆发的冲突,并且在损失相对最小的情况下获得了相对最大的外交收益;但是副作用却是德俄关系的短暂恶化,和第一次三皇同盟的破裂)以来俾斯麦体系出现的空缺,使得这一最有利于德国的外交体系得到了新的发展,起到了一箭数雕的效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5-30 05:45
    回复
      德奥同盟实际上是俾斯麦给德俄奥三国之间乃至整个欧洲打造的一套新的外交连环锁,套在了欧洲列强的身上,使它们再一次形成对于德国最为有利的外交形势。就德奥关系而言,该同盟不仅仅在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一种相互保证(在表面上针对于俄国),更是俾斯麦对奥匈帝国的外交制约:柏林会议后奥匈帝国和法国(以及在柏林会议上失望的俄国)这些国家形成一个反德联盟(以借此恢复其在中欧的势力)的可能性被打散,并且奥匈帝国的外交落入了德国手中,没有德国的支持则奥匈帝国很难在中东欧与俄国发生冲突乃至爆发战争,德国在中东欧也形成了对奥匈帝国扩张野心的一大制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5-30 05:46
      回复
        对于德俄关系而言,德奥同盟还推动了三皇同盟的重建,更是使中东欧局势向对德国最有利的方向发展。俾斯麦有意无意地使得德奥同盟一开始就泄露给了俄国,使俄国在看到这一同盟(还有俄国在国际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国的欢迎)之后,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外交劣势和德国在对于自己外交利益的重要性,不能放弃与德国的关系,而主动向俾斯麦告饶,希望恢复三皇同盟。俾斯麦当然对此非常满意,他私下里向俄国人“承诺”说,德奥同盟不过是使奥匈帝国孤立于其他列强的一种手段。然而对于反俄的奥匈帝国,俾斯麦则借助英国格莱斯顿(此人在选举中曾对奥匈帝国进行尖锐的批评)于1880年的当选,使得奥匈帝国相信其反俄政策无法得到英国的支持,并让其明白继续与俄国对抗下去只能使自己落入外交劣势,而说服这个国家接受了重组三皇同盟的建议,并于1881年最终秘密地建立了第二次三皇同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5-30 05:46
        回复
          德奥同盟及其签署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又一次使得中东欧处于德奥俄三国的平衡之中,而这又促进了整个欧洲在“俾斯麦体系”下的势力平衡,以及局势的和平。它又一次催化了欧洲外交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对于德国相对最有利的形势。它并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德国“在俄奥之间选择了奥匈帝国”,俾斯麦在任期间从未在俄奥之间做出真正的选择,而是一直在维持它们乃至欧洲的平衡。而真正做出选择的是俾斯麦的继任者,经过了威廉二世及其政府数年失当的外交政策(如与俄关系的彻底断裂,使得国际关系渐被坐实,实际上就开始了德奥同盟或者三国同盟的变质),才使得这一同盟(于1882年发展为与意大利的三国同盟)发生了变质,由外交上的筹码变成了一个军事上的对抗集团,捆绑住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以为自己的外交政策服务的德国反而被这些国家所绑住,由德国的外交优势转化为劣势。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5-30 05:47
          回复
            俾斯麦的德奥同盟实际上是他的一种成功的外交平衡战略,其本身即隐含着修复德俄关系、建立第二次三皇同盟和平衡中东欧局势,以及保证欧洲“均势”下的和平的条件(与威廉二世时代大不一样)——正如一幅漫画所画,俾斯麦在天平的一端放进德奥同盟,而天平另一端的冲突和战争就被翘起。在这样的情况下,俾斯麦的德国则是德奥同盟所产生的外交效益的最大赢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5-30 05:4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5-30 05:49
              收起回复
                虽然我没研究过一战但是我还是想说,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可以说是两个死党也是基友。在一战期间和一战结束以后可以说奥匈帝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是难兄难弟啊,不过奥匈帝国这个基友并不怎么给力。因为在一战中,奥匈帝国实在是。。。。。。。。。


                IP属地:江苏9楼2016-06-10 07:29
                收起回复
                  意义深远


                  IP属地:福建10楼2016-08-20 10:02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8-21 22:46
                    回复
                      俾斯麦体系虽然是对德国最好的体系,但是本质上是非常脆弱的
                      这套体系根本上是要拉拢俄国和奥地利,孤立法国,同时保证不与英国交恶
                      但是要维持这个体系难度非常大,因为要控制和调和俄奥之间的矛盾,这就代表德国被拖入原本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巴尔干事务
                      而俄国在保加利亚问题上对德国一再索取,从根本上严重削弱了三国同盟的意义
                      俾斯麦一直苦心孤诣要维持跟俄国的关系,但是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野心让德国很难做
                      德俄关系的破裂其实在1880年代已经埋下伏笔
                      只能说如果威廉二世不解雇俾斯麦,可能靠俾斯麦超高的外交能力还能对情况有所控制,而不会让德国像后来一样完全陷入被孤立的状态
                      因为毕竟是俾斯麦一手打造了德国的外交体系,真正能够理解这套体系的也只有他一个人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8-27 18:58
                      收起回复
                        如果要了解德国从统一后到一战前高层们真正的想法,可以去看看Gone Astray这本书
                        这本书记载了威廉二世从10岁起的私人日记,完全表露了他和以他为代表的德国统治阶层的思想
                        里面详细地写了爷爷对他的影响,威廉一世告诉他:我们从来不是一个富有的国家,但我们有强大的军队,是这支军队屡次救我们的王朝和人民于水火之中
                        威廉一世是一个真正的士兵国王,而因为威廉二世复杂的家庭状况(跟父母灾难性的关系),导致威廉二世非常在意爷爷的看法和态度,从他的日记里可以看出他在如此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对军队有了难以想象的狂热
                        他在10岁时候的日记里就提到了对俾斯麦的看法,他说自己不喜欢俾斯麦,因为俾斯麦对他就像对一个普通的小男孩,而不是一个未来的国王,这一点也符合二十年后两人的决裂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09-04 10:22
                        收起回复
                          讽刺的是,威廉二世在日记里提到,爷爷喜欢在空闲的时候给他讲各种自己年轻时候经历过的战争,让他梦想自己将来也会成为一个勇士
                          但父亲却告诉他这是一种不健康的野心,他说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尤其是他自己在上一场战争中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6-09-04 10:29
                          收起回复
                            但俾斯麦和威廉二世的不同还在于他们经历的德国是不一样的德国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9-05 0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