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重温田部长给我们上的一堂课
开班之初,田部长要求我们把教练型领导力融入到“两学一做”活动中,着重给我们讲了三个学的话题,现在回想,犹然在耳边。
一、为什么学: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呈现哪些特征呢?从速度层面上,由以往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层面看,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调存增优;从动力层面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传统的土地、资金等)、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同时,信息畅通、网络时代,带来了权力变化,干部应以群众为中心,领导应以下级为中心。教练型领导力相对于传统型领导力、管控型领导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练型领导力。
二、学什么:
“两学一做“我们学什么呢?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个发展理念。1、创新,相对于保守,新的变化、新的思路、新的成果,需要发挥大家的创造力、想象力。2、协调,相对于失衡,主体是人,协调的是人际关系、组际关系、群际关系,人与人建立亲和、信任的能力,人和人都能协调,就不存在问题了。 3、绿色,讲究天人合一,正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4、开放,问开放式问题,用好奇心发现资源,用开放的心灵创造开放的社会。5、共享,等同于共赢。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有颗星,人生亮晶晶。
三、怎么学:
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句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否平稳落地。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去库存,去产能,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那么“两学一做” 我们怎么学呢?1、加减乘除法,以往的课程只有加法和乘法,教练型课程要先学会减法、除法、再学习加法、乘法。2、团队学习,要求我们每个人要互动、每个小组要融合,我们的团队才能更有凝聚力。3、要平衡学习。4、要用潜意识学习,用直觉学习。

培训结束后,我带着兴奋,带着学成归来的心情回到了单位,正好收到民政部门通知,今天要为村里五保户、低保户办理大病救助。往年办理的情况浮现在我眼前,被一群人围在身旁,混乱喧哗的场面,一个问题一遍遍的重复回答,被低保户家属拉扯的情景浮现在我脑海里。问题出在哪里呢?(虽然这不是教练注重的方法,但我还是总结了一下)1、往年的工作态度耐心不足;2、工作不讲究方式方法。
“今年我一定要改变这个局面!”我内心里对自己,教练要注重未来嘛。
第一个来的是郑大娘,70多了,一屁股坐在我身旁,没等我开口,就滔滔不觉说起,我周围的空气瞬间变味了,脸上时不时被湿润一下。要不要挪一下地方?被发现动机会不会伤她自尊,是不是有点太不礼貌了?还是接纳她吧(ok原则);大病救助就是帮助困难群众的,(客户拥有一切资源);离这么近,看出来郑大娘办理的急切心情,(正向动机);毕竟没有身体接触,(当下最好)。我抓紧时间填表、计算住院费用,复印证件,赶紧叫下一个。第二个路大爷女儿,4月份路大爷因患癌症,住院花了2万多,除去新农合报销外还花了几千元,对于没有劳动力的路大爷家庭真是雪上加霜呀。可女儿从外地赶回来,只带了一张住院收费单,有些证件没带,这么远跑来,来回路费也不少钱,还是抓紧登记吧,缺的东西我回去查档案吧。第三个是齐大爷,80多岁了,看到他我真上愁呀,因为他耳聋,我尽可能近的冲着他的耳朵大声说话,这次提升亲和力看来只能用“回放”了,每一句话都得说个五六遍,突然发现有时候言语沟通还不如自己动手找呢。总算办完了,嗓子也快冒烟了......更让人愁的来了,轮到老杨了,他的性格我最清楚了,别人说什么他都不信,自己的亲戚都不信,去年还把我从屋里扯出来,场景怎么忘都忘不掉。还好我有准备,拿出事先准备好加盖民政部门公章的通知,让他过目,总算把材料原件递给了我。
办了一个又一个,一上午居然办理了22户,看了他们满意的离开,我心里开始反思,为什么以前我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呢?还是老杨给我的反思最深刻,党员在群众的形象基于信任,假如我能够很好的跟群众建立信任关系,那工作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群众对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那个时候的我是在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那时的我还能处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我一遍遍思索,田部长的话又回想耳边,教练型领导力相对于权力型领导、管控型领导,干部以群众为中心,领导以下级为中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理念没有我原来想象的那么触不可及,其实是与我们周围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五个理念也是我们的工作方法;“心中有颗星,人生亮晶晶”,与群众建立起信任其实实就是我心中的那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