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传媒吧 关注:4贴子:40
  • 0回复贴,共1

《张礼成传》之小学求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上学比较早。当时的农村没有幼儿园、学前班,我5岁就开始读一年级了,
我为什么读书那么早?这缘于我小时候比较喜欢玩水。我家附近有一个池塘,叫做三角塘。父母整天忙于农活,顾不上我们,母亲担心我掉到水里出意外,所以就决定送我上学。
当时一个学期的学费是6块5毛钱,这对于农家来说,应该也算是一笔不少的开支。但相对于一个孩子在母亲心目中的安全来说,却是值得的。
学校当时要求七周岁才能报名。母亲托了熟人说好话,又事先教我从“1”数到“10”。这个小小的细节在报名时派上了用场,当我用稚嫩的童声念出“1”到“10”这十个数字时,启蒙老师贾国凤立即就喜欢上了这个瘦小但略显聪明小男孩,破格将我录取了。我成了那个班里最小的学生。
在母亲最初的计划里,她并没有期望我能跟着同班的同学一起往上读,她顶多只是把学校当成一个托儿所罢了。但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甚至比那些同班但年龄普遍要比我大一到三岁的同学还要好。
五年级第二个学期刚开学时,传来了一个消息,县里的初中扩招,六年级的生源不足,学校临时决定将五年级也抽出一个班来,进行强化训练,几个月后与六年级的同学一起参加小学升初中的考试。
这就意味着,在最后一个学期里,被抽中的班级,不仅要学完五年级第二学期的课程,还要把六年级两个学期的课程全部学完。
我们班有幸被抽中了,人生的第一个挑战开始了。我们除了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在汽灯(一种比家用煤油灯要亮得多的灯)下补课。
很多的同学都受不了,吃不消,但我却丝毫感觉不到负担和累,甚至还抽时间看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杨家将》,里面杨六郞、杨七郞征战沙场的故事成了我紧张学习之余最好的休息,也从此在我内心深处埋下了文学的种子。
考试成绩揭晓后,我考得还不错。语文、数学、自然三门课,总分250分,我大概考了240多分,考上了我们县城的镇中。这所学校后来改名叫江华县第四中学,现在又改成了江华县职业中专。
——本文节选自《张礼成传》


IP属地:北京1楼2016-06-19 17: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