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回复贴,共1

稀土永磁直流力矩电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京永光高特微电机有限公司(原北京勇光高特微电机有限公司)http://www.yggtwdj.cn
在我国直流力矩电动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广泛用于国防现代化和工业自动化等部门。其应用有:惯性导航的稳定平台,单轴和多轴天线,望远镜的驱动,星机跟踪系统的光学装置驱动,航空照相机驱动,磁带驱动装置,存储器磁鼓的驱动,潜艇潜望镜的驱动,陪螺测试台的驱动,空间装置中太阳能电池的方同驱动,拉丝机的恒张力驱动,数控机床驱动,精密焊接驱动装置,X-Y记录仪的驱动,连续织品传送,仪表驱动等。直流力矩电动机特别适用于要求系统所占的空间尺寸质量轻、输入功率小、动态性能要求高的场合。还特别适用于具有很高的位置精度、速度精度、较宽的调速范围和低速无爬行的伺服系统。
直流力矩电动机现在在我国已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产品系列。我国不仅具备铸造永磁合金的产品的能力,而且正在健全铁氧体及稀土永磁的产品系列,推出了电机外径从φ36~φ320mm的数十种规格的商品化产品.可供选用。可以根据需要的技术指标并按照产品样本提供的数据选用适合的产
品。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也可经双方协商,由厂方研制供货。
(一)选型要素
直流力矩电动机的选用总的考虑是根据系统装置的结构、空间位置大小,选用适合的电动机的结构型式、安装方式的产品;根据系统装置的使用环境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能适应在此条件下可靠使用的产品;根据系统装置的技术参数要求,选择能满足此要求的电动机的技术参数的产品。在实际
使用选型中着重考虑的是直流力矩电动机的技术参数,因为它对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就成了选型的重要选用要素。
(1)峰值堵转转矩。直流力矩电动机受永磁材料去磁限制的最大输入电流时,所获得的有效转矩,单位为N·m。
(2)峰值堵转电压。电动机产生峰值堵转转矩时加于电枢两端的电压,单位为v。
(3)峰值堵转电流。电动机产生峰值堵转转矩时的电枢电流,单位为A。
(4)峰值堵转控制功率。电动机产生峰值堵转转矩时的控制功率,单位为w。
(5)连续堵转转矩。电动机在连续堵转时,其稳定温升不超过允许值所能输出的最大堵转转矩,单位为N·m。
(6)连续堵转电压。电动机产生连续堵转转矩时加于电枢两端的电压,单位为v。
(7)连续堵转电流。电动机产生连续堵转转矩时的电枢电流,单位为A。
(8)连续堵转控制功率。电动机产生连续堵转转矩时的控制功率,单位为w。
(9)转矩波动系数。转子在1周范围内,电动机输出转矩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对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之比,用百分比表示。在产品标准中规定转矩波动系数:对36~70机座号产品不超过10%90~160机座号产品不超过7%,200~320机座号产品不超过5%。国外的先进水平已高达1.1%。直流力矩电动机输出转矩波动是在一恒定输入电流下.由于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力矩灵敏度的变化。通常用波动中各个谐波分量的频率和振幅来表示其特征。
转矩波动的大小是表征力矩电动机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力矩电动机能否用于直接驱动系统保证低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转矩波动的因素很多,诸如电磁参数的匹配,结构设计、使用材料的选择,加工精度的等级等等,这在电动机设计时已采取了许多措施。工业上也正日益重视降低这些影响波动的因素,以求进一步提高直接驱动系统的性能水平。
(10)最大空载转速。直流力矩电动机在空载时加以峰值堵转电压所达到的稳定转速。同时,正、反转速差应不大于最大空载转速规定值的5%,单位为 r/min. 正确选择空载转速n0很有必要,从电动机的特性和伺服系统的实用需要来看,希望电动机的空载转速n0越小越好。因为n0下降可使用电动机时间常数减小和单位功率产生的转矩增加,也可使电电源的功率减小,质量减轻。但是空载转速n0的下降势必引起电动机总尺寸和质量的增加.或在L×D(长度×直径)乘积一定时可能产生槽内放不下绕组的问题。反之,空载转速n0提高,不仅引起电动机特性变坏,而且还可能出现电动机发热。所以必须从运用这种电动机所组成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整体质量、体积以及经济性全盘考虑-权衡利弊,正确选择电动机的空载转速n0
(11)提高电动机静态和动态指标。直流力矩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正比于输入电流.而与速度及角位置无关。这在电动机的电磁和结构设计时即予以考虑 同时对时间常数的降低、共振频率的提高、阻尼系数的减小等问题也是在电动机设计时已经关注的目标,以使电动机在直接驱动系统中产生最大的理论加速度和提高系统的运仃精度。
对于转矩电流特性的线性度,我国的标准电是按电动机直径的大小而分组规定。外径在÷36~~70mm、+90~~160mm和和φ200~320mm范围的电动机,其转矩一电流特性线性度分别为7%、5%和3%。国外先进产品的指标可达1%。
(12)射频干扰。当直流力矩电动机的电枢旋转时,电枢绕组元件从一条支路经电刷底下进入另一条支路时,该元件中的电流从一方向变换为另一方向,在这个换向过程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在一定条件下,自感电动势在电刷下会产生电火花引起干扰。虽然通过精心设计·直流力矩电动机电刷
的干扰可减小到最低限度,并且经常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火花瞬变过程可能偶尔进入敏感的控制线路和其他电路,而产生不良后果。
要防止这种干扰,就要消除射频干扰的传播途径。在直流力矩电动机应用中,射频干扰传播特别重要的方式是:①沿功率放大器与电动机之间导线传播;②干扰源导线与附近的导线之间的电容耦合;③导线之间的电感耦台传播到附近的测速发电机导线上。因为测速发电机导线末端接至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所以仅有几微伏的电压就足以干扰系统工作。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电枢导线与测速发电机导线分开。如果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地减弱干扰,或者不能分开电缆,则建议测速发电机导线采用屏蔽扭绞二线电缆,并使其连接前置放大器的末端良好接地。在某些情况下,电枢导线也可以采用屏蔽的接地电缆。
在消除电刷=F扰时,最重要的是系统接地必须是连续的,即前置放大器、放大器和电缆端部都应共同接地。在某些情况下,需将汇流条分开接地。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也可以减弱电刷的干扰,即在电刷架上装一个电容器。这个电容器跨接在输入引线之间。
(二)使用注意事项
(1)峰值转矩是指直流力矩电动机受磁钢去磁条件限制的最大堵转转矩。在短时间内电动机电流允许超过连续堵转电流·但不能超过峰值电流,否则磁钢会去磁,使电动机的转矩下降。一旦磁钢磁,电动机需要重新充磁后才能正常使用。
(2)转子从定子中取出时,定子要用磁短路环保磁,否则会引起磁钢退磁。
(3)直流力矩电动机也可以作测速发电机使用,但要选用适当的电刷,以减少由于电刷和换向器接触电阻的变化而引起输出电压的波动。
(三)常用伺服系统
直流力矩电动机可应用于开环和闭环两种伺服系统,但主要用于闭环伺服系统。开环伺服系统是系统无反馈、检测等环节,直流力矩电动机直接驱动负载,由给定电枢电压进行控制的系统。这种用法称之为开环运行。
这时,电动机虽然受给定电压控制运行.但由于无检测装置,运行情况不得而知。这种运行情况受电动机本身的转矩波动和负载的外来干扰转矩影响较大,以致谈不上性能精度,而且转速也只有在每分钟几十转以上才能比较平滑地运行,几乎没有可能正常运行于IR/min以下,这种情况只有在某些要求不高的场合,为了去掉减速机构而采用。有时在某些场合有意识地利用转矩电动机有较软的机械特性这一点而采用开环运行。
在某些薄带或长条的产品传送中,例如:经过拉制以后的维尼纶丝的卷绕、造纸机的纸张卷绕、印染织物的传送等,在工艺流程的末端采用力矩电动机驱动滚筒,按照所需负载转矩及运行速度给电动机施加一适当的电压并附有电源过载保护装置。当运行速度超过正常速度时,由于负载转矩减小,力矩电动机加速运转,直到与传送速度同步叉恢复正常运行。当某些原因造成传送速度减慢或停止时,电动机的电流随着负载加大而增加.在张力加大到接近薄带断裂负载时.则过载保护起作用。
直流力矩电动机主要用于由位置、速度检测反馈、比较、放大等环节组成的闭环控制的位置和速度伺服系统,以满足位置、速度精度等项指标要求。
这是一个误差控制系统。当作为位置伺服系统时,由手柄或其他机械传动带动输入位置转换器给定一所需的角位置,并将其转换成给定电信讯号-EQ1,经前置放大及电压放大推动功率放大级,以便得到所需功率的电流。
功率放大级的输出加至力矩电动机使其带动负载旋转,装于同轴的输出位置转换器检测出负载转角并转换成与转角相应的电讯号,反馈回去与给定值比较,得到位置瀑差电压Eε=EQ1-EQ2再将此误差电压Eε放大,继续控制电动机带动负载和输出位置转换器转动。此时随着负载角位置的增大,输出位置转换器所转换出的电压EQ2成比例的增高,使误差电压逐渐减小。此控制过程一直持续到负载转到与给定角位置相同(即Eε=EQ1-EQ2=0)时则才结束。此后,若给定值再改变一个角度.则系统又经过一系列的控制过程,使负载跟随着转动到新的角度。这种负载迅速随着给定角位置变化而跟随转动的系统通常称为位置伺服系统。
这个控制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从广义上讲,这个瞬时变化的时间即所谓系统过渡过程时间或时间常数,它与转矩/惯量比即理论加速度等直接有关。如果过渡过程慢,而给定位置随机变化速度很快时(如雷达的某些跟踪情况),则系统因跟不上而存在一个随机跟踪误差,即反映出系统的动态性能不好。图3-2-11中几个校正环节都是为了提高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而设置的。
速度伺服系统是使输出轴按给定参考电压,建立某一速度下的旋转,系统的指标由输出速度精度来确定。速度伺服系统由力矩电动机、伺服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参考电压或指令信号源和直流测速发电机组成,直流测速发电机提供一个与输出轴速度成比的反馈信号,参考电压与测速机输出信号之差为误差信号,误差信号经放大后激励力矩电动机以驱动负载。
从上述的使用情况可知,为了达到应有的性能指标,直流力矩电动机和高灵敏度直流测速发电机在与负载联接时一般要求尽可能不适用联轴节而将全部结构件装于同一刚性轴上,轴径在可能条件下以较粗为好,以提高耦合剐度消除联接问隙和弹性变形等因素对静、动态指标的影啊。电机定子的安装需采用接触面积较大的非导磁金属.并使其同定于热容量较大的整机内,以减少捅磁的影响和降低电机温升。而定、转子安装的不同轴度一般要求在0.02mm左右。


1楼2017-01-03 14:00回复
    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枢反应的分析
    摘要: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枢反应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它对气隙磁通、感应电势、电磁转矩的平均值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故为电磁设计时把空载工作点的磁通近似看作负载工作点的磁通的结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用此结论设计了样机,对其进行了空载、负载实验,实验结果和设计数据吻合较好。
    l 引 言
    由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状态与普通的有刷直流电动机有较大不同,因而其电枢反应也比普通的有刷直流电动机复杂得多,目前对前者电磁设计时,通常考虑电枢反应来确定负载工作点。实践证明,这样容易引起较大误差。通过分析,认为它对感应电势、电磁转矩的平均值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文中就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反应对气隙磁通、感应电势、电磁转矩的影响进行讨论。
    2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电枢反应的总体效应
    改变电机负载时,电枢磁势对励磁磁势的影响,就称为电枢反应,而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反应比较复杂。这里以“一相导通三相星形三状态”,径向励磁为例,对电枢反应的总体效应进行分析。
    电动机在运行中,定子绕组一相一相依次通电,从而形成了状态的跳跃式旋转磁场,在图1中,用矢量AWa表示电枢绕组产生的磁势。
    当U相绕组通电时,电枢绕组磁势方向与该相绕组轴线重合,I、Ⅱ为磁状态角的边界,故转子磁场处于磁状态角范围之内时,电枢磁势的方向保持不变,当转子磁场由位置I转过电角度达位置Ⅱ时,转子位置传感器立即发出信号,通过电子换向开关,将U相绕组切断,V相绕组导通,这时电枢磁势跳过120°电角度,当转子磁场处于位置I时,电枢磁势对转子磁场起最大的去磁作用,如图1a所不。转子磁场处于位置Ⅱ时,电枢反应对转子磁场起最大的增磁作用,如图1b所示。
    电枢反应直轴分量开始是去磁的,当转子转到和电枢反应磁势轴线位置相垂直的位置时,电枢反应直轴分量为零,当转子转过大于/2电角度时,电枢反应直轴分量对转子磁场起增磁作用,电枢反应直轴分量在数值上等于AWa在转子轴线方向上的投影,其瞬时值为:(i为电枢电流)
    式中,θ为转子轴线与电枢磁势轴线正向的夹角。WΦ为电枢绕组每相匝数,Kw是绕组系数。
    图2 稀土永磁电机的铁磁工作图
    如图2所示,由于电枢反应直轴分量AWad的作用,使得每极总磁通在Φδmax和Φδmin之间发生变化(此
    处未考虑磁路饱合的影响),可见电枢反应的直轴分量时而增磁时而去磁,使气隙每极的合成磁通在发生变化,图2中,00′和0″的长度为AWad的绝对值。
    3 电枢反应对感应电势(称反电势)的影响。
    如图3所示,高电枢绕组为q=1、p=2的整距绕组,气隙均匀,电枢磁势Awa沿o1和o2方向连线投影,可得两个电枢反应直轴分量磁势分别为AW1d,AW2d,AW1d作用在磁路上使槽1处的转子磁场产生的磁密Bδ1减小AW2d使槽2处的磁密Bδ2增加,由于AW1d和AW2d的绝对值相等,如果转子轴线从刚一进入U相的换向区间起到离开U相的换相区间为止,AW1d和AW2d作用的磁路结构一样,δ1=δ2=δ,AW1d对槽1处的合成气隙磁密B1=Bδ1-Ba2,所以,槽1、2处导体产生的反电势分别为e1、e2:
    e1= B1LaV=(Bδ1-Ba2)LaV
    e2= B2LaV=(Bδ2+Ba2)LaV
    每相绕组的合成反势e = WΦ(e1+e2)= WΦLaV(Bδ1+ Bδ2)=eo。式中,La为电枢有效导体的长度,V为转子线速度。
    eo为未考虑电枢反应影响时的反电势,由上式可见,反电势和未考虑电枢反应影响时大小一样,Awa的存在并未对反电势的大小产生影响。
    图4 转子不同位置时的AW1d和AW2d
    如图4所示,如果AW1d和AW2d作用的磁路结构不同,用前述方法进行分析,同样得到AW1d=AW2d,如果转子磁钢粘在极身上,磁钢厚度为hm,极身为导磁材料,不考虑铁心饱和的影响,情况就比较复杂,现分析如下:
    比较δ1+hm和δ2的大小,设δ1+hm<δ2,则Ba1>Ba2所以槽1、2处的合成气隙磁密分别为:
    B1=Bδ1—Ba1,B2= Bδ2+ Ba2
    e1=(Bδ1-Ba1)LaV,e2= (Bδ2+Ba2)LaV
    e= WΦ(Bδ1 +Bδ2+ Ba2)LaV<WΦ(Bδ1 +Bδ2LaV= eo
    如果转子由图4a转到图4b的过程中,δ1+hm<δ2始终成立,则e1<eo始终成立。图4b是转子磁极刚刚覆盖全部有流区,用前述分析分法可推得e=eo,转子由图4b转到图4c位置过程中e=eo。转子从图4c转到图4d所示位置的过程中,因为δ1>δ2+hm,所以B a1<Ba2。
    e =WΦ(Bδ1 +Bδ2+ Ba1- Ba2)LaV>WΦLaV(Bδ1 +Bδ2)= eo
    e>eo始终成立,转子达到d位置时,U相换向结束。
    由上述分析可知,由于整个磁状态过程中的对称性,电反应使反电势的波形发生畸变,而对反电势的平均值影响不大。
    4 电枢反应对电磁转矩的影响
    通常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为(转子磁场为矩形波):
    Me=WΦRaLa(Bδ1—B a1)(U—Ud—e)/rΦ+ WΦRaLa(Bδ2—B a2)(U—Ud—e)/rΦ
    = WΦRaLa(Bδ1 + Bδ2+ Ba2—Ba1)·(U—Ud—e)/rΦ
    式中,Ra为电枢内半径,rΦ为每相绕组的电阻,Ud为功率管饱和导通时的管压降。
    将e=WΦ(Bδ1 +Bδ2+ Ba1- Ba2)LaV代入上式则:
    Me=WΦRaLa(Bδ1+ Bδ2+ Ba2—Ba1)·
    令Ba2—Ba1=Bd代入上式得:
    Me=WΦRaLa(Bδ1+ Bδ2+Bd) ·
    WΦRaLa(Bδ1 + Bδ2) ·
    WΦRaLa(Bδ1 + Bδ2) ·
    上式中,第一项为一考虑电枢反应时的电磁转矩Meo,第二项中U—Ud—WΦ(Bδ1 + Bδ2) LaV—WΦBdLaV是电机考虑电枢反应时电枢绕组上的电压降,由于电枢绕组电阻比较小,所以其上压降比较小WΦ(Bδ1 + Bδ2)LaV接近反电势的大小,所以,一般:
    式中,第二项正负取决于Bd,Bd=Ba2—Ba1>0,Me<Meo,Bd=Ba2—Ba1<0,Me>Meo对应于图4,当转子由图4a位置转到图4b位置时,因为Ba2<Ba1,所以Me>Meo,当转子由图4b转到图4c位置时,因为Ba2=Ba1,
    所以Me=Meo,当转子由图4c转到图4d位置时,因为Ba1>Ba2,所以Me<Meo,由于Bd较小,电磁转矩变化不大,Me的平均值接近于Meo。
    对于其他导通方式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可用上述方法进行类似分析,其结果是一致的。
    5 样机及实验
    以上述理论为依据设计制作了1台样机,在电磁设计时把空载工作点的磁通通近似看作负载工作点的磁通,配以电子控制及信号处理电路,并对样机进行了空载和负载实验。
    样机为额定功率Pn=750W,额定电压Un=110V,额定转速nn=1500r/min,一相导通三相星形三状态。
    磁钢采用YLNF—2002型Nd—Fe—B材料。
    图5空载特性曲线
    图6负载特性曲线
    图7机械特性曲线
    用实验结果作出空载特性曲线、负载特性曲线和机械特性曲线,如图5、6、7所示。其中曲线1为实测曲线,曲线2为设计曲线。
    6 结论
    样机的设计曲线和实测曲线基本吻合,说明上述分析不但理论上正确,而且实际中也是可行的。
    电枢反应对电机的影响可归纳为:电枢反应对转子磁场先去磁面后增磁,使电机的每极总磁通在空载时每极总磁通Φ。附近变化,电枢反应使反电势和电磁转矩发生变化,但对反电势及电磁转矩平均值影响不大,故为电磁设计把空载工作点磁通近似看作负载工作点的磁通的结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2楼2017-01-05 14:45
    收起回复


      3楼2017-01-06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