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路,东起黄陂北路,西迄成都北路。长400米。19世纪末填浜筑路,以跑马厅英籍职员名命名孟德兰路(Mandalay Road)。1943年改今名。
江阴路1979年9月到2001年9月是花鸟市场(早期花鸟市场在南京西路杂技场西侧),其热闹非凡。据说最兴旺时,市场一天人流量竟达10万!现在虽然还有几家店铺存在,终究没有成气候。
江阴路现存最“豪华”的住宅,当属陈夔龙旧居。

《百业指南》图片:江阴路街景
江阴路黄陂北路口。其北侧曾经是跑马厅马厩总会的大片马房。1959年11月由新成区卫生机构辟为中心医院。对于我的年岁,马房是不知道的,医院时代还记得,一排漂亮的红砖拱劵门建筑还在我的脑海中。不知哪位大神有其旧照片?


网络照片:江阴路花鸟市场
(江阴路55号)黄陂北路249弄156-164号锡克教堂旧址
由于黄陂北路249弄被一面砖墙堵住了入口,弄口改到江阴路上。走入江阴路55号,穿过窄弄,可以见到黄陂北路249弄156号(也可以从重庆北路328弄进入)。这里以前就是印度庙,156号到164号原来都是印度庙,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这里还有印度人在这里居住。一直到这些印度人离开这里后,才把房子分割成适合居民居住的格局。

黄陂北路249弄弄堂口(因为从江阴路55号进入,所以安排在此帖)
黄陂北路249弄156-164号
江阴路61号天真佛堂,显然是座家庭佛堂。居然出现在地图上。
江阴路65号凯利雪茄烟厂
江阴路108-110号球宝烟厂
两家都是生产雪茄烟的小工厂。虽然上海最多时有60余家雪茄烟厂,因成本大、售价高而面临重重困难。国人对雪茄烟本来就兴趣不大,因此终究没有成气候。

江阴路55-65号

江阴路61-65号
江阴路57号小楼 清*
1906年,一位德国商人在这里兴建了这幢独户小洋楼。1921年,洋楼被江阴葛氏富商买下。葛家早期生活堪称上海成功故事经典,13岁迁至大上海,30岁凭纺织印染已成上海滩富翁之一,他为自己的新家取名“颐庐”。1943年,这条小马路干脆因他而被定名为江阴路。葛家和这幢小洋楼一起见证了20世纪上海经历的许多风云变化。直到2005年,著名艺术家谷文达带着他的室内设计师太太Kathryn Scott收购了这幢洋楼。2007年,这里被中国最大的葡萄酒进口经销商ASC租下,并与房东太太一起重新设计装修了这幢房子。 (来自网络)现在好像是一所贵族幼儿园。
清水青砖外墙和红砖腰线及装饰。过道内外大门与住宅大门为不同形状,颇具“别有洞天”之感。

江阴路57号院外

江阴路57号过道
江阴路57号院内餐厅
江阴路83弄5号住宅 民国*
江阴路83弄大兴里,旧式里弄,建于1928年。二层砖木结构。有楼房3幢,建筑面积898平方米。
5号沙逊洋行买办、统一纱厂董事长吴继宏住宅。吴氏兄弟(注:吴继宏、吴继昌)苏州人,后住徐州。清光绪末年,吴继宏去上海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他聪明能干,很快熟悉了十里洋场,学会了一口洋泾浜英语,因而入英国人沙逊洋行做事。沙逊老板很赏识他,逐步把他提拔为大班。
街面为黑漆大门,门楣装饰考究。典型的旧式弄堂建筑。建筑形式为二层四合院布局。一楼无柱敞廊,二楼围廊。马赛克铺设的地面,是近90年前的产品,与“新场张氏宅第”相同。此处现为江阴居民委员会办公地。
83弄内只有3个门牌号:主弄东侧是5号,3开间,吴自住;西侧是6号和4号,6号双开间,吴的大儿子
住;4号单开间,吴的小儿子住。

网络照片:江阴路83弄弄堂口
江阴路83弄5号街面外貌
江阴路83弄5号弄内门口
江阴路83弄5号宅内

江阴路83弄6号
江阴路1979年9月到2001年9月是花鸟市场(早期花鸟市场在南京西路杂技场西侧),其热闹非凡。据说最兴旺时,市场一天人流量竟达10万!现在虽然还有几家店铺存在,终究没有成气候。
江阴路现存最“豪华”的住宅,当属陈夔龙旧居。

《百业指南》图片:江阴路街景

江阴路黄陂北路口。其北侧曾经是跑马厅马厩总会的大片马房。1959年11月由新成区卫生机构辟为中心医院。对于我的年岁,马房是不知道的,医院时代还记得,一排漂亮的红砖拱劵门建筑还在我的脑海中。不知哪位大神有其旧照片?


网络照片:江阴路花鸟市场
(江阴路55号)黄陂北路249弄156-164号锡克教堂旧址
由于黄陂北路249弄被一面砖墙堵住了入口,弄口改到江阴路上。走入江阴路55号,穿过窄弄,可以见到黄陂北路249弄156号(也可以从重庆北路328弄进入)。这里以前就是印度庙,156号到164号原来都是印度庙,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这里还有印度人在这里居住。一直到这些印度人离开这里后,才把房子分割成适合居民居住的格局。

黄陂北路249弄弄堂口(因为从江阴路55号进入,所以安排在此帖)

黄陂北路249弄156-164号
江阴路61号天真佛堂,显然是座家庭佛堂。居然出现在地图上。
江阴路65号凯利雪茄烟厂
江阴路108-110号球宝烟厂
两家都是生产雪茄烟的小工厂。虽然上海最多时有60余家雪茄烟厂,因成本大、售价高而面临重重困难。国人对雪茄烟本来就兴趣不大,因此终究没有成气候。

江阴路55-65号

江阴路61-65号
江阴路57号小楼 清*
1906年,一位德国商人在这里兴建了这幢独户小洋楼。1921年,洋楼被江阴葛氏富商买下。葛家早期生活堪称上海成功故事经典,13岁迁至大上海,30岁凭纺织印染已成上海滩富翁之一,他为自己的新家取名“颐庐”。1943年,这条小马路干脆因他而被定名为江阴路。葛家和这幢小洋楼一起见证了20世纪上海经历的许多风云变化。直到2005年,著名艺术家谷文达带着他的室内设计师太太Kathryn Scott收购了这幢洋楼。2007年,这里被中国最大的葡萄酒进口经销商ASC租下,并与房东太太一起重新设计装修了这幢房子。 (来自网络)现在好像是一所贵族幼儿园。
清水青砖外墙和红砖腰线及装饰。过道内外大门与住宅大门为不同形状,颇具“别有洞天”之感。

江阴路57号院外

江阴路57号过道

江阴路57号院内餐厅
江阴路83弄5号住宅 民国*
江阴路83弄大兴里,旧式里弄,建于1928年。二层砖木结构。有楼房3幢,建筑面积898平方米。
5号沙逊洋行买办、统一纱厂董事长吴继宏住宅。吴氏兄弟(注:吴继宏、吴继昌)苏州人,后住徐州。清光绪末年,吴继宏去上海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他聪明能干,很快熟悉了十里洋场,学会了一口洋泾浜英语,因而入英国人沙逊洋行做事。沙逊老板很赏识他,逐步把他提拔为大班。
街面为黑漆大门,门楣装饰考究。典型的旧式弄堂建筑。建筑形式为二层四合院布局。一楼无柱敞廊,二楼围廊。马赛克铺设的地面,是近90年前的产品,与“新场张氏宅第”相同。此处现为江阴居民委员会办公地。
83弄内只有3个门牌号:主弄东侧是5号,3开间,吴自住;西侧是6号和4号,6号双开间,吴的大儿子
住;4号单开间,吴的小儿子住。

网络照片:江阴路83弄弄堂口

江阴路83弄5号街面外貌

江阴路83弄5号弄内门口

江阴路83弄5号宅内

江阴路83弄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