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怀旧吧 关注:3,343贴子:40,548

江阴路的今天与昨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江阴路,东起黄陂北路,西迄成都北路。长400米。19世纪末填浜筑路,以跑马厅英籍职员名命名孟德兰路(Mandalay Road)。1943年改今名。
江阴路1979年9月到2001年9月是花鸟市场(早期花鸟市场在南京西路杂技场西侧),其热闹非凡。据说最兴旺时,市场一天人流量竟达10万!现在虽然还有几家店铺存在,终究没有成气候。
江阴路现存最“豪华”的住宅,当属陈夔龙旧居。

《百业指南》图片:江阴路街景
江阴路黄陂北路口。其北侧曾经是跑马厅马厩总会的大片马房。1959年11月由新成区卫生机构辟为中心医院。对于我的年岁,马房是不知道的,医院时代还记得,一排漂亮的红砖拱劵门建筑还在我的脑海中。不知哪位大神有其旧照片?


网络照片:江阴路花鸟市场
(江阴路55号)黄陂北路249弄156-164号锡克教堂旧址
由于黄陂北路249弄被一面砖墙堵住了入口,弄口改到江阴路上。走入江阴路55号,穿过窄弄,可以见到黄陂北路249弄156号(也可以从重庆北路328弄进入)。这里以前就是印度庙,156号到164号原来都是印度庙,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这里还有印度人在这里居住。一直到这些印度人离开这里后,才把房子分割成适合居民居住的格局。

黄陂北路249弄弄堂口(因为从江阴路55号进入,所以安排在此帖)
黄陂北路249弄156-164号
江阴路61号天真佛堂,显然是座家庭佛堂。居然出现在地图上。
江阴路65号凯利雪茄烟厂
江阴路108-110号球宝烟厂
两家都是生产雪茄烟的小工厂。虽然上海最多时有60余家雪茄烟厂,因成本大、售价高而面临重重困难。国人对雪茄烟本来就兴趣不大,因此终究没有成气候。

江阴路55-65号

江阴路61-65号
江阴路57号小楼 清*
1906年,一位德国商人在这里兴建了这幢独户小洋楼。1921年,洋楼被江阴葛氏富商买下。葛家早期生活堪称上海成功故事经典,13岁迁至大上海,30岁凭纺织印染已成上海滩富翁之一,他为自己的新家取名“颐庐”。1943年,这条小马路干脆因他而被定名为江阴路。葛家和这幢小洋楼一起见证了20世纪上海经历的许多风云变化。直到2005年,著名艺术家谷文达带着他的室内设计师太太Kathryn Scott收购了这幢洋楼。2007年,这里被中国最大的葡萄酒进口经销商ASC租下,并与房东太太一起重新设计装修了这幢房子。 (来自网络)现在好像是一所贵族幼儿园。
清水青砖外墙和红砖腰线及装饰。过道内外大门与住宅大门为不同形状,颇具“别有洞天”之感。

江阴路57号院外

江阴路57号过道
江阴路57号院内餐厅
江阴路83弄5号住宅 民国*
江阴路83弄大兴里,旧式里弄,建于1928年。二层砖木结构。有楼房3幢,建筑面积898平方米。
5号沙逊洋行买办、统一纱厂董事长吴继宏住宅。吴氏兄弟(注:吴继宏、吴继昌)苏州人,后住徐州。清光绪末年,吴继宏去上海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他聪明能干,很快熟悉了十里洋场,学会了一口洋泾浜英语,因而入英国人沙逊洋行做事。沙逊老板很赏识他,逐步把他提拔为大班。
街面为黑漆大门,门楣装饰考究。典型的旧式弄堂建筑。建筑形式为二层四合院布局。一楼无柱敞廊,二楼围廊。马赛克铺设的地面,是近90年前的产品,与“新场张氏宅第”相同。此处现为江阴居民委员会办公地。
83弄内只有3个门牌号:主弄东侧是5号,3开间,吴自住;西侧是6号和4号,6号双开间,吴的大儿子
住;4号单开间,吴的小儿子住。

网络照片:江阴路83弄弄堂口
江阴路83弄5号街面外貌
江阴路83弄5号弄内门口
江阴路83弄5号宅内

江阴路83弄6号


IP属地:上海1楼2017-01-24 16:15回复
    第五张是印度教堂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24 19:11
    回复

      88弄16号“振我瘘”装饰最复杂

      22号门套最简单,窗套反而复杂点
      88弄31号有突出阳台
      88弄29号花园洋房结构,是一些公司办公室
      88弄1号有点“寒酸”

      88弄有汽车间


      IP属地:上海4楼2017-01-25 10:21
      回复
        江阴路152号上海大众制药厂。前身为济众堂药房,建于1940年,生产大圣丹。1951年,改名为济众堂药厂。1955年公私合营,并入老少牌药厂、科学制药厂、中华磨粉厂。1959年改名大众制药厂。
        江阴路152号
        江阴路157号 陈夔龙旧居 民国
        陈夔龙(1857年—1948年),又名陈夔鳞,字筱石,一作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室名花近楼、松寿堂等,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原籍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同治十一年(1872)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十二年(1886)中进士。起于寒士,官运亨通,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历官顺天府尹、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直隶总督。宣统元年(1909)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勋复辟时任弼德院顾问大臣,曾反对废除科举。1912年陈夔龙告假辞官,结束了官宦生涯退隐上海。
        陈夔龙退隐上海后,住在孟德兰路(今江阴路)157号,过着寓公生活。袁世凯出任总统后曾力请陈夔龙出山,但他认为袁世凯是个欺君罔上的小人,不屑与之为伍。而当民国的官则意味着背叛故主,因而都拒绝未作答复。据报道,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第一次到上海时,曾亲自到陈夔龙家里拜访、慰问。
        陈夔龙平时深居简出,少与交往,悠闲地在家组织诗社——“逸社”,常与一些晚清遗老中有名望的诗人聚在一起,吟诗作赋,聘拳术大家孙存周做家庭教习,不时打打麻将,饮酒听戏,游山玩水。陈夔龙白天读书吟诗,打坐养生,练习拳术,傍晚就走出家门散步,由家人陪护,一群孙辈尾随嬉戏,从成都路绕到威海卫路,再从重庆路折回孟德兰路家中,这样围着宅子闲走半个多小时。天长日久成了孟德兰路上一道风景。周围邻居见到耄耋老人散步,又有老小家人前呼后拥,都啧啧称赞先祖有寿有福。若是几天不见老人身影,就会关切地打听“老太爷怎么不出门了,是生病了吗?”陈夔龙就是这样在众人敬仰和关注下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来自《百度》)
        这是一幢坐北朝南的二层花园住宅。不但正门装饰优美,边门也很优美。虽然客厅已经没有了,但是遗存的顶部装饰及地面装修还可以看到一些。精细的楼梯扶手至今完好。旧居街面房实际是住宅的后门,从后门穿过过道、客厅才能看到建筑的正门。
        文革期间被某单位占用,成为单位职工用房。现在已经为民居,从信箱看有二十四户住户。据住户讲住宅有私房和租赁房两种性质。
        同类住宅在江阴路有三幢,据说是宅主的三个儿子一人一套。现存一套半,那半套是成都北路290号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因留存局部,我给起名半套。这一套半的三层显然是后加盖的“违建”。

        江阴路157号院外
        江阴路157号住宅

        江阴路157号住宅东面
        江阴路157号楼梯雕刻精美

        成都北路290号门口

        成都北路290号留存一半旧宅
        江阴路172号赐恩堂
        1948年,原在之江大学内的之江堂迁返杭州,留沪部分信徒借南京西路591弄5号清心女中临时校址作主日崇拜。1949年正式成立教会,定名赐恩堂,聘刘庆长为牧师,同年加入中华基督教会,为上海区会第七会堂。1950年该堂购江阴路172号作礼拜堂,并设有牧师招待所。1958年联合礼拜时,赐恩堂人员参加黄浦区联合礼拜。1994年6月,该堂因成都路高架工程建设被拆除。

        江阴路成都北路东北172号留存局部

        江阴路成都北路东南,可以见到江阴路157号住宅的顶部
        江阴路189号韩惠安,韩箐清旧居
        韩箐清(1931一1994),歌星,影星,作家梁实秋之妻。本名韩德荣,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江西庐山。
        网络有署名骆驼骑士的帖子《韩箐清》作了详细介绍。文中提到,“菁清在下嫁罗密欧前,生活之多姿多彩是不可否认的。抗战胜利后,常往瑜伽精舍,探菁清者中有所谓“一文一武”,文是上海市长吴国桢,武是上海警察局长宣战吾,两人偶然相逢于韩家后门外,俱俯首作尹邢之避面,菁清的男朋友永远走后门呢。”
        这幢瑜伽精舍门牌号是江阴路189号,不知道我的推断是否准确?房子当然是其父被称为江城富豪韩惠安(又名韩道惠)买下的。据说这幢用青砖、红砖镶嵌砌成的英国式三层楼房,内有几十间房间,四周有两亩大小的花园,房主原本是上海银行的老板。韩箐清从小在此成长。因此,应该说是韩惠安故居。
        南北高架建设,拆除了住宅。《上海地方志》记载此是花园式里弄,建于19世纪末。砖木二层结构。有楼4幢,建筑面积2152平方米。

        江阴路成都北路东望
        江阴路其他弄堂清单:
        江阴路17弄宝福里
        江阴路19弄宝康里
        江阴路51弄兰村,旧式里弄。建于1939年。砖木二层结构。有楼房5幢,建筑面积686平方米。
        江阴路105弄和乐村
        江阴路176弄仁里,旧式里弄。建于1913年。砖木二层结构。有楼房4幢,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IP属地:上海6楼2017-01-26 18:22
        回复
          花鸟市场,舅舅以前开着摩托车带我去买热带鱼的


          IP属地:上海8楼2017-01-31 11:40
          回复
            99年的时候 当时 不大人卖狗的 。管控的很严。
            当时放学的时候 会去那里 逗逗
            当时江阴路 上 ,有些卖花鸟的爷叔 ,会 在你面前 ,叫叫 , 哎 小狗 要伐 , 小狗要伐。
            如果你 有意想买
            他们就会 带你到 自己的家里去 ,当时 他们把小狗 都养在家里的 。
            你买好以后
            他们 就会 带一到 附近的 小精灵 诊所去打针。
            后来 02年以后 狗就可以 放在商铺里卖了 。


            9楼2017-02-02 06:04
            回复
              50年代江阴路曾是旧货市场。一律地摊式,卖的全是进口小物件。有美国的军用水壸,德国的望远镜,日本的小洋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2-21 06:15
              回复
                小辰光住院就在黄陂路的静安区中心医院住院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2-22 00:44
                回复
                  初中高中就在江阴路成都北路的六十二中学读。映像里花鸟市场很臭的,走过养鸟那段都要屏住呼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3-18 23:58
                  回复
                    少了个江阴路111弄啊。


                    IP属地:上海14楼2017-04-06 13:55
                    回复
                      那张餐厅的照片是江阴路55号新易途国际青年旅舍餐厅照片,不是57号的哦。55号和57号只有一墙之隔。


                      IP属地:上海15楼2017-12-25 11:09
                      回复
                        少了江阴路小学那座庙


                        16楼2018-08-15 13:38
                        回复
                          我童年的回忆,江阴路189号是我和童年玩伴游戏的地方,成都路高架动迁后把我的回忆留在了那里。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9-06-15 11:00
                          回复
                            我是在江阴路小学毕业的,很想再看看学校的旧貌,可惜没有找到照片,遗憾呀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9-08-06 0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