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电动车电池修复操作方法,就是指常规使用的修复方法,修复对象不包括需要经特殊方法修复的电池,比如:因开路、短路、正极板软化、热失控等原因失效的电动车电池,基本修复对象是指失水和硫化的电池,这类电池约占所有失效电池的70%—80%,这是电动车电池失效的主要模式,也是电动车电池的主要对象。
1. 修复前对待修电池进行充电(普通充电),用容量测试仪放电测容,记录每块电池的修复前的容量,并在周转箱内用毛刷进行清洗。
2.待修电池初检
这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初检、在线检查、深层检查。待修电池容量测试等内容。
3.第一轮修复
⑴ 打开电池安全阀盖(以小洋电池为例)。
小洋铅酸蓄电池每个安全阀盖对应一个电池格,每只电池有六个安全阀盖。
⑵ 电池补水和充电
① 第一次补水。对于10AH-14AH小电池每格加水3-5ml;对于17AH-24AH大电池每格加水5-8ml;
② 补过水的电池原则上静置10小时;
③ 对电池进行普通充电。不要把补水充电开关按下,充电到14.7V;
④ 观察电流表,当普通充电电流下降到1.5A-1.8A时,用注射器抽取单格电解液,如有缺水,进行第二次补水,10AH-14AH小电池每格加2-3ml;17AH-24AH大电池每格3-5ml;
⑤ 继续普通充电至14.7V结束,充电指示灯熄灭;
⑥ 此时再次检查单格缺水情况,如果缺水进行第三次加水。免维护电池加水量要绝对控制好,掌握的原则是:肉眼观察,看到单格里的水刚刚润湿极板,看不到水为好。如果能看到水了,说明水加多了,一定将多余的水抽出。这个环节要特别注意!
⑦ 第三次补水后,按下补水开关,充电到16.2V,进行补水充电。补水充电就是过充电,又叫化成充电,这个充电阶段对电池有十分明显的除硫效果。完成补水充电的标志就是灯熄灭,同时电流降为0。有些失效电池电压虽然能够充到16.2V,可是电流下降到一定位置后,不再下降,灯也不熄灭,遇到这种情况,只要电池在16.2V电压上充电达到3小时就可以结束补水充电了(灯熄灭后最好再浮充1-2小时)。
补水的总原则是宁少勿多,不够可以再加,多了易造成酸比重下降,电池容量就会不足。
⑶ 脉冲除硫
10AH-14AH小电池,使用电流不可调除硫设备除硫,除硫至少24小时;17AH-24AH大电池,使用电流可调的除硫设备除硫,电流不可超过0.6A-0.8A。注意观察电压变化,待电压升至16.2V以上,出现下降时,除硫结束。
脉冲除硫实质是脉冲过充电,它实际包含了两种修复原理,一是依靠接近硫酸铅谐振频率的高频脉冲,使坚硬的硫酸铅层强度下降,更易于溶解,这可以视之为物理修复,二是依靠过充电产生的高电势,使不易还原的硫酸铅被还原,这可以视之为电化学修复。因该方法兼具物理和电化学修复的双重功能,因此成为目前电池修复市场上最为大家认可和普遍采用的方法。
⑷ 放电测容
对第一轮修复的电池使用容量测试仪进行容量测试,做好记录,与修复前电池容量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有三种处理方法:
① 修复后达到修复指标,使用容量测试仪5A放电,放电时间达到100分钟以上,可以认为修好,修好的电池及时进行充电,配组后交付客户使用。
对于10AH/2HR电池,按照电动车电池行业标准,容量达到70%以上可以保证续行里程大于20公里,即0.7×120=84分钟。强调的是三块电池的容量都要配组保持一致,否则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又会因为某块电池落后而影响整组容量。以上说的是指在常温(25℃)下检测的标准,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实测的电池容量与25℃时的容量是不一致的,周围环境温度每下降1℃时,电池相对容量下降0.8%。测试容量时,应该把任意环境温度下的电池容量折算为25℃时的容量。
② 对于修复有效果,但没有达到修复指标的电池,准备进行第二轮修复;
③ 对于修复无效的电池,经检查属硬短路、极板腐烂等不可修复失效模式的就报废处理;其余电池进一步检查,分析原因,准备采用特殊修复方法修复,或者进行过放电修复,对于正极板软化的电池也可以准备进行活化修复。
本文归http://www.zbdy.com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1. 修复前对待修电池进行充电(普通充电),用容量测试仪放电测容,记录每块电池的修复前的容量,并在周转箱内用毛刷进行清洗。
2.待修电池初检
这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初检、在线检查、深层检查。待修电池容量测试等内容。
3.第一轮修复
⑴ 打开电池安全阀盖(以小洋电池为例)。
小洋铅酸蓄电池每个安全阀盖对应一个电池格,每只电池有六个安全阀盖。
⑵ 电池补水和充电
① 第一次补水。对于10AH-14AH小电池每格加水3-5ml;对于17AH-24AH大电池每格加水5-8ml;
② 补过水的电池原则上静置10小时;
③ 对电池进行普通充电。不要把补水充电开关按下,充电到14.7V;
④ 观察电流表,当普通充电电流下降到1.5A-1.8A时,用注射器抽取单格电解液,如有缺水,进行第二次补水,10AH-14AH小电池每格加2-3ml;17AH-24AH大电池每格3-5ml;
⑤ 继续普通充电至14.7V结束,充电指示灯熄灭;
⑥ 此时再次检查单格缺水情况,如果缺水进行第三次加水。免维护电池加水量要绝对控制好,掌握的原则是:肉眼观察,看到单格里的水刚刚润湿极板,看不到水为好。如果能看到水了,说明水加多了,一定将多余的水抽出。这个环节要特别注意!
⑦ 第三次补水后,按下补水开关,充电到16.2V,进行补水充电。补水充电就是过充电,又叫化成充电,这个充电阶段对电池有十分明显的除硫效果。完成补水充电的标志就是灯熄灭,同时电流降为0。有些失效电池电压虽然能够充到16.2V,可是电流下降到一定位置后,不再下降,灯也不熄灭,遇到这种情况,只要电池在16.2V电压上充电达到3小时就可以结束补水充电了(灯熄灭后最好再浮充1-2小时)。
补水的总原则是宁少勿多,不够可以再加,多了易造成酸比重下降,电池容量就会不足。
⑶ 脉冲除硫
10AH-14AH小电池,使用电流不可调除硫设备除硫,除硫至少24小时;17AH-24AH大电池,使用电流可调的除硫设备除硫,电流不可超过0.6A-0.8A。注意观察电压变化,待电压升至16.2V以上,出现下降时,除硫结束。
脉冲除硫实质是脉冲过充电,它实际包含了两种修复原理,一是依靠接近硫酸铅谐振频率的高频脉冲,使坚硬的硫酸铅层强度下降,更易于溶解,这可以视之为物理修复,二是依靠过充电产生的高电势,使不易还原的硫酸铅被还原,这可以视之为电化学修复。因该方法兼具物理和电化学修复的双重功能,因此成为目前电池修复市场上最为大家认可和普遍采用的方法。
⑷ 放电测容
对第一轮修复的电池使用容量测试仪进行容量测试,做好记录,与修复前电池容量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有三种处理方法:
① 修复后达到修复指标,使用容量测试仪5A放电,放电时间达到100分钟以上,可以认为修好,修好的电池及时进行充电,配组后交付客户使用。
对于10AH/2HR电池,按照电动车电池行业标准,容量达到70%以上可以保证续行里程大于20公里,即0.7×120=84分钟。强调的是三块电池的容量都要配组保持一致,否则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又会因为某块电池落后而影响整组容量。以上说的是指在常温(25℃)下检测的标准,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实测的电池容量与25℃时的容量是不一致的,周围环境温度每下降1℃时,电池相对容量下降0.8%。测试容量时,应该把任意环境温度下的电池容量折算为25℃时的容量。
② 对于修复有效果,但没有达到修复指标的电池,准备进行第二轮修复;
③ 对于修复无效的电池,经检查属硬短路、极板腐烂等不可修复失效模式的就报废处理;其余电池进一步检查,分析原因,准备采用特殊修复方法修复,或者进行过放电修复,对于正极板软化的电池也可以准备进行活化修复。
本文归http://www.zbdy.com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