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三种史料都写了的事实包括:一、建成试图联合杨文干谋反,派尔硃焕和桥公山给杨文干送盔甲;二、送盔甲的两只因为害怕而反水了;三、李渊用别的事召建成,建成到达之后被关起来了;四、杨文干真的造反了;五、李渊让世民去平叛,许诺顺利完成任务之后立他做太子,但嫔妃、元吉和封德彝都帮助建成,李渊最后改变主意;六、李渊将王珪、韦挺和杜淹流放。
由此看来史官们一致表示本次事件是建成发起的,那么就从这里开始吧。首先要分析如果真是建成找杨文干谋反,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计划的可行性又如何。
关于目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大体认为建成首先是针对世民,还让元吉予以配合,《旧唐书》则只说是搞兵变。合起来看的话,比较大的可能性,建成是想要一举摆平李爹和世民,不一定要杀,但最起码要控制住他们。而实施方案则是让杨文干从北边起兵,自己从长安出兵,两路夹击毫无准备的仁智宫。李渊和世民本次出行是度假,仁智宫可能只有正常配置的卫兵,加上元吉盯着世民伺机而动,如果行动足够迅速和保密,的确是有可能成功的。
可是显然,第一个环节就出现了问题。联络杨文干就没成功。两唐书一致说是送盔甲的俩人害怕而跟李渊交代了。关于他们害怕的原因,我觉得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他俩怎么想都觉得这个计划无法成功,皇帝陛下和秦王殿下都不是省油的灯;第二种就是他们受到了某种威胁,不坦白不行。
关于第一种可能,想来建成会找这俩人送盔甲,应该还是比较信任他们的,但是要么他们还是没有谋反的勇气,要么根本不值得信任,总之关键时刻掉链子。
由此看来史官们一致表示本次事件是建成发起的,那么就从这里开始吧。首先要分析如果真是建成找杨文干谋反,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计划的可行性又如何。
关于目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大体认为建成首先是针对世民,还让元吉予以配合,《旧唐书》则只说是搞兵变。合起来看的话,比较大的可能性,建成是想要一举摆平李爹和世民,不一定要杀,但最起码要控制住他们。而实施方案则是让杨文干从北边起兵,自己从长安出兵,两路夹击毫无准备的仁智宫。李渊和世民本次出行是度假,仁智宫可能只有正常配置的卫兵,加上元吉盯着世民伺机而动,如果行动足够迅速和保密,的确是有可能成功的。
可是显然,第一个环节就出现了问题。联络杨文干就没成功。两唐书一致说是送盔甲的俩人害怕而跟李渊交代了。关于他们害怕的原因,我觉得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他俩怎么想都觉得这个计划无法成功,皇帝陛下和秦王殿下都不是省油的灯;第二种就是他们受到了某种威胁,不坦白不行。
关于第一种可能,想来建成会找这俩人送盔甲,应该还是比较信任他们的,但是要么他们还是没有谋反的勇气,要么根本不值得信任,总之关键时刻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