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547贴子:6,156,349
  • 1回复贴,共1

【深夜探讨】最近读的书的一些杂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间已经很晚了,今天(在刚过去的12点之前)是一个周日,我终于从一身的燥热和懒劲里走了出去,拆封了一些最近的买的书,因为我自以为买来的书,暂时没有时间看的,就不想拆封让它落灰的原则,很多书买来很久连封都没有拆,心里也确实点有愧疚。
今天,好不容易拆了两本书,看了一些篇章以后,心里地有点惶惶的不安,不知从何源起?但是此次感觉并不是自己又挑错书了,而是可能些许被书里提及的事物触动了。以下是一些关于读书的思绪,比较混乱的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了。
先拆的一本书,比较小众,名称叫《柏林》。

因为可能叫《柏林》的书比较多,我特别在网上找了个封面,表示自己看的是哪一本。我并没有在网上搜过任何关于这本书内容的评价与介绍,购买时就是在一个意念之间,寄到时,还有些小担心,生怕自己又踩雷。然而,翻看了第一篇文章,简直就是给我的心头打了一针强心针,让我感觉,仿佛已经许久未翻看过如此精美的文艺作品。这个时代,写书已然不是难事,作家已然不是靠文字扬名,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活动家和营销者。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突然翻到了这样的文章,那种诗歌般的叙事手法,和精雕细啄的遣词造句,每一个场景的艺术渲染,作者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刻画交待,让阅读,有种欣赏艺术品时的兴奋与激动,思绪一下就在作者营造出来的艺术氛围里徜徉,还有每篇文章里,形象各异的主人公的故事,或喜或悲,都成了一个时代的影象,他们的遭遇是时代略影,也铭刻进了一座诚市的历史,让人觉得在那些个惊心动魄的岁月里,有这样一些鲜活的人,他们的往来,他们的驻足,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心路历程,与这个时代的我们有了连接。看了几篇文章之后,我突然有些不舍得继续阅读下去,我总觉得,这些文字,适合在秋日的某个午后,坐在在柏林某个落叶满地的林萌道旁的长椅上,边感受着阳光和煦和微风习面,边欣赏着属于这座城市的古老故事,一幕幕的人来人往,一幕幕的历史上演,在这个宁静详和的日子里,感受着这个城市的变化万千,合上书的时候,心里的那些因为历史或是残酷或是动乱而引起的起伏不定,也只会借由这个城市自身的川流不息而得到些许安慰与化解。感谢在这个时代里遇上这样的好书,作者与译都是恪尽职守,好好写书,好好翻译,精彩的完成了这样一部,艺术感化力超级浓烈的文学作品。
因为可能前一本书,比较触发我的思绪和想象,我又满怀希望的拆开了我的另一套书,《魔鬼经济学》。它的文字措辞突然就朴实无华了很多,我甚至认为译者的翻译有时都很生硬,但是,考虑到这并不是部文学作品,我多少接受了。其实,所谓这些“经济学”书籍,我先前多少接触些,即抛开一些经济学公式,理论,概念等等著学论述,从经济发生时,人们的行为,心理,思想着手,研究分析经济形成时的“行为经济”。这种“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使经济不再枯燥乏味,你很快就能从一些生活琐事中发现自己的行为,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和奥妙所在。阅读一些案例的时候,你不禁会思考,这很典型,这的确是会发生我们身上,这些隐藏在生活方方面面的不禁意之举,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他们有行动主因,行动规律,所有的行为都不是空穴来风,研究这些行为的规律,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为意识,这件事情突然变得有趣,但是,也许这些案例在头脑里就是一瞬的豁然开朗,在下次再做决断的时候,你还是动用了自己天性里的某种决策,做出一个相同的反应,没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清醒,但是至少,当你发现,自己下次依旧做了一个糊涂决定的时候,至少你还知道是什么理由驱使自己做了这样一个决定,这多少可以让我们生活得稍微明白些吧。
后记:我给自己狭小的小房间里,硬生生的整理出了一个读书角。我大部分的阅读时光都在这里完成。但是,我可能快要搬家了,在这个读书角的阅读时光就快结束了。突然有点不舍这个自己亲身打造的小环境,真的很珍惜这样一个读书角,一点一点的添置物件,一点一点的使它完善。也许在新家,我还是会弄块小小的空间做为读书角,但那是后话了。对于我来说,读书不是什么崇高的事,所谓涤荡灵魂,增益智慧这种形容词都显得过分夸张。读书对于我来说,就是在当下,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最想做的事,仅此而已。至于读书会给我带来任何作用,那都是些计划外的,不被考量的范畴了。


IP属地:上海1楼2017-07-24 02:29回复
    是啊,有个安心读书的环境感觉特别惬意,毕竟现在工作生活都很忙,能滋养心灵的机会不多啦。向楼主学习。我平时喜欢看一些知识性强的书,是在一个微信公众号里看的,他就是把一些好书内容连载出来,每天更新,含金量挺高,楼主喜欢的话可以搜索袖箭文化就行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7-24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