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枚异样的小200文
国庆长假的一天,我在百度铜元研究吧浏览帖子,发现有泉友发了一枚小200文的图片,因觉得品相不错,便收藏了。今天闲着无事,仔细观察了一下此图,发现这是一枚非常奇特的版式。我从来没见到过,见下图。
包浆有点偏白,应该是黄铜质。有几处跟普通小200文有相当大的差别。为简化说明,此币与一般小200文分别以字母A、B代替。
从粒面来说。
一是边棱齿不同,A边棱齿为点状,B为柱状,粗细齿相间;
二是谷粒布局不同。A有茎连成一个整体,谷粒基本上为两边分布,左下最为明显。B则凌乱无规则;
三是粒数不同。前者粒少,左下象限为11粒,后者粒多,左下象限为16粒;
四是粒形状不同。A为叶形,无芒,B为椭圆形,谷尖有芒;
五是谷粒压方袱线不同,A只有上部2粒压线,B却上下有10粒压线;
六是A无禾,而B有禾;
从汉字面来说。细节更多了,比较明显有:
一是边棱齿不同,同粒面;
二是中梅花线不同,A不连外圈,B连外圈;
三是字体不同。细比较,每个字均有差别。尤其是中川字写法风格大相径庭。
从整体上看,A制作比较规整,与B相比,大的格局也差不多。但总觉得前者哪儿看着不顺眼。由于楼主没有发边齿图,加之色差问题,我无法作出基本判断。从图片看,包浆灰白浅浮,让人看了不舒服,要说问题的话,此为最大疑点。
为了得到更多更详实的信息,我迅速找原帖子,想联系到楼主本人,准备沟通一下,想知道这种式样的币楼主手上还有多少枚?怎么来的?最好能上手观察。可惜不知什么原因,原帖子竟然找不到了。奇怪,刚发不久的帖子怎么就不见了呢?当然,也就没法找到楼主本人了。真的很遗憾。
只有一个办法,将此事写成一个帖子发铜元研究吧里,希望楼主能看到,再主动跟我联系。这也是我写此帖子的本意。
我猜想,出现这种版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此为一枚全新的版式版别。此枚式样别致,完全不同于我们常看到的那种版式风格。如果得到证实的话,将对小200文版式突破产生重要影响。另一种可能是臆造品。这种可能性比较大。不明白的是干嘛要臆造小200文?我们知道,小200文本是一个声名狼籍的品类,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个阵营也没什么名誉品珍品,臆造是为了收藏猎奇人而准备的。这样的猎奇品种能有利可图么?
2017年10月10日
国庆长假的一天,我在百度铜元研究吧浏览帖子,发现有泉友发了一枚小200文的图片,因觉得品相不错,便收藏了。今天闲着无事,仔细观察了一下此图,发现这是一枚非常奇特的版式。我从来没见到过,见下图。
包浆有点偏白,应该是黄铜质。有几处跟普通小200文有相当大的差别。为简化说明,此币与一般小200文分别以字母A、B代替。
从粒面来说。
一是边棱齿不同,A边棱齿为点状,B为柱状,粗细齿相间;
二是谷粒布局不同。A有茎连成一个整体,谷粒基本上为两边分布,左下最为明显。B则凌乱无规则;
三是粒数不同。前者粒少,左下象限为11粒,后者粒多,左下象限为16粒;
四是粒形状不同。A为叶形,无芒,B为椭圆形,谷尖有芒;
五是谷粒压方袱线不同,A只有上部2粒压线,B却上下有10粒压线;
六是A无禾,而B有禾;
从汉字面来说。细节更多了,比较明显有:
一是边棱齿不同,同粒面;
二是中梅花线不同,A不连外圈,B连外圈;
三是字体不同。细比较,每个字均有差别。尤其是中川字写法风格大相径庭。
从整体上看,A制作比较规整,与B相比,大的格局也差不多。但总觉得前者哪儿看着不顺眼。由于楼主没有发边齿图,加之色差问题,我无法作出基本判断。从图片看,包浆灰白浅浮,让人看了不舒服,要说问题的话,此为最大疑点。
为了得到更多更详实的信息,我迅速找原帖子,想联系到楼主本人,准备沟通一下,想知道这种式样的币楼主手上还有多少枚?怎么来的?最好能上手观察。可惜不知什么原因,原帖子竟然找不到了。奇怪,刚发不久的帖子怎么就不见了呢?当然,也就没法找到楼主本人了。真的很遗憾。
只有一个办法,将此事写成一个帖子发铜元研究吧里,希望楼主能看到,再主动跟我联系。这也是我写此帖子的本意。
我猜想,出现这种版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此为一枚全新的版式版别。此枚式样别致,完全不同于我们常看到的那种版式风格。如果得到证实的话,将对小200文版式突破产生重要影响。另一种可能是臆造品。这种可能性比较大。不明白的是干嘛要臆造小200文?我们知道,小200文本是一个声名狼籍的品类,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个阵营也没什么名誉品珍品,臆造是为了收藏猎奇人而准备的。这样的猎奇品种能有利可图么?
2017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