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又自卑的人,内心最是脆弱。逼疯这样一个人,真的太容易了。
最初的相遇是在电梯间,被小姑娘的眉眼间那几分天生的忧郁吸引了,那种永远都是小心翼翼的样子,实在让人感觉厌恶。这样的人,注定只能是可以随处遗弃的玩具,没有价值。
她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谁知道呢?
“I don't care.”
对于我的人际网络来说,打听一个人的信息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小姑娘。
拿到的资料肯定了我的猜想:
出身农村,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上司的不待见、同事之间的相互排挤歧视和生活在陌生城市的孤独感。
太容易了。不由得勾起了嘴角。
而需要做的,就是在她所在公司论坛上发一篇匿名的帖子。顺便把心理咨询的广告摆放得显眼些。
终是在一个晴朗的下午,迎来了这位客人,即使光线那么充足也难以照亮她脸上的灰败和颓然,一朵了无生气的花。那就静静的凋落吧。不会错过,花瓣飘落的美。
“你希望我能帮你什么呢?”微笑着看向她。
“我……不知道……”她的目光在躲闪。
这可不是想要的答案。但,只要是想要的,总会有办法实现。
催眠,并不是常见的手段,也并不总是有效果。但对于这样一个敏感的人,再合适不过了。
为她营造一个安全感十足的环境,使她可以完全放松下来。比如一把舒适的皮质躺椅,一马克杯温暖的热可可,优惠到诱人的价格。
把声音放的很轻,完全没有了平时说话时的棱角。一根细线吊着银制的圆环从手腕上解下,开始有规律的晃动。廉价而简单的工具。很多人不相信一个小小的圆环就可以把人催眠,但就是这么简单。单调的往返运动,给人一种可控制性假象,从而营造了一种虚幻的安全感。这样,慢慢抽取出她的客我(me)。不动声色的接管主我(I)。然后剩下的,就是一具提线木偶。
效果很明显,她的眼神开始涣散,嘴微微张开,完全陷入了椅子中。
一具玩具的木偶。
她开始谈论她自己了。
这是个好的开头,勾了勾嘴角。
最后,装作无意识的将马克杯碰掉,看着白色的碎片和棕色的可可在白色的地板上开出花来。
“啊,没关系的。”看着手忙脚乱收拾着碎片的姑娘,一种更深的厌恶了。不过脸上的微笑依然灿烂,“对杯子来说,这也算是一种解脱了吧。”
事已至此,那就松开手,让木偶坠落吧。没必要弄脏了自己。
高潮:
夜幕笼罩下的城市灯火辉煌,绚烂掩盖着的是冰冷与阴暗。
早就过了下班时间,空旷的工作室里仅剩一盏散发着惨白色光芒的灯还亮着。
站在通透的落地窗前,昏黄的灯光使模糊了刻映在这座城市的背景之上的影子,混杂在一片冷硬的霓虹灯中,连表情都看不清楚。
远处天际被灯光染成橘色,向下看去还依稀能够看到几条警戒线孤零零在风里飘着。
余音:
第二天的论坛头条,
女白领跳楼,开在地上的压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