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旅行吧 关注:966,992贴子:3,550,951

回复:一个人西行2万里直捣中东!不是不怕死,只是不想热血凝固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堪比废弃厂房的环境里,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讲,享受着来之不易的教育。小学提供一到十二年级的教学,由于科目相当齐全,共有十五名教师,但全校总共只有六十六名学生。所有学生都是阿富汗人,他们大都来自难民家庭。


IP属地:孟加拉国164楼2017-12-23 00:32
回复

    三十年前,当苏联的坦克还在喀布尔街头耀武扬威时,阿富汗难民就在伊斯兰堡建起了这所小学。规模最大时,小学有上千名学生。两代难民儿童在这里接受初级教育,时至今日,它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奇迹。


    IP属地:孟加拉国165楼2017-12-23 00:33
    回复

      就在两个月前,前任校长举家搬迁土耳其。校长在阿富汗人圈子里寻求接班,但没人愿意,因为只有六十六名学生的破烂小学根本无法盈利。倒闭几乎定局,直到年轻的Mujtaba站了出来。他放弃全职工作,接手了小学。在Mujtaba接手之前,小学一直受一家加拿大企业赞助,而就在他接手之际,巴基斯坦政府开始大规模遣返阿富汗难民。这意味着小学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少。加拿大公司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放弃了赞助。


      IP属地:孟加拉国166楼2017-12-23 00:34
      回复
        实际上,开学两个月以来,Mujtaba都在亏本经营。小学按不同年级收700至1000卢比(相当于人民币45至70元)不等的学费,在当地属于极低水准。伊斯兰堡普通的私立小学学费是至少2000卢比一个月。六十六名学生中有九位来自特别贫困的难民营,尽管入不敷出,Mujtaba还是免去了他们的学费。“只要是家里特别穷的学生,我都不会收费的,”Mujtaba轻描淡写地说,“很简单,我们都是阿富汗人。”


        IP属地:孟加拉国167楼2017-12-23 00:34
        回复

          更大的困难摆在这所苟延残喘的小学面前——伊斯兰堡每天停电五次,每次一小时,由于缺少发电机,停电时教室里没有灯光,孩子们只能在昏暗中学习。夏天伊斯兰堡酷热无比,缺少发电机,电风扇便无法运转。


          IP属地:孟加拉国168楼2017-12-23 00:35
          回复


            教室里所有的椅子都用了快二十年,没有课桌,孩子们只能手捧着书本上课。加上十五名教师的工资、每个月的水电费、房屋的租金等等,现实就像一片茫茫沙漠。


            IP属地:孟加拉国169楼2017-12-23 00:35
            回复

              接手难民小学之前,Mujtaba是一位私人英语教师,他有一份月薪四万卢比(约合2700元人民币)的全职工作,收入在巴基斯坦属于中上等。现在,他自嘲又变回了穷人。而之所以接手小学,用他的话说便是“这样活着更有意义。”实际上,Mujtaba曾是这所小学的学生。


              IP属地:孟加拉国170楼2017-12-23 00:36
              回复

                3岁那年,为了逃离塔利班的残暴统治,他和父母逃难到伊斯兰堡。孩童时代,他正是在这所小学就读,并最终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学校里有一位秃顶、教数学的大叔,是Mujtaba小学时的老师。将近二十年了,曾经的学生成了校长,而他的老师仍在为小学服务。阿富汗人的教育传承,在异国接过了温馨的一棒。


                IP属地:孟加拉国171楼2017-12-23 00:36
                回复
                  当我问Mujtaba未来的计划是什么时,他尴尬地笑了:“没什么计划,希望它能活下去吧。”最近几年,随着阿富汗局势相对稳定,加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关系紧张,很多难民选择回到故乡。其实Mujtaba原本也打算好好赚钱,回喀布尔定居。自打接手难民小学之后,他就断了这个念头。他自然知晓代价,但或许正如阿富汗谚语说的那样:明知道可能会死在那里,却永远有一片你想穿越的沙漠。


                  IP属地:孟加拉国172楼2017-12-23 00:36
                  回复


                    尽管困难重重,但仍不时有一些好消息。Mujtaba接手小学的故事很快在阿富汗人圈子里传开,两位美丽的阿富汗姑娘自愿来小学兼职教课,一个月只拿3000卢比(200元)的工资。她们同样来自难民家庭,在大学上课,抽时间来小学教书。


                    IP属地:孟加拉国173楼2017-12-23 00:38
                    回复

                      Mujtaba他说学校现在急缺新的座椅,特别是能放置课本的那种,如此细节的一件事,他重复了不下五遍。当然,他并没有主动请求我的支援,只是把我当做朋友,分享眼前的一切。我见过太多诉苦后便开始索取的案例,Mujtaba让我感觉他的身上有一种可贵的品质,那是对自我尊严的坚持。于是我便告诉他,我愿意捐赠一些。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像惯见的套路那般热情地拉着我的手,担心我改主意。


                      IP属地:孟加拉国174楼2017-12-23 00:38
                      回复


                        晚上,十五把新座椅运到了小学。当它们被整齐地排列在教室里时,在场的所有人突然陷入了沉默——这是自加拿大企业撤除赞助之后,阿富汗难民小学收到的第一笔公益捐赠,也许是倒闭前的最后一笔。


                        IP属地:孟加拉国175楼2017-12-23 00:39
                        回复

                          后来,Mujtaba和几位年轻教师坐在椅子上,唱起了阿富汗民歌。普什图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几位老师双手拍打座椅,给歌曲增添节奏。十五把座椅实在微不足道,但对于阿富汗难民而言,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他们用这种方式表示对我的感谢,而我觉得,这便是最好的回报。


                          IP属地:孟加拉国176楼2017-12-23 00:40
                          回复


                            第二天早上,我再次来到难民小学。学生们已经用上了座椅,把课本放在座椅上的塑料板上,解放了双手。Mujtaba笑了,这十五把座椅让他对未来有了憧憬,也许这只是善意的开始,谁说的准呢?


                            IP属地:孟加拉国177楼2017-12-23 00:40
                            回复

                              我发觉难民小学的现状还可以得到更大的改善。我决定发起一场公益募捐,汇聚更多的善意。在公众平台,我设置了一个十元的二维码,结果出乎意料,三天时间里,共有一千多位远方不远读者参与了募捐,筹得资金10,400元人民币。


                              IP属地:孟加拉国178楼2017-12-23 0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