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单位一个同事,因为长期眩晕,在网上搜到了天坛医院特需门诊的相关信息。就要挂这个号。我只是做了一个提醒,我说你不要抱太大希望。当然,去看一看还是有必要的。其实压在心里四年多的话,本来是不想说的。但是看到这个特需门诊,全国各地的患者仍然在不停的挂号。我心里忽然有些不舒服。所以有些话不得不说,吐之为快吧。
我们理解医生的辛苦和不容易,我们也理解现在医患之间的这种矛盾纠葛。每一个患者来到医院,都希望医生给他解决一切问题。但是这是做不到的,医生不是神也是人。但是,一个医生负责任的态度,却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四年前,因为不明原因,长期眩晕我约了天坛医院昡晕特需会诊的号源。应该是500块钱,大概有3到4个科室的专家组成的会诊小组。牵头的应该是神经科的赵性泉老师吧。看了网上的介绍,觉得挺好的。但在实际诊疗过程当中,我却感觉很不舒服。几位专家坐在那里。有的在接电话,有的好像心不在焉。只有神经科的一位年轻的女大夫在问诊。然后做些记录。开了个心理测试的单子。开了点治疗抑郁症的药。患者问了几个相关的问题,也显得极不耐烦。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期间赵性泉老师始终在外边打电话聊别的事情。然后这边问诊结束以后,要求这几个专家都在上边签字,就算会诊了。赵老师从头到尾没听到过会诊的全过程,也没看任何资料,直接就在上边签了他的字。说实在的,作为患者的我们内心真的是极不舒服。我们从地方抱着这么大的希望,挂了会诊的特需门诊。可是我觉得这个会诊的门诊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不能对医生求全责备,但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确实是不吐不快。几年过去了,不知道这个门诊目前的状态,我也不便评说。或许我遇到的只是个例。所以不能全盘否定。但是看到那么多现在满怀希望挂这个门诊号的患者我是真的替他们感到心里难过和没有底。我当然希望这个特需的会诊门诊现在已经变得不是我四年前去就诊时的样子了。让我们不再失望,不再感到一种被蔑视的感觉。向那些辛苦工作在医疗一线的敬业的医生们致敬!也希望那些心不在焉500块钱一个号源一下午要看几十个的会诊门诊,对得起为医院挣的这些钱,对得起老百姓的期望,让医患关系变得更和谐。
我们理解医生的辛苦和不容易,我们也理解现在医患之间的这种矛盾纠葛。每一个患者来到医院,都希望医生给他解决一切问题。但是这是做不到的,医生不是神也是人。但是,一个医生负责任的态度,却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四年前,因为不明原因,长期眩晕我约了天坛医院昡晕特需会诊的号源。应该是500块钱,大概有3到4个科室的专家组成的会诊小组。牵头的应该是神经科的赵性泉老师吧。看了网上的介绍,觉得挺好的。但在实际诊疗过程当中,我却感觉很不舒服。几位专家坐在那里。有的在接电话,有的好像心不在焉。只有神经科的一位年轻的女大夫在问诊。然后做些记录。开了个心理测试的单子。开了点治疗抑郁症的药。患者问了几个相关的问题,也显得极不耐烦。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期间赵性泉老师始终在外边打电话聊别的事情。然后这边问诊结束以后,要求这几个专家都在上边签字,就算会诊了。赵老师从头到尾没听到过会诊的全过程,也没看任何资料,直接就在上边签了他的字。说实在的,作为患者的我们内心真的是极不舒服。我们从地方抱着这么大的希望,挂了会诊的特需门诊。可是我觉得这个会诊的门诊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不能对医生求全责备,但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确实是不吐不快。几年过去了,不知道这个门诊目前的状态,我也不便评说。或许我遇到的只是个例。所以不能全盘否定。但是看到那么多现在满怀希望挂这个门诊号的患者我是真的替他们感到心里难过和没有底。我当然希望这个特需的会诊门诊现在已经变得不是我四年前去就诊时的样子了。让我们不再失望,不再感到一种被蔑视的感觉。向那些辛苦工作在医疗一线的敬业的医生们致敬!也希望那些心不在焉500块钱一个号源一下午要看几十个的会诊门诊,对得起为医院挣的这些钱,对得起老百姓的期望,让医患关系变得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