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微信之后,一直都觉得微信的功能挺人性化的。
如果发送后又后悔的消息可以撤回,喜欢对方想关注对方生活可以点赞和评论,想删除对方又想再多给一次机会可以拉黑,觉得有用又懒得翻记录的资料可以收藏,只想让一部分人知道自己心中小秘密可以分组。
诸如此类的功能都是微信在告诉大家:尽管放心用吧,我会为你服务的。
但在之前的一次更新之后,出现了设定“仅展示最近半年(三天)的朋友圈”功能,这让很多人都误以为被对方屏蔽了。
其实不是,这是面向所有好友的。
每当我点开好朋友的朋友圈想看看他们最近或是以前的生活小记录时,总会看到“仅展示最近半年(三天)的朋友圈”这句话,难免会有些低落。
毕竟能让我点开朋友圈去看得人,都很重要,都是我主动想要去了解、想接近、想保持亲密关系的人。
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启仅展示半年或三天朋友圈功能后,我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我本以为的大家只是尝尝鲜了。
大家都在认真的隐藏自己过去,大家都不想在朋友圈中展示自己的生活了。

无论朋友圈发布的是开心的事还是难过的事,是积极向上还是积极向丧,我都觉得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存在,是人生几十年经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且,朋友圈是在双方陌生的情况下,最快能接近对方、了解对方的途径了。
我有一个习惯,每加一个新好友的时候,都一定会第一时间先看看对方的朋友圈,这样既可以知道对方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也可以知道对方最近过的如何。
到了有真正的聊天后,我可以很自然地说出对方的近况,夸她新做的美甲很好看,又或是给予他工作上的鼓励和支持。
如果是很久不见的朋友,还可以知道她最近又学到了什么新技能,学习或工作是否还顺利。
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在深夜翻看别人的朋友圈,明明很困,缺越看越精神。
我试过,而且在翻看的过程中,会不自主地露出“姨母笑”,也会惊叹“原来他是这样的人啊,外表冷漠内里热情”,也会欣赏他对打篮球的热爱。
后来聊天时会谈论到这些,他可能会说“我已经没有那么喜欢打篮球啦”,也可能会说“你肯定翻了很久吧,以前的朋友圈都很幼稚啦”。
但这已经是两个人友好关系的开始了,因为朋友圈,我们变得熟络起来,成为能称兄道弟的好朋友。
我不介意你以前幼稚还是乏味,也不会介意你以前的生活过的如何,我只想了解你的过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有意无意地不在社交平台中展露自己的生活了。
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想再在社交平台进行打卡式的日常发布;也许是因为越来越想隐藏自己的行踪与生活,不想被不熟悉的人知道自己的近况。
但无论怎么样,我都希望能在朋友圈中能看到你们记录生活点滴的动态。
曾经看过一句话“你看到的,只是我想让你看到的”。
原本不理解,后来微信有了分组可见功能之后,我明白了。
用分组可见功能来解释这句话,我发的朋友圈不想被一部分人看到,我可以选择屏蔽他们,也可以选择直接不让他们看我的朋友圈。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能看到我的朋友圈的话,那一定是我很想让你知道我的近况。
当你想设置“仅三天可见”的时候,其实会疏远那些在乎你的人。
因为当在乎你的人满怀期待点开你的朋友圈,却发现是“仅三天可见”时,真的会失落。
如果可以的话,关闭“仅三天可见”吧 :)

如果发送后又后悔的消息可以撤回,喜欢对方想关注对方生活可以点赞和评论,想删除对方又想再多给一次机会可以拉黑,觉得有用又懒得翻记录的资料可以收藏,只想让一部分人知道自己心中小秘密可以分组。
诸如此类的功能都是微信在告诉大家:尽管放心用吧,我会为你服务的。
但在之前的一次更新之后,出现了设定“仅展示最近半年(三天)的朋友圈”功能,这让很多人都误以为被对方屏蔽了。
其实不是,这是面向所有好友的。
每当我点开好朋友的朋友圈想看看他们最近或是以前的生活小记录时,总会看到“仅展示最近半年(三天)的朋友圈”这句话,难免会有些低落。
毕竟能让我点开朋友圈去看得人,都很重要,都是我主动想要去了解、想接近、想保持亲密关系的人。
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启仅展示半年或三天朋友圈功能后,我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我本以为的大家只是尝尝鲜了。
大家都在认真的隐藏自己过去,大家都不想在朋友圈中展示自己的生活了。

无论朋友圈发布的是开心的事还是难过的事,是积极向上还是积极向丧,我都觉得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存在,是人生几十年经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且,朋友圈是在双方陌生的情况下,最快能接近对方、了解对方的途径了。
我有一个习惯,每加一个新好友的时候,都一定会第一时间先看看对方的朋友圈,这样既可以知道对方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也可以知道对方最近过的如何。
到了有真正的聊天后,我可以很自然地说出对方的近况,夸她新做的美甲很好看,又或是给予他工作上的鼓励和支持。
如果是很久不见的朋友,还可以知道她最近又学到了什么新技能,学习或工作是否还顺利。
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在深夜翻看别人的朋友圈,明明很困,缺越看越精神。
我试过,而且在翻看的过程中,会不自主地露出“姨母笑”,也会惊叹“原来他是这样的人啊,外表冷漠内里热情”,也会欣赏他对打篮球的热爱。
后来聊天时会谈论到这些,他可能会说“我已经没有那么喜欢打篮球啦”,也可能会说“你肯定翻了很久吧,以前的朋友圈都很幼稚啦”。
但这已经是两个人友好关系的开始了,因为朋友圈,我们变得熟络起来,成为能称兄道弟的好朋友。
我不介意你以前幼稚还是乏味,也不会介意你以前的生活过的如何,我只想了解你的过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有意无意地不在社交平台中展露自己的生活了。
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想再在社交平台进行打卡式的日常发布;也许是因为越来越想隐藏自己的行踪与生活,不想被不熟悉的人知道自己的近况。
但无论怎么样,我都希望能在朋友圈中能看到你们记录生活点滴的动态。
曾经看过一句话“你看到的,只是我想让你看到的”。
原本不理解,后来微信有了分组可见功能之后,我明白了。
用分组可见功能来解释这句话,我发的朋友圈不想被一部分人看到,我可以选择屏蔽他们,也可以选择直接不让他们看我的朋友圈。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能看到我的朋友圈的话,那一定是我很想让你知道我的近况。
当你想设置“仅三天可见”的时候,其实会疏远那些在乎你的人。
因为当在乎你的人满怀期待点开你的朋友圈,却发现是“仅三天可见”时,真的会失落。
如果可以的话,关闭“仅三天可见”吧 :)
